试析“还NP呢”构式

2012-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2年27期
关键词:听者构式副词

郑 芩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还NP呢”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的一个句式。如:(1)还大学生呢,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2)——这是到上海了吧?——还上海呢,杭州市区都没出来呢!(3)——明天让我去机场接小刘吧!——还小刘呢,他今天就回来了。(4)——他是科学院院士?——还壮士呢!因为该句式的习用性和特殊性,曾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并撰文讨论。但鉴于“还NP呢”句式的复杂性,已有分析还存在或这或那的不足。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构式语法,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对“还NP呢”这一句式作一个相对全面、深入的考察。

构式语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根据Goldberg对构式所下的定义:“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Fi,Si〉,而其形式Fi也好,意义Si也好,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能全然从C的组合成分或先前已有的其他构式所推知(Adele E.Goldberg,1995)。”从下文的详细分析我们可知,“还NP呢”句式的总体意义应该是大于各组成部分的意义之和的,并不是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构式的观点来看待“还NP呢”句式,将其称之为“还NP呢”构式。

然而,并非所有具备了“还NP呢”形式的结构都可称之为“还NP呢”构式。普通话中还存在与“还NP呢”同形异构的两种形式:(1)我博士毕业都两年了,还硕士呢!(2)这文章连博士都未必看得懂,还硕士呢!它们并不组成固定格式。(1)中“还”重读,表示“仍旧、仍然”义,用于反问,表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语尾助词“呢”并非必要成分,可省略,也可替换成“啊”,其基本意义保持不变。(2)中“还”不重读,表示“别提、况且”义,“呢”也可省略,其基本意义保持不变。上述两种“还NP呢”的用法虽与“还NP呢”构式有一定的纠葛,但实际并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通常来说,“还NP呢”构式的焦点成分“NP”重读,“还”不重读,“呢”一般不省略,此外还可以从语义特点、句法构成、语用效果等方面甄别。

一、“还NP呢”构式的语义特点

按照“反期望信息”与“反预期信息”的语义特点,“还NP呢”构式可划分为“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和“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两类。

“从言谈事件参与者的预期这个角度说,话语中语言成分所传达的信息可以分为‘预期信息’、‘反预期信息’和‘中性信息’三类”[1]。所谓“反预期信息”,就是会话中一方针对语境所提及的信息与另一方的预料相反或相背的信息。同理,从言谈事件参与者的期望这个角度来说,话语中语言成分所传达的信息还可以类似地分为“期望信息”、“反期望信息”和“无期望信息”。所谓“反期望信息”,应该说的是会话中一方针对语境所提及的信息与另一方的期待相反或相背的信息。“预料”与“期待”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反预期信息”也不同于“反期望信息”。为了更清楚地分清二者,我们还是用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比如同样是“小王考博被录取”这句话,若小王事先对录取结果预料为未录取,那么“被录取”对他来说就是个反预期信息;若预料为已录取,那么“被录取”便是个预期信息;若未作预料,那么“被录取”则是个中性信息。但是正常情况下,“小王考博被录取”这句话只会是期望信息,“被录取”正是小王心里所期待的录取结果。

“还NP”呢构式作为“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和“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各有着鲜明的语义特点。

(一)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的语义特点

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是相对于说者而言的,指的是这样一类“还NP呢”构式:

(1)还男子汉呢,一点风度都没有!

(2)你这坏孩子,撞了人还不管,还三好学生呢。

上述两个例句,从语义上看,它们都表达的是说者对“NP”所指的对象有所期待,认为该对象应该具备某种特征,而这一对象却辜负了说者的期望,不具备相应的特征。例(2)中,说者期望三好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敢于承认错误的好孩子,然而这里所指的三好学生却“撞了人还不管”,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说者关乎“好孩子”的定义,成为了“坏孩子”。

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如果从语义指向的角度来看,应该指向说者期望“NP”所指对象应具备的某种特征,而不是“NP”所指的具体对象。那么例(1)、(2)的语义指向,确切来说就是有风度和撞了人要负责任。

(二)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的语义特点

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是相对于听者而言的。文章开始提到的:

(1)甲:这是到上海了吧?乙:还上海呢,杭州市区都没出来呢!

(2)甲:明天让我去机场接小刘!乙:还小刘呢,他今天就回来了。

(3)甲:他是科学院院士?乙:还壮士呢!

这些都属于另一类“还NP呢”构式——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例(1)、(2)、(3)在语义上的相通之处为,“说话者否定了受话者对于某一预期对象的预期,这种预期可能存在于受话者话语的真值条件意义中,也可能是其话语的隐含义”[2]。但是例(1)、(2)、(3)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语义类型的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记作S2(A)、S2(B)和S2(C)。

1.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A)的语义特点

除了例(1),符合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A)的还有:

(4)甲:最近似乎大赚了一笔,成富翁了吧。乙:还富翁呢,“负翁”还差不多。

诸如例(1)、(4)这样的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A),它们在语义上所表达的是:听者甲存在某个预期,而事实是对该预期的否定,并且这一预期既可源于听者甲话语的真值条件意义(如例(1)),还可存于其话语的隐含义中(如(例(4))。具体用来解释例(1)就是听者甲预期已经到达上海,而说者乙用“还上海呢”说明还在杭州市区内,尚未到达上海的事实。

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A),如果从语义指向的角度来看,应该指向构式内部变量“NP”。由此,我们可以将其与其它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B)和S2(C)区别开来,称之为“主体否定”。如例(4)的语义指向很明显就是“富翁”,说者强调对“富翁”一说的否定。

2.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B)的语义特点

除了例(2),符合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B)的还有:

(5)甲:冰箱里有牛奶,想喝自己去拿吧。乙:还牛奶呢,早就过期了。

诸如例(2)、(5)这样的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B),它们在语义上所表达的是:听者甲存在某个预期,而事实是对该预期的否定,并且这一预期是基于听者甲话语隐含义的背景信息,“NP”就是该背景信息的焦点。具体用来解释例(2)就是,小刘还没回来既是听者甲话语(“明天让我去机场接小刘吧!”)中隐含的背景信息,也是其所作预期,而说者乙用“还小刘呢”这样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B)对其否定,说明“他今天就回来了”的事实。

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B),如果从语义指向的角度来看,应该指向以“NP”为焦点的背景信息。由此,我们将其与其它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A)、S2(C)区别开来,称之为“背景否定”。如例(5)的语义指向应该为冰箱里面的牛奶还可以喝,说者甲以“还牛奶呢”否定了这一背景信息。

3.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C)的语义特点

除了例(3),符合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C)的还有:

(6)甲:他是你的上司么?乙:我还吐司呢。

诸如例(3)、(6)这样的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C),它们在语义上所表达的是:听者甲存在某个预期,而事实是对该预期的否定,但无论是听者甲话语的真值条件意义还是其隐含义都与“NP”并无直接关联。那么“还NP呢”又是如何否定听者甲话语中所含的预期的?我们发现,“NP”往往是通过违反会话中的关系准则(如例(3))或质量准则(如例(6))来达到否定听者预期的目的。具体用来解释例(3)就是,听者甲预期“他”是一名“科学院院士”,说者乙用“还壮士呢”中看似不相关的“壮士”,否定了听者甲的判断。

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C),如果从语义指向的角度来看,应该指向与“NP”并无直接关联的听者甲话语的真值条件意义或隐含义。由此,我们将其与其它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A)、S2(C)区别开来,称之为“推理否定”。如例(6)的语义指向应该为听者甲话语的真值条件意义“他是你的上司”,说者乙用“我还吐司呢”强调了上下属关系不成立。

“还NP呢”构式既可作为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也可作为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它们在语义上各具特点。特别是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还可以根据语义类型的不同,细分为主体否定S2(A)、背景否定S2(B)、推理否定S2(C)。

二、“还NP呢”构式的句法构成

要全面了解“还NP呢”构式,我们还可以从句法构成上进一步考察。这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略作查看:一是成分性质,二是层次关系。

(一)“还NP呢”构式的成分性质

“还NP呢”构式主要由三个成分构成,“还”、“NP”和“呢”。语气词“呢”又可换为“哩”、“呐”等其他语气词,一般不能省略,是整个构式“还NP呢”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要素。本文重点说一下其他两个构成成分的性质。

1.“还”的性质

“还NP呢”构式中的“还”作为一个副词,我想这是大家都认可的。可它又属于副词的哪个小类,这个问题还很有必要在这儿稍稍讨论一下。“还”通常被处理为时间副词和频率副词[3]。但是很明显,在“还NP呢”这个构式中,“还”既不可以作为时间副词,也不可以作为频率副词。我们认为,“还NP呢”构式中的“还”作为程度副词来处理是比较合适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关于“还”的其中一种解释“表示应该怎样而不怎样,名不副实,有责备或讥讽的语气”[4],用来说明“还NP呢”构式中的“还”算是比较贴切的。不管是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还是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其中的“还”都从程度上弱化了对期望或预期的肯定。因此,在这点上,“还NP呢”的“还”应当算作程度副词。

2.“NP”的性质

构式往往会对进入其内的成分有所选择。“还NP呢”构式,主要是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进入期内的“NP”,使“NP”有着特定的性质。而“还NP呢”构式的另一类,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相对来说则对“NP”的要求宽松许多。

对“NP”的性质,前人也做了一些探讨。如:宗守云认为“能进入‘还N呢’这一格式的N,必须具有推移性”,“N所表示的概念,是由相对的概念推移而来的”[5]。杨玉玲认为“只有指称某高标准、高水平的典型代表的名词性成分才可进入‘还……呢’格式”[6]。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过于模糊。事实上,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是从心理期望角度对进入其内的“NP”进行选择的。“NP”期望值越高,期望内容越多,出现反期望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进入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因此,相比“还小学生呢,连篇论文都不会写”,我们总是更容易接受“还博士呢,连篇论文都不会写”。

(二)“还NP呢”构式的层次关系

“还NP呢”构式的层次关系较为简单,具体来讲就是,构式内部的变量“NP”作谓语,“NP”前面的副词“还”作状语,二者一道构成了状中结构,在这个状中结构的后面还常常配合有语气词“呢”。

这里提到“还NP呢”构式的层次关系,问题必定远不止如此。我们还会谈到跟它有关的另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副名结构”。“还NP呢”是由副词“还”和名词性成分“NP”组合而成的,有学者将其归为“副名结构”。然而,“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又是汉语实词划分的一条重要标准,二者之间存在不小的矛盾。我们认为,“副名结构”的提法较为不妥:首先,句法结构的名称通常反映的是它们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这里所谓“副名结构”,“并不是一种新型的句法结构,它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状中结构罢了”[7]。其次,副词和名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在动态言语中,副词“还”结合名词性成分“NP”成为状中结构,但这并不表明副词可以无条件地修饰名词,单单说“还大学生”、“还上海”等都是行不通的。于根元说:“副+名的情况不是单一的,解释和规范不宜简单化。”[8]此处,我们暂从“必须在句子中动态地实现”[9]这个角度对“还NP呢”副词修饰名词的情况作解释。

以上,我们从成分性质和层次关系两方面对“还NP呢”构式的句法构式作了初步地分析。“还NP呢”构式中的“还”是个程度副词,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是从心理期望角度对进入其内的“NP”进行选择的,构式内部作谓语的变量“NP”和作状语的副词“还”一道构成了一个状中结构。

三、“还NP呢”构式的语用效果

为了避免生硬地套用“还NP呢”构式,我们还得熟悉它的语用效果。下面,我们还是分别从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和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入手作简要介绍。

(一)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的语用效果

前面提到,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在语义上表达的是说者对“NP”所指的对象有所期待,认为该对象应该具备某种特征,而这一对象却辜负了说者的期望,不具备相应的特征。因此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常常用来表现说者对“NP”所指对象的指责。比如:还播音员呢,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在说者的印象中,播音员的普通话应该是标准的,但是这名播音员在这点上似乎有些不合格,于是说者用“还播音员呢”来表达他的不满。

但当“NP”所指对象是说者本人时,该构式便不再用来指责,而是用于自谦。即当他人对自己或自己有关的事物表示褒扬时,说者采用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以示客气和谦虚。例如:我这满脸荷包皱,还玉人呢!这里“玉人”所指对象即是说者本人,面对他人对说者如同玉一般细腻光滑皮肤的赞美,说者客气地用了“还玉人呢”这一句式。

概括来说,不管是指责还是自谦,都算得上是一种评价。因此,我们认为,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S1的语用效果应该是对“NP”所指对象的某种评价。

(二)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的语用效果

上文阐明,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在语义上表达的是“说话者否定了受话者对于某一预期对象的预期,这种预期可能存在于受话者话语的真值条件意义中,也可能是其话语的隐含义”。按照不同语义类型,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又具体分为了“主体否定”、“背景否定”和“推理否定”。

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都起到的是否定的语用效果。而这种否定,往往还带有说者强烈的主观性。例如:(1)甲:这是到上海了吧?乙:还上海呢,杭州市区都没出来呢!说者乙用“还上海呢”这一句式来表达对听者甲“是到上海了”这一预期的否定,并透露出惊讶。

由此,我们总结出“还NP呢”的语用效果:一方面,作为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的“还NP呢”具有评价的语用效果;另一方面,作为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的“还NP呢”则有否定的语用效果。

这样,我们从语义特点、句法构成、语用效果三个方面,对“还NP呢”构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方便我们于现实生活中灵活自如、恰如其分地使用这一句式。当然,更为深入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本文只总体地指明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S2具有否定的语用效果,但没有一一分析不同语义类型的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在这方面的细微差异。因此,对于“还NP呢”构式,更加细致地考察还是需要的。

[1]吴福祥.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J].中国语文,2004(03):223.

[2]郑娟曼.“还NP呢”构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02):12.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346.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23.

[5]宗守云.“还N呢”与“比N还N”格式试析[J].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20.

[6]杨玉玲.说说“还NP呢”句式[J].修辞学习,2004(06):49.

[7]宗守云.“还N呢”与“比N还N”格式试析[J].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22.

[8]于根元.副+名[J].语法研究和探索(六)[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129.

[9]宗守云.“还N呢”与“比N还N”格式试析[J].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23.

猜你喜欢
听者构式副词
The Wheels on the Bus
好好说话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劳工(外二首)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副词和副词词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片谈语言交际中的空位对举
言者信息疑问句与听者信息陈述句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