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视域下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解读与评析

2012-08-15 00:45崔玉亮陈金锋
关键词:功利主义罗尔斯正义

崔玉亮,陈金锋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

一、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正义主题确立的背景条件

罗尔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他的理论被称之为自由平等主义正义理论。罗尔斯为什么选择把正义作为自己的理论的主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正义主题的确立同他对社会本身的认识及对正义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的认识有关

罗尔斯认为,社会是有许多不同的人合作组成的,在合作中可以产生更大的利益,每个人都希望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就需要一套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套规则系统便是正义。罗尔斯指出,“虽然一个社会是一种对于相互利益的合作的冒险形式,它却不仅具有一种利益一致的典型特征,而且也具有一种利益冲突的典型特征。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的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们仅靠自己的努力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由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怎么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的(因为为了追求他们的目的,他们每个人都更喜欢较大的份额而非较小的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利益的冲突,就需要一系列原则来指导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利益分配的社会安排之间进行选择,达到一种有关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这些所需要的原则就是社会正义的原则,它们提供了一种在社会的基本制度中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办法,确定了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1]4-5既然罗尔斯认为正义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他的政治哲学以正义为主题,也就理所当然了。

(二)正义主题的确立同美国的社会现实有关

罗尔斯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不是突然的,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和美国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罗尔斯写作《正义论》的年代,美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的年代。在五十年代,美国对外有朝鲜战争,内有麦卡锡的反共浪潮等;到六十年代,在涉外方面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在国内有民权运动,黑人抗暴运动,校园学生运动;同时,美国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贫困现象的大量存在,也成为令人瞩目的问题。罗尔斯此时提出“公平的正义”理论,就是为了解决美国社会中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思路。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包括两个重点问题,一是制度正义,二是分配正义。论述制度正义,在于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是正义的,将会长期存在下去。论述分配正义问题,是为了化解阶级和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基于以上方面,所以说罗尔斯的正义论是适时提出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

(三)正义主题的确立同批判功利主义的需要是有直接关系的

罗尔斯《正义论》开篇就指出“我的目标是要确立一种正义论,以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对象,来替换那些长期支配着我们的哲学传统的理论”。[1]3罗尔斯正义主题的政治哲学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对功利主义批判的需要。罗尔斯是如何看待功利主义的呢?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就是“如果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安排得能够达到总计所有属于它的个人而形成的满足的最大净余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被正确地组织的,因而也是正义的”。[1]22罗尔斯批判功利主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主要是基于正义优先于功利这一原则。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多么有效率,只要它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1]3以上清楚地表明了罗尔斯的观点即正义优先于效率,正义优先于功利。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评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方法论上,不恰当的将个人原则延伸与推广为社会原则;推行功利主义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是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达到多数人的利益,对少数人的自由和权利的粗暴侵犯。二是导致了社会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公正;功利主义从理论性质上讲是目的论,与义务论相比是不合理的。”[2]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是很到位的,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功利主义的要害,从而建构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功利主义的正义主题的理论体系。

二、正义二原则解读

(一)正义二原则的内涵

罗尔斯将自己的正义二原则表述为:“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1]302罗尔斯认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政治领域,一是经济领域。罗尔斯提出的正义第一个原则适用于社会的政治领域,主要是保障政治领域人们之间的平等的自由权利。罗尔斯的第二个正义原则适用于经济和社会领域,是为了解决人们之间在经济地位上存在的不平等。其中第二个原则的第一部分,一般概括为“差别原则”;第二部分被概括为“机会公平平等原则”。然而,在社会现实中,正义的二原则经常会发生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尔斯又提出了正义的两个“优先规则”。正义的两个原则是按照“词典式”顺序安排的即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平平等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

罗尔斯政治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呢?罗尔斯明确指出:“正义的主题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所谓主要制度,我的理解是政治结构和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安排。”[1]7罗尔斯敏锐地看到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形式上的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之间的矛盾,他企图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正义二原则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调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对立。罗尔斯试图通过正义原则来达到这么一种状态:既能保证每个人的平等自由权利,又能减少社会中的贫富差别,实现一种事实上的平等。由于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尽管这个自由平等只是形式上的法律制度保障,罗尔斯论述的重点是第二个正义原则也就是机会公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机会公平平等原则有助于消除社会偶然因素对人们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但无法消除天赋、能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差别原则的提出就是为了消除自然因素对人们财富分配和职务地位获得的影响。由于罗尔斯理论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其理论中带有的这种明显的倾向性,他的理论被称之为“公平的正义”理论。

(二)证明

正义二原则是人们在原初状态下,遵循一套严格的程序选择出来的。罗尔斯所设想的原初状态是一种纯粹理想状态,是为了达成正义原则而存在的一种假设状态,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种原初状态,罗尔斯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套“公平的程序”,从而保证人们最后达成的结果也是公平的。罗尔斯是通过社会契约理论来证明正义二原则的正当性的,也是对传统契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其他问题

正义二原则是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并不是说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仅限于这些,罗尔斯的正义主题的政治哲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还有形式正义、实质正义、程序正义、个人正义、社会职责与自然义务、多元社会重叠共识等,在此不做详细解读。

三、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评价

罗尔斯建构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功利主义的理论体系,把自由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代政治哲学的争论主要是围绕正义这一问题展开的。罗尔斯正义主题的政治哲学从一提出来,就遭到了来自西方不同派别学者的激烈批评,其中包括自由主义者诺奇克、德沃金等;社群主义的桑德尔、麦金太尔、沃尔策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柯亨、埃尔斯特、罗默等。罗尔斯后来出版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一书,就是针对批判者的回应而对《正义论》中相关理论进行的修改和完善。国内很多学者也对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存在很多理论上的困境,比如说“关于国家权力的合法限度、关于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关于基本善的责任归属问题”。[3]罗尔斯正义理论本质上为了替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这是由其阶级立场决定的。

四、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和谐社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认真研究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于我们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我们也要用正义来审视我们的制度和政策,不仅要追求形式的正义,更要追求实质的正义。其次,罗尔斯强调正义优先于效率,对效率的考虑首先必须符合平等的要求,而任何没有提高“最少受惠者”利益的经济社会安排都是没有意义的,理想的社会是一种既有效率又有正义的社会。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正义与效率的关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高效率时,也要注意维护社会的平等,做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后,罗尔斯强调差别原则,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改善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的最大利益,要求机会公平平等,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 袁久红.正义与历史实践——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08-110.

[3]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2-44.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9.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罗尔斯正义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中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异同探析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论罗尔斯理论中术语“device of representation”的翻译
瘦企鹅
浅析西方现代功利主义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