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无现金结算实施

2012-08-15 00:46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陈丽红
财会通讯 2012年26期
关键词:无现金公务银行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陈丽红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经费日益增长,经济活动日益复杂,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变化,客观上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资金结算方式已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如何利用I T技术,实现无现金结算,减少现金流量,规避财务风险,提供高质优效服务,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无现金结算,是指在报账过程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的现金付款方式改为通过银行卡转账支付的方式。

一、高校无现金结算实施的优势

无现金结算具备如下优势:

其一,解决了现金安全问题。实行无现金结算,意味着收付过程不再涉及现金这一传统结算方式,财务库存现金为零,彻底避免了现金的保管、存、取等过程的安全风险,降低了交通、人力、保卫等现金管理成本,也降低了报销人员携带保管现金的安全隐患。

其二,大幅提高结算速度,提高工作质量。高校财务现金收支业务量庞大,每天日常现金报销量都在几十万左右,到了学期末、年底报销高峰期,每天现金报销可达上百万元,现金出纳工作量繁重、压力大,出现差错、结算速度慢是难以避免的,而实行无现金结算,不仅结算速度快,而且每笔业务的收付信息均留下“痕迹”,有据可查、有迹可寻,即使出现差错也有凭据可追查,避免了现金收付差错风险,收取假钞风险。

其三,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的发生。大量的现金结算,使直接接触现金的人员容易诱发腐败,不可避免地滋生某些犯罪行为,如挪用公款、盗窃等。另外,大量的现金结算,也为逃税、漏税、虚开发票、买假发票报销、凑票报销、虚列人员经费套取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腐败的温床。实行无现金结算,在业务流程中不涉及现金,可以从源头有效避免腐败犯罪。

其四,无现金结算与银行卡相结合,更具有独特优势。二者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财政财务管理工具和手段——公务卡,公务消费卡刷卡的所有信息,包括消费商户名称、日期、金额、地点等均全面、真实地记录下来,从而可以实现对单位的资金流向进行动态监控,延伸细化了现金管理,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

二、高校无现金结算实施的条件

实施无现金结算应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逐步改变传统的资金收付方式,借助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先进手段,大力推行资金收支业务的电子划转,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流动”。国家文件的出台,对高校创新财务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实行无现金结算,正体现了高校积极贯彻落实执行国家的文件精神。

其二,近年来,金融行业快速发展,银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高校附近或校园内就设有银行网点,A T M机、24小时自助银行也随处可见,银行卡受理环境日渐完善。同时,电子结算技术日趋成熟,持卡消费、网上支付等电子结算支付方式已被大众广泛接受,可以预见,银行卡和电子银行必将成为资金结算的主要方式和必然趋势。因此,无论从思想上、环境上、技术上,都为高校实行无现金结算创造了良好的因素。

其三,2008年1月30日,中纪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公务卡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级和省级2008年推行公务卡改革,2010年前在全国建立起公务卡结算新机制。所谓“公务卡改革”,就是指在公务消费时使用银行卡替代现金支付模式,各单位财务部门日常公务报销时只能通过刷卡支付,原则上不再使用现金。公务卡改革,实际上是纵向延伸细化了无现金结算的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务消费支出透明度,降低单位现金管理成本,而且,实现支付信息的电子化,有利于加强对公务支出过程的监控,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预防腐败现象。因此,国家大力推行“公务卡改革”,为高校实施无现金结算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高校无现金结算实施的方式

目前,高校实施无现金结算,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其一,P OS机刷卡。通过合作银行安装的财务结算专用终端P OS机,由出纳及持卡人刷卡实现卡卡转账,从而实现报账、借款、还款、缴款等业务的现金收付结算,即时双向支付清算,即时资金到账,基本实现了无现金结算,杜绝了现金结算的弊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款项双方当面结算,实时到账,操作简单,安装成本低;缺点是报账时必须携带银行卡,如果未带卡,需人工输入转卡信息(卡号或账号),则容易增加出错机率。

其二,网上银行。财务人员在办理业务结算时通过互联网使用操作卡访问网上银行,录入每笔或导入批量付款信息,通过授权卡授权确认支付指令。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报账人员不必携带银行卡,只须记住卡号或账号即可,缺点是转卡信息需要二次输入,财务人员工作量增加,容易出错,每天汇总批量操作转账支付,款项第二天才会到账,银行结算回单的取得与结算不同步,导致查核回单工作量加大。

其三,财务系统与网上银行的无缝对接。无现金报账系统将财务系统与网上银行无缝对接,财务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如凭证号、金额、银行付款信息等通过无现金报账系统与银行的网银系统实现共享,财务人员只须通过无现金报账系统便可执行单位和个人账户的资金划转。这种方式,摒弃前两种方式的缺点,是高校实施无现金结算发展的必然趋势,缺点是技术较为复杂,安装及培训成本较高。

四、高校无现金结算实施的业务流程

目前,不少高校采用P OS机刷卡方式,初步实现了无现金结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收付现金的诸多弊端。首先,向合作银行申请办理单位卡,单位卡由出纳员保管使用,视同现金管理,每天必须进行结算,核对余额,发现差错,应将银行结算单据与记账凭证的金额逐一核对,再凭单据及时通知当事人前来办理更正手续,务必做到日清月结。此种方式的业务流程是:

其一,收款业务。(1)大批量收款:适用于学生收费,通过制作电子文档委托银行批量扣款。(2)小批量、零星收费和还款:采用P OS刷卡或由经办人直接到银行存入学校账户,再凭现金交款单到财务部门办理缴款业务。

其二,付款业务。(1)批量付款:适用于发放工资、奖助学金等,通过制作电子文档委托银行批量代发;(2)现金结算范围内个人报销和借款:经办人到财务处审核后由出纳员刷单位卡和收款人个人卡实行卡卡转账,打印银行结算单据,当场确认结算款项即可;(3)超出现金结算范围内的个人报销和借款:按相关规定办理银行转账手续。如果已实行公务卡改革的,则在上述流程中使用的个人卡是公务卡,经办人须按公务卡使用规定“先支付、后报销”,然后在规定期限内凭发票、银行结算单据到财务部门报销,财务部门通过P OS机刷卡将报销款项返回其公务卡。

上述方式,对于刚准备实施无现金结算的高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最适宜的简单快捷的方案。但是,高校无现金结算最终追求的应是财务系统与网上银行的无缝对接——“无现金报账”系统。财务人员足不出户,通过该系统实行网络结算:实时汇划、代发工资、定向账户支付、账户交易明细查询、电子对账单等。审核人员在财务系统编制记账凭证,同时输入付款信息。付款信息可从几个方面获得:(1)从财务信息平台预约报账模块直接获取,这需要报账人员事先登录预约报账,输入付款信息;(2)从工资系统获取收款人账号;(3)是审核人员当场人工输入。付款信息一旦输入使用便自动储存,以后只要输入关键字便可进行模糊索引,无须再次输入。出纳人员登录“无现金报账”系统,根据凭证号对付款信息进行复核后执行支付操作。审核人员只能输入付款信息不能执行支付操作,出纳人员只能按付款信息执行支付而无权修改付款信息,这既保证了付款信息的准确无误,又确保了学校资金的安全。

五、高校无现金结算实施的具体措施

其一,积极宣传,立场坚定。我们在现实中不难发现,即使在齐集了较高文化素质人员的高校里,仍有不少人深受传统结算观念束缚,所以,首先必须争取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抱着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按计划实施。其次,利用校园网进行广泛宣传,在试用过渡期积极推广使用,对咨询者耐心引导、解释,让全校上下都清楚意识到,高校财务电子化、网络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加深对无现金结算优越性的了解,促进广大师生更新财务理念。

其二,细心服务,扎实推进。选择合作银行,首选教职工现持有的银行卡所属银行,一般应考虑工资卡所属银行,并且,该行在学校内或附近设有A T M机、营业网点或自动银行,这样才方便教职工及时进行查询及存取款,降低结算成本。在启动前期可规定一段时间作为过渡期,欢迎试用无现金结算,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一旦启动,则不能因为任何特殊借口使用现金结算,要不然,很可能会使实施无现金结算工作半途而废,形同虚设。在启动初期,要提供方便快捷的查卡号等细心服务,让教职工亲身感受到无现金结算优质高效的服务,扎实推进工作。

其三,加强培训,提升技能。实行无现金结算,对财会人员尤其是出纳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结算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针对“无现金报账”系统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转账支付、查询对账等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其四,加强内控,健全制度。实行无现金结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财务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岗位职责,甚至影响岗位设置,因此应制定相关财务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和职责权限,科学设置业务流程,明确银行卡和网络电子支付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操作行为等等。通过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达到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机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猜你喜欢
无现金公务银行卡
复杂背景下银行卡号识别方法研究
银行卡被同学擅自透支,欠款谁偿还?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无现金社会』的喜与忧
无现金时代
无现金社会慢慢来
“无现金城市”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妨害公务罪谨防滥用
妨害公务案件的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