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比较研究
——以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2-08-15 00:48王瑞兰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院校政治

王瑞兰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3)

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比较研究
——以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瑞兰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3)

通过对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的考察与剖析,提出应从完善管理、学科建设、实践教学、服务学生、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入手进行加强与改进,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实效。

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比较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近年来,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效果,各地各高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因不同类型高校在生源质量、培养目标、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也存在差异。本文拟以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和特色项目五个方面[2],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行比较分析。

一、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比较

(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组织管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管理方面,各高校基本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上下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在学校层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检查与指导。二是在院(系)层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具体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管理等工作。三是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学期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听课,并定期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按照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落实经费保障,除将日常办公和教学管理经费列入预算,还按在校本(专)科生总数每生每年20(专科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3],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

本科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多数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学科建设意识较强,与高职院校相比,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更加规范,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的职能也更加广泛。如合肥工业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它既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教师管理任务,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学院除下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外,还为本科生四门课程各设一个教研部,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绿色文化与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五个院属研究所,每个教师分属不同的教研部和研究所,学科方向和研究方向比较明确。

高职院校目前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职院校基本是由中专升格建成,专业建设任务繁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部分院校未建独立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未按课程分别设置教研室,教师基本参与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大多没有明确的学科方向和研究方向。如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也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但目前仍与基础部和外语系合署办公。教研部主要承担全院专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科研管理任务,教师基本都参与高职开设的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其科研意识和水平与本科院校教师相差甚远。

(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方面,各高校基本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学大赛、教学研讨等活动;建立校(院)、院(系)两级听课制度,督导、领导每学期随堂听课评课,同行之间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期中期末开展学生评教等活动,以便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实施监控。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方面,各高校基本按照“05方案”的规定,落实课程和学时学分,并全部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即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

在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教学方面,不同类型高校则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与探索。如合肥工业大学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相继摸索出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讲(系统讲授)、谈(讨论交流)、走(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有机结合的第二课堂教学方式,并逐渐形成了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综合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方面,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并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如社区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特色党支部活动、网络论坛、学术沙龙、创新实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法的运用和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既促进了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推动其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成果。

高职院校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创新。如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将教学内容的职业融通性、教学方式的主体性、考核方式的人性化统一起来,构建了一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即“双主互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方面,采用了一种融课堂模拟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根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对于每个主题,又灵活采用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开展“如何理性爱国”的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校园“五四”青年文化节、爱国诗文咏颂会等活动。“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既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可为高职学生践行理论提供有效载体。[4]

(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队伍管理

在队伍管理方面,各高校一律要求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事关政治原则、立场和方向的问题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教师选配上,原则上要求教师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在培养培训方面,要求新任专任教师必须参加省级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参加省级以上课程培训或骨干研修。同时鼓励支持专任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职务评聘、经济待遇与表彰评优方面,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基本一视同仁。

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相比较高职院校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重点本科高校。如合肥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所占高级岗位比例,达到学校重点学科的平均水平。45岁以下教师已全部实现硕士化,超过1/3的教师还拥有博士学位。在新任专任教师选配上,要求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博士学位。在安排专任教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尤其是在安排国内外高级访问学者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予以倾斜,同时按照要求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等。通过一系列措施,该校已拥有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推进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职院校因专业建设和学生管理压力较大,每年有限的进人编制主要用于引进紧缺专业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很少用来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出现严重不足,同时相比较专业课教师,进修培训和学习考察机会也较少,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得不到提高。师资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瓶颈。如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也存在类似问题。为解决教师缺额问题,该校吸收了一批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适量教学任务。由于辅导员比较了解学生,其教学能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辅导员学生管理任务繁重,用于开展教科研的时间与精力不足,教学与科研水平上升较慢。为了提高现有教师水平,该校开始有计划安排专任教师参加省级课程培训,并出台政策鼓励其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硕士学位。但由于师资基础比较薄弱,短期内还难以达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师资要求。

(四)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科研和学科建设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纳入学校教科研项目,统一规划、评审与管理。多数教师也能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主动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及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教学实践,同时比较关注教学实效性问题的研究。

本科高校在教科研工作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依托的。如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就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首要任务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该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三者结合,不断以学科建设带动课程建设,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研究,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支撑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

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教师学科建设和教科研意识及能力不强,对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鲜有涉足,深层次的问题和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如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高职学生实际开展研究,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研究领域也相对狭窄。

(五)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色项目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各地各高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使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高,并逐渐形成自身特色,很多经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不仅得到了专家好评,还可以在全省甚至全国高校进行推广。

本科高校人文底蕴深厚、办学实力与科研力量较强,因此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如合肥工业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创新中,形成了许多特色项目,如精心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载体,充分发挥其教育、服务、发展学生的功能。又如探索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耦合机制,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指导,建立健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等。

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的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特色成果。如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积极打造“科学、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工程,开设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举办系列讲座,出版系列丛书,举办辅导员工作论坛和德育论坛,成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会并发布课题,引导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和推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和全方位育人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4]

二、对高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的考察与剖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启示,作为当前高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参考与借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从完善管理、学科建设、实践教学、服务学生、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入手进行加强与改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一)以完善管理为前提,制度与落实齐抓,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保障

目前,各地各高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以及迎接教育主管部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检查,都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这为加强课程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各高校在管理中要注意避免形式主义倾向,不仅要重视“制度制定”,更要抓“制度落实”,确保机构、师资和经费到位。各高校应尽快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拨付正常办公经费,与专业院系同等配备教学设备、教学资料、办公用房和办公设备等;应按照要求配齐符合条件的教师与管理人员,并为其提供与专业课教师同等的进修培训机会;专项经费要真正用于教师社会实践、学术交流与学习考察,而不可挪作他用;学校相关部门也要真正各负其责、配合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各项措施,使课程建设真正取得实效。

(二)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教学与科研并重,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条件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支撑,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是许多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成功经验。各高校应摒弃只有拥有学科点才需加强学科建设的错误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是针对所有高校而言的,不管有没有马克思主义学科点,高校都应加强学科建设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关注学科最新成果。[5]同时高校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的脱节问题,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使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从事教科研工作;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教科研立项的政策、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提高教师从事教科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制定教科研计划、确定研究方向,并根据其学术专长和发展意愿,将其编入相应教研室和研究所,在此基础上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课程建设和项目申报,积极用教科研成果去支撑教学,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6]

(三)以实践教学为延伸,理论与实践融通,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与实践融通、深化学生理论认识、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有效方式,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础性要求。但由于受到安全、经费、师资、基地等条件限制,实践教学目前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不少高校的实践教学存在着流于形式、方式单一、缺乏规范、以点代面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功能的发挥。各高校应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真正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开发实践基地,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因校制宜,整合教学资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探索和选择最适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实践教学模式;此外,还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统一主管,同时发挥宣传、学生管理等部门的作用,努力形成合力,做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6],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以服务学生为主旨,形式与内容结合,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人才。各高校应始终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主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紧密结合,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尊重学生的需要和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在尊重教育部统编教材的前提下,不断整合与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引入课堂,同时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针对性;应不断改进教学形式,重视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多与学生平等交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性;应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可见,高校不断进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动力。

(五)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引进与培养共举,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批高素质教师。近年来,许多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从而有力地推进了课程改革和建设。但也有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则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为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各地各高校都应像重视专业课一样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共举,按照要求引进配足教师,同时根据教学规律,合理设置班级规模,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效果;与其它专业同等引进或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学科建设的专题培训,增强教师学科建设的责任感和学术能力;提供与专业课教师同等的进修培训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科归属感。另外,拥有学科点的重点高校应积极为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如定期接纳这些院校的教师进修学习或派遣教科研骨干到这些院校挂职指导教学科研工作等。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8-26.

[2] 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教社科[2011]1号)[Z].2011-1-19.

[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Z].2008-9-23.

[4] 王瑞兰.人性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11(9):107-110.

[5]陈占安.关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11-13.

[6] 王永贵.“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3):57-62.

[7] 李守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7-7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a between Undergraduate College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A Case Study betwee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An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ang Ruilan

By insp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a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emen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hould begin from perfecting management,subject construction,practical teaching,serving students and tea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gain actual effect.

Undergraduate Colleg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a;Comparative Study

G641

A

1673-1794(2012)01-0105-04

王瑞兰(1972-),女,安徽桐城人,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常务副主任,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安徽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20101481);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2011szxm012)

2012-01-22

猜你喜欢
理论课院校政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