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师的全面素养和教学能力

2012-08-15 00:48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素养

许 峰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师的全面素养和教学能力

许 峰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新时期的高师声乐教师应有全面的文化素养、音乐综合素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高师声乐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应该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准确流畅的表达能力、准确的判断噪音的能力、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良好的示范能力和娴熟的钢琴伴奏能力等。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师的全面素养和必备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充实学习和钻研,在钻研探索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转换教学理念,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去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进行声乐教学。

声乐教师;素养;教学能力

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厅〔2006〕12号)。在《声乐》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声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根据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直接与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因此,高师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基础课之一,它一方面承担着为特定音乐文化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另一方面在国民教育的音乐文化教育范畴中,行使着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的功能。也即是说,声乐课教学,它不仅是教授声乐知识,而且还肩负着提高国民艺术修养和全面素质的重任,它是关系到下一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大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逐步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高等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教育应顺应当代国际教育思潮发展。

一、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师的全面素养

作为新时期的高师声乐教师,其综合素质应该是全面的:

(一)文化修养

声乐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其性质决定驾驭它的人应有多方面的优秀素质和一流的专业水平,而声乐教师更应具备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素质,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

“文化修养”无论是对声乐教师本身的演唱水平还是对他的声乐教学水平都有着深远的、质的影响。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推崇美,树立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成为具备美的心灵,能唱出美的歌声,自觉传播美的使者。声乐教师首先应有与艺术有关的全方位的广博的知识。审美感受力、欣赏力、判断力和创造力都来自于大量的学习和积累。

音乐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联系,我们所有的歌曲、歌剧都离不开文学。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的分析作品、准确的把握作品,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声乐艺术之外,还有舞蹈、戏剧、电影、绘画、雕塑等十分丰富多彩的姊妹艺术。拿现在已知的著名的中国声乐作品来讲,涉及古诗十多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中的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刘雪庵、赵元任、光未然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各剧种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帝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都被选进了声乐文献。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只有在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有了深厚的艺术积累,才可能深入领会歌曲的内容和美的价值,从而产生对作品的兴趣和认识,引起感情的激荡和表演创造的热情,再在演唱中使歌曲得到生动感人的体现。任何动人的歌唱无论是语言、音乐、感情的宣泄和意境的创造,都是演唱者平时生活和艺术积累在内心融合的产物。所以,我们的声乐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把功夫下在平时,多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多欣赏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多听音乐会,多看歌剧表演、地方戏曲,多参观画展和各种艺术展览等,不断从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中去汲取营养。

(二)音乐综合素养

音乐综合素养是指音乐母体学科中与声乐学科直接相关的知识素养,尤其是指在对声乐作品承载的创作背景、风格流派、表现技法、形式结构、情趣意境等内容进行深入诠释与准确把握上所应具有的素养。主要包括视唱练耳、钢琴弹奏、作品分析、和声织体、复调配器、歌曲作法、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等。旅美歌唱家田浩江在接受田玉斌先生的采访时谈到:“我国老一辈音乐家的修养都不错,有的解放前在教会学校学习过,有的在国外留学过,现在四、五十岁的教师修养不够,教出来的学生修养不如老一辈的音乐家”[1]。这里绝不是说只有老一辈素质好,青年教师素质不好,而是为了说明教师具备全面系统的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对于声乐教师来说,扎实的声乐理论知识、很好的演唱技巧是目前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包括必要的生理解剖知识、发声器官的构造,人体生理结构、歌唱的发声器官和歌唱的姿势、歌唱时的呼吸、声带的运用以及心理状态、共鸣的运用、人声的分类、声区的划分、正确的声音声带处于什么状态等,而错误的声音声带及相关的发声器官又是处于何种状态,学生在演唱时教师是否能很快地辨别出其声音的对与错、好与坏,从而能像医生治疗病人一样准确找到病因并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创新意识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执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就是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创新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创新人才是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创新人才能满足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这就是创新能力人才的价值所在。创新人才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创造出反映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坚实基础、综合智能、创造能力。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创新,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要优化育人环境,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提供人才保证;新世纪的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当能够有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对声乐教师来说,这也是适应未来声乐教育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

(四)科研水平和能力

以科研促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站在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动态,在自己所处的学科领域内不断探索进取,提高自身能力。科研能力是教师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实践证明,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方面,科研直接作用和指导着教学;另一方面,科研在认识分析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自身的素质,使教师提高了学术能力、开阔了视野、磨炼了意志。现行的声乐教学普遍基于“经验”式的个体传授模式,对手段与结果的关系缺乏理论的认识,对不同的唱法、提法、观点、学派等还缺乏系统的甄别与研究。因此,教师应对此进行全面深入而又系统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声乐教学实践,使声乐教学从经验上升为理论。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学经验的积累,但是经验的积累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学生的教材、教法,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促进声乐教学的科学化,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声乐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创造能力,因此,应养成边工作边学习边教研的良好习惯。在教、科研过程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使自己掌握和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学习最新音乐科研成果。通过撰写科研论文,促使自己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以利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双向发展,并以之来检查接受继续教育的深度和成果。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还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对一些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进行探索,尤其要研究对声乐学科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影响的课题。

二、高师声乐教师的必备教学能力

由于音乐教育和声乐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分析研究和解决声乐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自我完善,是声乐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师除了以上谈到的自身全面素养的提高,更要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力求在以下六个方面多做文章,提升声乐教学能力。

(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作为高师声乐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与声乐学科直接相关的知识素养,尤其是指在对声乐作品承载的创作背景、风格流派、表现技法、形式结构、情趣意境等内容进行深入诠释与准确把握上所应具有的素养。主要包括视唱练耳、钢琴弹奏、作品分析、和声织体、复调配器、歌曲作法、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等。对于声乐教师来说,扎实的声乐理论知识、很好的演唱技巧是目前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包括必要的生理解剖知识、发声器官的构造,人体生理结构、歌唱的发声器官和歌唱的姿势、歌唱时的呼吸、声带的运用以及心理状态、共鸣的运用、人声的分类、声区的划分、正确的声音声带处于什么状态等,而错误的声音声带及相关的发声器官又是处于何种状态,学生在演唱时教师是否能很快地辨别出其声音的对与错、好与坏,从而能像医生治疗病人一样准确找到病因并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有这些理论知识做保证,再加上多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引导方法,才能解决只会唱不会教的矛盾,大大提高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二)具有准确流畅的表达能力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而训练又必须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需要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音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判断、评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精炼而准确,体现教学重点,解决声音中的主要毛病,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由于声乐教学没有器乐那样的直观。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和从教师的教学语言、观察肢体语言甚至表情,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去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所以,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对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时,语言要合乎逻辑,要顾及到学生的认识能力,把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尽量形象化,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模糊的生动化,用风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声乐训练时,除了要恰当运用口头语言外,还要注意充分发挥表情、手势、神态、情绪等身态语言的作用。教师的传授应具有准确恰当、快速敏捷、清晰流畅、凝练概括、生动新颖等特点。

(三)准确的判断嗓音的能力

在声音“目标”实现过程中,教师敏锐的听辩能力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重要能力素质。教师不仅要有敏锐的听辨能力,还应具备丰富的听觉判断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的歌唱做出客观的判断。声乐教师如果对学生的嗓音的本质特性和个体差异不能有准确的判断,就不可能形成准确、敏捷、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解决办法,更谈不上对学生歌唱潜能的挖掘与发挥。现代声乐教学,要求教师在判断学生的嗓音时具有全面观,即顾全可能存在的一切因素,找出决定或影响其嗓音产生的关键特征及其存在的发声潜能。

(四)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教学经验的积累,但是经验的积累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材、教法,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促进声乐教学的科学化,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声乐教学有它的特殊性,每个人的嗓子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作为声乐老师,不能用一种方法训练所有的学生,所以声乐教学是最能体现因材施教的了。沈湘先生在谈到教学方法时,曾说过:“老师教学生,老师得先明白,老师明白了,教的学生才能明白。在唱法上,做教师的一定要先搞懂这个唱法的理论,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就不盲目了。学生唱法上出了问题,老师用理论一分析就容易找出解决的方法。另外,教师要有一副很好的耳朵,对美声的效果有一个正确的概念,用声音的概念去衡量,用耳朵的听觉去把关,这样才能判断学生的声音对不对。所以好的教师要具备解决声音问题的两个条件:一是好办法,办法多;二是具有好耳朵。”[2]沈湘先生讲的这些话,可以说是提高声乐教学、训练能力的重要的原则。

高效合理的教学手段具有针对性、准确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指导学生进行声乐训练时,教师要在经验基础上对学生的歌唱加以理性判断,准确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确立高效合理的教学手段。实践证明,声乐训练只能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没有一种手段是万能的。

(五)良好的示范能力

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能力也非常重要。示范教学的最大优点是不用语言释述,便可直观地将操作中的程序、动作和结果“样品式”地展示出来,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和触觉得到近乎真实的同感体验,将歌唱行为中“不可言传”的部分让学生得以“意会”,从而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规范是示范的标准。“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卡鲁索曾说:“声乐教师虽不是歌唱家,但必须是正确的歌唱者,以便以实际方式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发声方法。”[3]声乐教师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演唱技能,那么他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由此带来的问题。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较差和初学者来说,直观的聆听和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手段和方法,教师的正确范唱往往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

(六)娴熟的钢琴伴奏能力

钢琴伴奏是声乐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钢琴即兴伴奏作为教师技能的基本功,在高师的声乐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声乐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声乐教师的钢琴伴奏体现着对作品的风格、节奏、速度、情感的理解与把握。伴奏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钢琴伴奏,不仅可以深化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赋予他们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学生从教师那里能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能够引导学生的演唱,使学生自如地发挥水平,情感表达更真挚,伴奏与演唱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使作品表现更加丰满,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之,声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当今教育理念迅速改变和对人才培养目标更高要求的今天,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大发展和大变革。这些都对高师声乐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身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的教师,如果长时间不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就会赶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影响人才的培养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及时更新声乐教学知识、理念,努力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师的全面素养和必备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广大高师声乐教师不断充实学习和钻研,在钻研探索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转换教学理念,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去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进行声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的音乐人才。

[1]田玉斌.与田浩江谈歌唱[J].人民音乐,1997,(11).

[2]沈 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刘宁希.浅谈歌唱演员与声乐教员的角色转换[N].音乐周报,1999.2.12.第2版.

[4]李平闪 李长青.高师声乐教师的基本修养和专业教学能力[J].艺术教育,2005,(04).

[5]柴广育.声乐教师应该具备并强化的几个基本能力[J].艺术教育,2006,(02).

[6]汤 娟.对新世纪声乐教师素养问题的再认识[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7]付小芬.关于高师声乐教学适应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01).

[8]王展辉.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艺术教育,2006,(10).

[9]李 敏.有关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斯的几个问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3).

[10]张利珍.谈高师声乐教改的核心问题[J].艺术教育,2006,(07).

J603

A

1673-1794(2012)01-0091-03

许 峰(1966-),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研究。

2010-07-05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