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会计监督弱化形成原因及解决策略

2012-08-15 00:43刘宇燕
财政监督 2012年23期
关键词:会计法法律法规会计人员

刘宇燕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对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监督指会计工作者根据《会计法》所赋予的职能,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并对企业事业单位所从事业务经济事项的真实性、有效性与合理性进行了必要的监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现代企业制度逐步确立,会计工作的对象、内容、环境都有所改变。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已经不仅仅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决策者,还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因此,对于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形势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操作行为、加强会计监督就成为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一项重要手段,如何加强会计监督,就成为每一位会计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会计监督弱化所导致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高

有些人从局部利益与个人利益出发,对会计数据进行了改动,捏造会计事实,比如做假账、假报表、假票据等等,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一些小团体或者个人,巧立名目,编造会计事实,编制虚假凭证;私设小金库,设置账外账;资金的使用超出了相关规定的范围。二是为了逃避债务与税务,对企业资产进行非法转移,使企业空壳化。三是对资产详细描述,对负债一笔带过;虚列收入,少计支出;为了吸引投资,粉饰报表。

(二)内部管理陷入混乱

有些企事业单位对开放搞活的理解过于片面,致使管制放松,内部管理比较混乱。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岗位责任不够明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让会计监督无从下手。验收制度不健全,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在采购物资的票据上随意增添内容,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使企业的部分资产、资金流失。而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并没有定期地进行考核与审查,规章制度都流于形式。而会计监督的弱化,直接导致了单位内部管理的混乱,致使违法违纪现象经常发生。

(三)偷税、漏税的现象十分严重

通过每一年的财税大抽查中就能看出,有很多单位的财务制度不完善,账目混乱,严重地违反了国家的财经法规、纪律,偷税、漏税的现象非常严重。

(四)单位负责人的管理存在很大问题

有些单位的领导,利用职权的便利,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违法违纪,使会计监督的职能弱化。例如,违反回避原则,在会计岗位中安排亲属从事会计工作,从而在资金的使用上毫无限制,侵吞了国家财产;或者指使会计工作人员转移资金、隐匿收入等。

二、会计监督弱化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体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会计法律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现阶段,很多经济活动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有些急需的法律法规,在短时间内无法出台;有些出台的法律法规与现实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行性不大;相关部门对出台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致使法律条文失去了严肃性与权威性。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

会计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内部审计制度的,但是我国现阶段,对内部审计职责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内部审计为单位的经营管理服务的同时,还要求单位的经营管理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这种模糊定位,使得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受到挑战,同时也让审计工作的质量因资源的过度浪费而大打折扣,使内部审计的监督效用无法发挥出来。就是因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多数是由其他部门抽调过来的,其专业素质不是很高,独立完成工作的难度较大,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三)外部监督不到位

会计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了国家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国家监督主要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检查法律法规三个环节来实现的。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呈多元化的势态发展,这就让很多法规出现了滞后性。国家监督面对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经济体,其监督力度是有限的,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使监督落不到实处,不但没有达到监督的目的,还让法律的权威性受到了损害,这在某一个程度上对违法违规行为是一种纵容,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社会监督不利也是会计监督弱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按照国际惯例,监督单位的财务活动的工作应该交给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但是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体制问题、职业标准、执业环境以及人员素质等问题影响,使社会监督无法正常进行。

三、加强会计监督的策略

(一)健全会计法制体系

在完善我国现行《会计法》实施细则的同时,还要加强财经法规界限的明晰性,切实做到内容具体、可行性强。以确保各级单位的领导干部与会计工作者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除了完善《会计法》的细则之外,还要提高执行力度,尤其是对指使、强制、授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私设小金库、设置账外账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以及法律责任,绝不姑息。同时,进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计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理财理念。

(二)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审计力度

各企事业单位,必须要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而内部审计机构只对最高领导层负责,以确保其独立性。同时要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出发点,有效地对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优化,加强审计力度。同时还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从而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三)加强会计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主要有两种,即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属于最高层次的监督,必须要依据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确保会计监督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也能够为执法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国家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完善国家监督体系,财政、审计、税收等职能部门之间要合理分工,实行责任制;管理当局要加大对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支持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对违法违纪的社会团体进行曝光,并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在社会监督方面,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管理方法与经验,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体制改革,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执业制度,并按照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与方法展开相关业务,以便早日与国际接轨,提高社会监督的水平。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加强会计监督的根本保证。因为会计工作最终是由会计人员来完成的,其素质的高低对会计信息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是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二是加强对业务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会计理论知识、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三是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会计人员所处理的经济事项日趋复杂,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加会计监督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加强会计监督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保障其经济活动的有效运行,必须要加强会计监督与管理,进而不断规范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以保障企业事业单位健康、平稳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法法律法规会计人员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法》修订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浅谈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