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意义

2012-08-15 00:45戴美琴
当代经济 2012年10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儒家管理者

○戴美琴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 江苏 南通 226009)

儒家和谐思想诞生于传统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变,儒家和谐思想必然面临着继承和扬弃的问题。但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儒家和谐思想历经千年洗涤,其核心内容仍然可以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正如古人常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思想在古代对于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儒家文化精髓的和谐思想,为今天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学领域提供了可能性。

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按照学界一般的观点,以孔子和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和谐思想大致可以划分成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四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将按照这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儒家和谐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意义。

一、人自身的和谐

人自身的和谐是儒家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身与心的和谐,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儒家明确地表示人类追求“足食”、“富与贵”、“饮食男女”等物欲感官的满足,而厌恶“贫与贱”的合理性。例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这些都说明儒家从来就没有要求人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虚伪的君子,相反,完全是一副尊重人性欲望的张扬和解放的姿态,他并不否定人身体中正常的生理欲求。

儒家的人自身和谐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于认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尊重企业职工正常追求物质的愿望,尽可能地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在西方现代管理中,金钱刺激常常作为一种刺激员工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这正如西方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说的,每个人即使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也能达到利他的效果,市场经济就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在我国,这种管理手段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低级庸俗的管理方式,许多企业管理者整天唱高调,要求员工多奉献,少索取。毋庸讳言,一个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然需要管理者对企业员工奉献精神的培养,但是,奉献精神并不等于放弃人类自身最基本的欲望追求,相反,当一个人的自身需求和欲望得以满足之后,更容易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这正是西方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视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事实上,现代企业管理者不乏这方面的成功事例。例如,我国著名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在最初创业阶段,管理者张瑞敏通过把有限的住房全部分配给贡献最多的普通员工的办法,在满足员工基本生存欲望需求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员工奉献精神。而海尔集团最高管理者张瑞敏本人一直对我国传统儒家道家文化推崇备至,正是他从儒家文化中汲取了精髓运用于企业管理,才使得海尔集团能够长期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

二、人与人的和谐

在儒家和谐思想体系中,人与人的和谐是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那么,如何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和谐呢?按照儒家和谐思想来看,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原则,是决定人与人和谐的精神支撑,所有其他的道德规范元素,例如“义”“礼”“知”“信”等等,都是在“仁”的理论框架之下,才具有了现实的实践意义,因此,对于人与人的关系解构必须围绕“仁”的阐释开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其实,儒家的“仁”根本要义在于“爱人”,就是“泛爱众”。但是,与一般意义上的“博爱”所不同是,儒家和谐思想强调的“仁者”之爱,是由宽厚仁慈的心胸而本能发出的与民同乐的爱,而不是被动实施的爱。

儒家的人与人的和谐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为此,需要管理者放弃管理的架子,而采取亲民政策,不是动辄威胁严惩员工,而是要用爱心去感化员工。这正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被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许多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关心爱护员工,甚至对待普通的生日也专门为员工庆祝,这就大大提高了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和谐情感,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人与人的和谐还启示管理者注意保持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在现代服务企业管理中表现的尤其明显。西方管理者一度把顾客是上帝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经验,这个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就在于从本质上改变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不和谐关系,而是把顾客作为最受尊敬的人来对待,缝合密布经济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融入亲情式的人与人和谐情感。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性动物。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这就决定了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根本推动力。由此在管理学领域生成了这样一个永恒的命题:管理者如何实现人与社会如何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社会的和谐实际上是企业管理者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在工作中把视野拓展到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规、文件条例等多种手段,统筹企业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虽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点,作为封建社会初创期的思想,在调节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上,无法实现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思想启示和方法论,这种和谐思想对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与社会的和谐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当下我国许多企业经常被爆出假冒伪劣事件,这看起来是商业伦理道德问题,其实本质上反映了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企业固然追求利润,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这是现代企业竞争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但是,企业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由诸多员工组成的现实感性的载体,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健康的良性的社会需要同样健康的良性的企业发展来维持,同样,只有企业员工自觉建立起与社会的和谐两性关系,才能最终被社会接纳。现代企业管理者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应该在管理中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这样就为全体领导员工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赢得了必要条件。例如,在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里,企业员工和领导在社会上同样受到尊敬,而一个声名狼藉的企业里的领导,即使拥有很大的行政权利,也会在社会上遭遇鄙视。因此,儒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对于警示现代企业管理者构建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为企业寻找安身立命之根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源。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和谐思想特别注重人与对象自然之间的和平相处,放在今天生产主体与生产对象的角度上看,儒家的这种和谐思想本质上是一种积极倡导保护自然资源的理念,当然,这种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主观认识到或者客观遵循着自然规律不可违的事实。例如,孔子强调对待天地万物应该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所谓“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

这种和谐思想对于企业管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众所周知,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这警醒我们现代科技文明生产在为人类提高生活物质享受的同时,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在利用自然过程中,因为贪婪的欲望而对自然造成的严重损耗和破坏。体现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许多国际企业在管理上一味强调利润至上,不惜损耗自然资源为代价,这在为人类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在悄然地恶化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此,有学者很早就指出,现代科技在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产品,让人类更舒适地享受科技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同时,也逐渐显示出其双刃剑的的性质,即它的副产品——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也随之发生,且在更深入的范围上继续恶化。现代化的农业从大自然夺取丰厚物质资料的同时,却以土壤无机化、农作物化学化作为代价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伦理的问题。而中国儒家和谐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不仅可以为现代人提供警示,而且,在具体方法上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夏向东: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前进论坛,2005(5).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儒家管理者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企业管理者要为社会奉献正能量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