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思考

2012-08-15 00:5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办园乡镇中心

李 雪

(长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吉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思考

李 雪

(长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吉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缺乏行政自主权,管理体制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师资培训机制;教育理念不科学,教学内容小学化;以及环境简陋、设备不足、安全隐患较多等。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应增强行政管理力量,完善办园自主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有效培训机制;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办园环境,推进办园标准化建设。

乡镇中心幼儿园;困境;对策思考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提出以及《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推动吉林省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吉林省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把大力发展本省学前教育事业,逐步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共同服务体系作为未来三年学前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尤其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乡镇中心园)在农村办园体制中起着示范、引领作用,是本乡镇幼儿教育的教研中心,对带动当地农村幼教事业向前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当前乡镇中心园的建设与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发展困境

(一)幼儿园管理缺乏行政自主权,管理体制不完善

笔者调查的本省乡镇中心园基本都属于公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在行政管理中缺乏自主权,表现在幼儿园的经济权、人事调配权、教职工的聘任权基本由上级主管部门掌握,园长的责、权、利不统一,只能履行职责但缺乏相应的权力。大部分乡镇中心园附属在乡镇中心小学下,属于“校带园”,这一类幼儿园行政隶属中心小学管理,由小学校长直接负责,园长只负责教学业务。虽然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幼儿园成为小学的一部分,可以减轻行政工作负荷,但从幼儿园的业务发展来说弊端很多。如在办园经费上受到牵制,这种“校带园”无独立法人资格,不具有财权和人事权等。在人事任免上,幼儿园无法自主招聘所需教师,且中心园的教师编制也常被挤占,教师职务评聘与外出培训边缘化,小学转岗教师难以适应幼儿园教学需要等。

(二)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师资培训机制

乡镇中心园的师资呈现为在编幼儿教师少、小学转岗教师和编外教师多的格局,师资队伍素质成为困扰园所发展的瓶颈。大多数中心园的师资数量不足,师班之比为1:1,即一个教师包一个班,既当教师又当保育员。绝大多数教师从小学转岗而来,少数教师毕业于职高幼师班且很少有在职培训,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非常少。由于师幼比例较高,教师没有园内研讨和彼此观摩学习的机会,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此外,由于工资偏低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得不到保障,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往往通过招聘考试调入城区任教,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三)教育理念不科学,教学内容小学化

随着城镇化脚步加快,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基本以乡镇幼儿园为主,包含部分私立幼儿园及乡镇中心园。乡镇中心园大部分隶属小学管理,且教师多数为小学转岗教师,年龄较大或者无学前教育相关知识,教学内容以数学、识字为主,课程活动设计很随意,“重教轻保”的理念使得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甚至布置较多的家庭作业。这些乡镇中心园的教育缺乏科学的理念,忽视学前教育的启蒙性和基础性,以迎合家长需要和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把学前教育完全小学化,按照小学的行为规范要求幼儿以及偏重知识学习。这些要求完全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甚至给幼儿造成过重的负担,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

(四)环境简陋,设备不足,安全隐患较多

乡镇中心园的办园条件较差,园舍环境简陋,部分老旧园舍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平房。户外游戏设施大量采取自制玩具,多数铁质户外大型玩具老化、松动、脱落、破损甚至断裂,并且没有定时消毒。玩具设备的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小学附属的幼儿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场地不足,中心小学一般除了能够给幼儿园提供活动室外就没有其他用房了,大多校带园无独立的厕所、盥洗室,幼儿外出如厕需教师陪同看护;一些幼儿园食堂设施简陋,卫生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甚至没有午休室,幼儿午餐后只能趴在桌子上睡觉,或看看动画片。

二、对策思考

(一)增强行政管理力量,完善办园自主权

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对中心园的领导和指导,应为中心园作用的发挥提供较充分的条件。在财政上,明确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投入机制,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立乡镇中心园的财政使用自主权,确保中心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明确县 (区)、乡镇两级政府职责的同时,应增强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力量,切实提高乡镇中心园在指导农村学前教育方面的影响力,避免乡镇中心园教育教学的小学化倾向,将乡镇中心园从中心校的管理中解放出来,赋予乡镇中心园园长独立的办园自主权。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乡镇中心园应发挥其示范、教研和培训的功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幼儿园自身应在教师的选聘、业务学习以及职后的培养方面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加强平时的业务学习和指导,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教师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随着“国培”“省培”的实施,尤其对农村幼儿教师以及转岗教师的培训机会增多,幼儿园应积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同时应加强教师队伍稳定性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给予教师编制和医疗保险等政策性保障,减少教师的流动。

(三)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的示范和引领,乡镇中心园要树立科学健康的教育理念,以幼儿为本,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教并重,促进每个幼儿健康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园应严把教材关和课程关,制定完善规范的课程体系,为幼儿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游戏设施和活动,杜绝“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

(四)优化办园环境,推进办园标准化建设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农村幼教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健全农村幼儿园的各种基础设施。近几年,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标准,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与管理,从办园规模、园舍改建、玩教具投放、教职工配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规范乡镇中心园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园的作用。中心园也应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推动农村幼儿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总之,乡镇中心园的发展对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借着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势头,提高乡镇中心园的办园质量,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与幅射作用,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红霞.当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7(9).

[2]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3]姚文峰.乡镇中心园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5).

G61

A

1008-178X(2012)11-0157-02

2012-08-29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340号)。

李 雪(1984-),女,吉林辽源人,长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硕士,从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办园乡镇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