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视域下的两课教学研究

2012-08-15 00:52孟庆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哲学师生主体

孟庆莉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论主体性视域下的两课教学研究

孟庆莉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将主体间性思想引入“两课”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并把这种交往关系拓展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可以使学生的个人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提升,还“两课”教学以本真。

两课教学;主体性;主体间性;主体;客体;交往行为

一、主体间性哲学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从古至今,哲学经历了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历史过程。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性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显:其一,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哲学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改造,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其二,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哲学,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而忽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关系。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抛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主体间性哲学认为,存在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了交互性主体,主体间性不仅揭示了人的生存本质,还揭示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主体性教育理论旨在强调师生的主体性。由于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因此,往往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就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传统主体性教育的纠偏,它把“知识本位”的教育转化为“人本位”的教育。在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者,也都是被教育者,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对话和交流,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具有能动性,在自我教育中又具有主动性。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构架下的“两课”教学

主体性教育理论构架下的“两课”教学,由于其主体性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教师只能看到主体对客体改造时的主体性,看不到主体与主体交往时的主体性,实践的范围被大大缩小了。因此,教师既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自身的主体性,也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的主体性。

其一,对教师的主体性理解存在偏差。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是教师真正的主体性?在“两课”教学中,我们不能把教师的主体性仅仅理解为“我讲你听”,更不能把教师的主体性紧紧束缚在教学大纲或教材上。教师不能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怎么教”,而应该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决定“教什么”。教学活动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教师自身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不仅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教育的应用价值,教师的自我发展也是教育的应有价值。

其二,对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存在偏差。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常被理解为教学手段或知识能力。在某些教师看来,学生接受知识越快,说明其主体性越强;学生接受的知识越多,说明其主体性越强。在这里,主体性不是目的,而是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主体性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比如学生主动为考验、考证拼搏,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学生自主的选择,是主体性在自我关系中的体现,然而,细细体会,这真是学生自主自愿的选择吗?学生以“记”的时间挤掉了“思”的空间,学生的“我感觉”、“我思考”都是外界施加的,主体教育变成了一种占有式教育。

“教育是一种存在之交流,是一种双方的对话与敞亮。”[1]但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理论之下的“两课”教学,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只能是一种心灵隔离的训练。因此,必须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引入“两课”教学,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把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引入“两课”教学的必要性

把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引入“两课”教学,可以使“两课”教学在教育理念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向。

其一,变革教育价值取向,使其合理化。主体性教育提倡的是一种“知识本位”教育,而主体间性教育提倡的是一种“人本位”教育。在主体间性“两课”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一种外在的主体性,更要培养学生一种内在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学习知识不再只是为了获取能力,更是为了赢得智慧。

其二,改造教育方法,使其人性化。我们不能幻想用非人性的方法会把学生培养成人性丰富的个体,因为“从物的逻辑无论怎样去强调人不同于物,到头来仍免不了把人理解为非人”[2]。因此,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下的“两课”教学,不是从外部强迫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从内心呼唤和渴望知识,要从过去的“要我学”转为今天的“我要学”,使“两课”教学真正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理论走向生活。

其三,整合课程内容,使其人文化。主体间性教育持一种“人文化”的课程观,寓人格发展、人性关怀于一体。传统的主体性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两课”教学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应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还应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因此,致力于使人的自由性、创造性、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课程观才是以人为本的课程观。

四、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在“两课”教学中的实施

(一)注重教育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在“两课”教学中,师生与教材不是传统意义上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关系,而是一种理解、对话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照本宣科,学生也不能对教材强行认知与改造,师生双方应尽可能抛弃自己原有的立场,理性地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并与之对话。通过与教材文本对话,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寻求与作者视界的融合,从而扩大自己的视界。因此,一个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一起寻求与文本作者共同视界,以达成三者共识、共享的过程。

(二)注重教育主体的共识与共融

“两课”教学原本就是一种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共识、共融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对学生身心产生影响和共鸣的教育,绝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育,而是恰恰迎合了学生主观需求的教育。“两课”教学不能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外在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若没有教师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学生纯粹的自我教育是不存在的。在主体间性教育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与学生达成共识。

(三)注重教育主体的理解与互动

在“两课”教学中,师生都须怀着宽容的心态接纳或理解对方,教师还应主动引导、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主体间互动。交往双方的任何一方处于被动或受动,这种交往都会因缺乏必要的动力和意义而中断。但是,师生互动绝不是不分伯仲地均衡互动,而是教学相长、优势互补的差异互动。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通过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使学生真正实现自教自律;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是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扬弃与发展。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引入“两课”教学,拓展“两课”教学的实践范围,使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更能重塑自我与完善自我,还“两课”教学以本真。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类哲学”引论[J].学术月刊,1996(2).

G642

A

1008-178X(2012)08-0134-02

2012-05-19

孟庆莉(1964-),女,江苏丰县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哲学师生主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