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对日语听力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2-08-15 00:52裴永蕾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黄冈日语题型

裴永蕾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试论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对日语听力教学改革的启示

裴永蕾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日语能力考试在2010年7月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暴露了以往听力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同时为日语听力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日语能力考试;日语听力教学;改革;启示

日本语能力测试简称JLPT,是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与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从1984年开始为母语非日语的学习者在全世界范围内设置的日语水平等级测试,其成绩是日本政府在世界上唯一承认的日语能力证明。日本语能力考试1987年在我国开始举行,于1993年面向全社会举行。考试内容包含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四个部分,其考试结果的权威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由于应试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要求日语能力考试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于2010年7月实行了新的日语能力考试。新的日语能力考试在听力部分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不仅听力部分的时间增加,而且听力的分值也改革为占总分的1/3。本文从听力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原因及对听力教学改革的启示三方面来论述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改革后的日语教学改革。

一、改革的内容

(一)听力材料的改革

在N2的听力中,听力材料由过去27个左右增加到32个左右,由过去的“14—13”调整为“5—6—12—5—4”,加大了概要理解部分所占的比重,并且首次设置了即时问答的听力材料。

在N1的听力中,听力不仅由过去一般23~33个增加到37个左右,由过去的“10~16—13~17”调整为“6—7—6—14—4”,不仅增大了概要理解部分所占的比重,而且在首次设置即时问答的听力材料的基础上又提高了所占的比重。

(二)听力题型的改革

2009年以前,无论是原1级还是原2级的听力考试的问题类型分为图解题和非图解题两大题型。而改革后的N2和N1都由过去的两大题型改革为现在的根据某场面中解决具体问题的信息而判断采取何种行动的问题理解、总结听力内容要点的重点理解、理解说话者意图和主张的概要理解、根据对方的提问立即判断选择贴切回答的即时应答、针对内容更加复杂和信息量更多的综合理解等五大题型。这五大题型都凸显了对“理解”能力的考察,并且通过即时应答这一题型开始了对“课题解决能力”的测试。

二、改革的原因

(一) 学生轻视听力

以往的日语能力考试没有要求单项的合格成绩,各项累加的总分达到标准就可以视为通过。听力是多数学生的“软肋”,于是很多学生在文字、词汇、语法、阅读这几部分狠下功夫,做到尽量多得分以弥补听力的失分,从而导致了在听力上仅仅花费很少的精力,更有甚者完全放弃,与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二)学生将听力与会话相割裂

目前一部分高校将听力和会话设置为两门课程,另有一部分高校将听力和会话统一设置为视听说一门课程,但是无论任哪种形式,都无法将听和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无法用听去促进说,用说带动听。学生认为只要听懂能够选对答案就可以了,完全割裂了听和说的关系。

(三)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

听力理解是听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也就是听者积极运用语言知识、情景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整合的过程,而语言环境、语言的难易、知识的薄弱、情绪的好坏都是构成障碍的主要因素。日语中的长短音、清浊音、促音与非促音、同音异调的区别、日语语法表达的特殊性、语言的暧昧委婉性,都使学生对听力有了“惧怕”心理;教师先讲单词再放录音最后对答案的简单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听力有了“厌恶”心理;而改革前的考试模式又使学生有了“侥幸”心理;在这三种心理的作用下,学生无法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消极地学习。

三、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

所谓的坚持“以人为本”是指既要坚持“激发学生的听力学习兴趣为本”,又要坚持“日本人文文化背景教育为本”。首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学生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教师应在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引导学生“想听、爱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摆脱“惧怕”心理,获得成就感,提高听力能力。其次,日语听力能力是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和日语运用能力的综合表现的最重要形式。学生仅仅具备一定的日语语言知识和听力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日本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了解,避免理解上的偏差。

(二)建立适合的教材体系

教材是组织设计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建立适合的教材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要改革过去的单一老化的教材,建立起适合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教材体系,课后自主学习的教材是由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传播媒体收集积累的学生感兴趣的听力材料。其次,要建立难度适中的教材体系。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内容太难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不仅可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开展教学。再次,要建立取材广泛多样的教材体系。教材体系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对话,要添加涉及日本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的报刊时评、新闻采访、人物传记等。最后,要建立紧密联系日本现实生活、反应日本时事的教材体系,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运用已经学到的言语知识进行“语言交际”和“解决课题”。

(三)进行适当必要的教学方式的改革

1.“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导入

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的探讨过程中,达到不同观念的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探索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日语听力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将个人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带到新的听力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对听解材料的处理、加工、整合。

2.“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引入

“任务型”教学方法是指在听力课程中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的情景下,将教学目标分配为多个具体的任务,并且在任务中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成为了主体,而教师却成为了指导者、协助者,并且学生自发地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主动地发挥其潜能和优势。

[1]日语国际教育协会与国际交流基金.日本语能力试验改革指南[EB/OL].(2010-03-20)[2012-01-21].http://www.jlpt.jp/j/about/new-jlpt.html.

[2]张鑫友,王海.1997.12-2010.7历年日语能力考试试题集粹(1级)[M].武汉: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

[3]徐子默.1997.12-2010.7历年日语能力考试试题集粹(2级)[M].武汉: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

[4]刘晓军.新“日语能力考试”对我国日语教学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5]吴敏.新日语能力考试题型变化的特点及相应策略[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G642.0

A

1008-178X(2012)08-0181-02

2012-05-16

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0CE24)。

裴永蕾(1977-),女,山西沁水人,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从事日本语言教育与日本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黄冈日语题型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