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2012-08-15 00:54康志强
关键词:采矿工程高素质创新型

康志强

(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9)

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康志强

(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9)

创新人才;采矿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

合理确定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采矿工程专业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采矿工程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对于采矿工程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出具有采矿特色的“基础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等方面,阐述了以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河北联合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07年被首批遴选为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按照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求,采矿工程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制定了采矿工程专业建设规划。在专业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明晰了学科专业建制,完善了基础性和开放性有机结合的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了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相结合的措施,深化教学内涵建设,推进教学改革,突显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同时以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强化优势专业建设。经过近四年的建设,使我校采矿工献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更好地适应了新时期对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确定

合理地确定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采矿工程专业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2]。在过去成功办学的经验基础上,根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采矿工程学科进一步明确了,在新形势条件下,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塑造人,严谨的学风熏陶人,创新的精神培养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且在“立足采矿行业,联合矿山企业,打造精品专业”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出具有采矿特色的“基础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建设目标,就要使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有机结合,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内涵建设:通过创新体系建设,依托教学实体,合理设置教学、科研团队,进一步提高采矿工程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最终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采矿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使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予以保障。在认真细化分解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前提下,一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大胆改革创新,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使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落到实处。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面对新时期采矿生产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线,对原有的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通过理论知识的深化,专业知识的拓展,实践能力的增强,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了科学合理地人才培养方案。针对采矿技术发展的趋势,调查分析采矿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矿山企业共建单位研究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采矿生产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修订了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行模块化教学。2)建立了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激励机制。设立了“矿业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制定了大学生科技活动奖励政策,积极支持、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等课外科技活动,培养了学生科技兴趣,加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在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展“采矿学科”知识竞赛。通过知识竞赛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对采矿知识的兴趣。4)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科技创新小组。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结合导师的科学研究方向,成立科技创新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5)鼓励参加实践环节。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去矿山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社会实践,让他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矿山企业创新项目相结合,深入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及创新能力。6)适应矿山企业科技发展,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在采矿工程专业的学习中加入与采矿密切相关的安全工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采矿专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7)针对本科生开展了以“推进质量工程,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的系列学术报告,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

(二)建设具有创新人才培养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流的师资造就一流的学生,同样,只有创新能力很强的老师,才会造就创新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抓好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通过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进一步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教学作风严谨,教学经验丰富,训练有素,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干教学团队。主要内容包括:1)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了继承和发扬学科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老中青“传、帮、带”作用,保证学科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实行青年导师制,是尽快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2)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采矿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做好采矿工程的教学工作,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知识。目前,采矿工程学科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一半以上,由于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对现场生产的实际了解,缺乏教学经验,如何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是青年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个瓶颈。为此要求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在指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参与实验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训练和学习。3)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为扩大对外交流和扩框视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学术研究氛围,采矿工程学科每年选派1~2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学习。同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4)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教学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基金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应用,从中获得实践经验,提升科研能力,促进本科教学水平。5)不拘一格吸收、引进博士、企业技术专家加入教学团队。为了不断壮大和充实采矿工程学科的师资队伍,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知名学府的交流与学习,每年有计划的从国内著名高校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同时,依托共建单位,加强教师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建立和完善校外教师聘用制度,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充实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力量,从而使采矿工程教学团队师资结构不断完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6)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养。坚持开展以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为主体的师德教育活动,树立师德建设标兵,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三)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面向采矿技术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制定适应我国矿业发展方向和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1)改革教学内容,实行按需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兼顾发展方向,体现专业特色。2)完善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结构设计。按照既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又能充分体现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减少理论课学时,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大专业课的选修力度,实行学分制,从而扩大学生的专业面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3)加强配套教材建设。采矿工程专业原有的一些教材版本较老,教材内容没能及时更新,落后于现场实际,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此情况下,我们十分新形势下的配套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新理论,新技术编入教材和讲义,形成适应特色专业建设的教材体系。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出了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外,围绕特为专业建设,对专业主干课程都先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并建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而且是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实战性演练。主要内容包括:1)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围绕采矿工程专业“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实践环境建设目标,充分依托共建单位实训基地、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采矿工程实验室等资源,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境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实验教学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进行。2)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方式,增加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项目,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3)增加课程设计门数,加强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课,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4)建立多个实践实训基地,采取灵活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实习质量。5)强化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现,从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反映情况来看,采矿工程专业一次就业率达到100%,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三、结 语

通过近几年采矿工程专业“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还有部分建设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加强,例如:部分教材仍不能满足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另外需要我们研究实施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工程,广泛吸纳国内外学分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实际情况的学分制运行体系和实施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探索综合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Cultivate High Quality Creative Mining Engineering Talent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KANG Zhi-qiang
(College of Mining Engineering,Hebei United University;Hebe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Mining Development and Safety Technique,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Innovative talents;mining engineering;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training

First of all,min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ust rationally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oals of mining engineering.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s the key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afety engineering discipline,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mining engineering discipline.In order to trai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 engineering,“based on fact,knowledge breadth,practical ability,and comprehensive high quality”high-quality creative mining engineering talents.The paper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ining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points from perfecting training plan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staff,teaching contents and curriculum reform,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relying on further improving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cultivating the high-quality creative talents.So that th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and level of creativ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G40-012

A

2095-2708(2012)04-0008-03

2012-05-03

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P1104

文章编号:2095-2708(2012)04-0058-02

猜你喜欢
采矿工程高素质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项目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