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籍经典水论解读

2012-08-15 00:55刘冠美
关键词:自性菩萨

刘冠美

(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四川成都 610072)

佛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其包容、慈悲、超脱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品格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佛教是大河文明的宗教,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中有不少对水、河流、海洋的论述,构成佛教的经典水论。

一、水性篇

(一)水是涅盘因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提婆菩萨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第十八服水师论说:“水是万物根本,水能生天地,生有命无命一切物。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咤天,皆水为主。水能生物,水能坏物,名为涅槃。是故外道服水论师说,水是常名涅槃因。”

在二十种心外求法的外道中,能生万物的不仅仅有水,还有“风造万物能坏万物”,“以无形相而能生诸有命无命一切万物”,“微尘是常能生一切物”,“男女和合生一切物”,“自在天常生一切物”,“自然是常生一切物”,“时作一切物”等等。《俱舍论记》卷六说:“一因生法,决定无有。”[1](P133)《华严经》卷三十说:“彼诸佛子如是知,一切法性常空寂,无有一法能造作,同于诸佛悟无我。”[1](P165)显然否认“第一因”或一元论,强调多因、多元论的合理性。

关于世界本源的认知,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争。佛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虽也明确“水是涅槃因”,始终采用多元论,可以是五元,也可以是二十元,这和印度的多元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也指出:“印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而在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地理的隔绝,造成了经济的闭塞和政治的分裂,这又影响了印度文化的走向,形成了印度文化的诸多特点,主要是它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印度有177种流行的语言,544种地方语言,在一张十卢比的纸币上,要印上12种文字,这正是印度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写照。恒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虽都是大河文明,但恒河的流向自北、西北至东南,汇入孟加拉湾,印度河的流向自东北至西南,汇入阿拉伯海,两大河流的主流向相互垂直,两大流域反映不同的特征。黑格尔就指出两大流域的对峙:“在印度人当中就不同了,成为他们的根本特性的,不是中国这种‘统一’,确是纷纭的‘区分’”[2](P153)“印度河上又住着属于武士阶层的真正印度部落。”“和印度河不同的,就是恒河有很多大王国,因为它们的科学十分发达,所以恒河边上的各邦比印度河上的各邦更为著名。”[2](P133)

(二)水与“五大”、“五根”

《随相论》论及“五大”、“五根”[1](P158)。中华传统文化的“五行”是:“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顺序相生,隔位相克。

第一,五大之上有“自性”,“五大”是“自性”的产物,“五大”生“五根”,“五大作因、五根是果”,构成逻辑循环。儒家的“五行”则是自然的产物。“五大”与“五根”的对应关系是:空与声对应,风与触对应,火与色对应,水与味对应,地与香对应。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五·秘密曼荼罗品》云:“真言者圆坛,先置于自体,自足而至脐,成大金刚轮,从此而至心,当思惟水轮,水轮上火轮,火轮上风轮,次应念持地,而图众形像。”[1](P31)用人体来描述“五大”,足至脐为大金刚轮(地大),脐至心为水轮(水大),胸为火轮(火大),头部为风轮(风大),顶上为空轮 (空大),依次观想为:方、圆、三角、半月、团形的五轮塔,也就是五轮成身曼荼罗。

第二,“五大”各要素之间有“破”、“杂”关系,“空来破风,风杂于空”,“风来破火,火杂于风”,“火来破水,水杂于火”,“水来破地,地杂于水”,“五大”不构成循环。五行有生、克关系,顺序相生,隔位相克,构成循环。

第三,克与破、生与杂,意思有较大区别。《书·洪范》云:“二曰刚克,三曰柔克。”《说文》:“破,石碎也。”《广雅》云:“破,坏也。”克是克制,破是破坏;《说文》云:“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对“杂”的解释是:“五彩相会。”《广雅》的解释是:“杂,聚也。”很显然“生”是因果关系,而“杂”是混合、参杂,不具备因果关系。

第四,“五根既从五大生,五根灭还归五大”,“五大”(空、风、火、水、地、)对应“五根”(耳、皮、眼、舌、鼻),五根是指人体对外界的传感器。

第五,“五大”的五个要素“水”、“火”、“地”与“五行”相同,而“风”、“空”是“五行”中所没有的,“五行”中的“金”、“木”是“五大”所没有的。土与地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第六,五行有全方位对应关系,五音:宫、商 、角、徵、羽;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味:甘、酸、苦、辛、咸;五方:南、东、中方,西、北;五色:赤、青、黄、白、黑。“五行”的对应比“五大”更加系统、全面。

第七,以“细”为度量,空 >风 >火 >水 >地,“空”无物能破之,故不构成循环。五行的各要素相互平等,五大的各要素有等级差。空破风,风破火,火破水,水破地,顺次相破,风、火、水、地均以“他德”与“空”发生联系。

(三)水性

被禅宗依奉为经典的《楞严经》在论述“行阴”(即五遍行中思心所)时,“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1](P130)。以水性见心性、悟佛性。在“自性”的问题上,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区别是性净和性觉、性空和性有[3](P247)。

性觉:《坛经》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1](P347)“菩提自性”指的是人的自性具足成佛智慧,具有觉悟性。

性净:“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1](P115)指的是心性本来是寂静、明净、寂灭的。

性有:“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1](P115)“水的动力流性,不从虚空而生,也不是水自身具有,更不是水一定要流,但是又离不开空间与流水作用,即包含性有又包含性空。心性是本觉的、有知的、性有灵明常住不空之体。

性空:“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1](P115)“水性”有如下特征:一“不定”,二“同一”,三“真空”,以诸法无性为性。“海所以在水也,鱼龙死生在海,而不见乎水,道所以在心也。”

见性:《坛经》云:“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1](P350)慧能以水性诠释“见性”,强调“见性”就是心性合一、心境合一、体用合一、个体与宇宙整体合一。

二、河流篇

《佛说恒水经》描写释迦牟尼率众弟子在恒河边悟法:“天下大雨水,水流入水沟,水沟流入溪涧,溪涧流入江,江流入海中,海水不增不减。”所谓“不增不减”,这里揭示的是地球水循环系统的雨、沟、溪、江、海的传输路线和动态平衡[1](P817)。

(一)如水十法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在解释103种修行时,每种修行均按十法展开,对“水性”有具体的解说:“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如水,一者善法如水流润赴下,二者种植诸善法种,三者信乐欢喜,四者渍坏诸烦恼根,五者自体无杂清净,六者息除烦恼炎炽,七者能止诸欲渴爱,八者深广无涯,九者高下充满,十者息诸烦恼尘坌。”[1](P704)

纵观“如水十法”,水的功能可分为自然和社会两大类,“流润赴下”、“种植诸善法种”、“深广无涯”、“高下充满”为自然功能;“信乐欢喜”、“渍坏诸烦恼根”、“自体无杂清净”、“息除烦恼炎炽”、“止诸欲渴爱”、“息诸烦恼尘坌”为社会功能,涉及休闲、娱乐、教化。在十法中,自然功能与社会功能相互交融,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相互转化。

《宗镜录》(卷7)对水的解析更为深刻:“夫水喻真心者,以水有十义,同真性故。一水体澄清,喻自性清净心。二得泥成浊,喻净心不染而染。三虽浊不失净性,喻净心染而不染。四若泥澄净现,喻真心惑尽性现。五遇冷成冰,而有硬用,喻如来藏与无明合,成本识用。六虽成硬用,而不失濡性,喻即事恒真。七暖融成濡,喻本识还净。八随风波动,不改静性,喻如来藏随无明风,波浪起灭而不变自不生灭性。九随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动自性,喻真心随缘流注,而性常湛然。十随器方圆,而不失自性,喻真性普遍诸有为法,而不失自性。又书云:上德若水,方圆任器,曲直随形故。”[1](P451)

与《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不同,《宗镜录》对水的诠释有自己的特色,由物理推演事理,再归入佛理。与老子的“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如出一辙。《宗镜录》的水有十义,恰恰是按照河流动力学的诸要素展开论说:一至四义讲水、沙的此消彼长,造成水态的差异;五至七义讲水、冰的转化造成物相的变化;八至十义讲边界条件对水的影响和制约,分别是“随风波动”、“随地高下”、“随器方圆”,这里的风、地、器恰恰就关系到边界条件。这可视为河流动力学的佛学版,佛教说到底是大河文明的宗教。

(二)流注十义——系统流的时空序

《宗镜录》卷6对系统流的时空序进行探讨:“然此流注,有十义,不相知而成流注。一前流不自流,由后流排故流,则前流无自性,故不知后;二后流虽排前流,而不到于前流,亦不相知;三后流不自流,由前流引故流,则后流无自性,故不能知;四前流虽引后而不至后,故亦不相知;五能排与所引无二故不相知;六能引与所排无二故不相知;七能排与所排亦无二故不相知;八能引与所引亦无二故不相知;九能排与能引不得俱,故不相知;十所排与所引亦不得俱,故不相知。”[1](P450)

流是系统的信息流、意识流、能量流、物质流等。对流而言,这里涉及前与后、引与排、能与所三对矛盾,前与后对系统而言既是时间顺序又是空间顺序,引与排是指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能与所是指系统的允许流量和实际流量,三对矛盾相互交织,组合排列就构成流的时空序即流注十义。在讨论对系统的认知时,提出“不能知”、“不相知”、“不得俱”三个概念,“不得俱”是指不能同时发生,“不得俱”是因,“不相知”是果,不能知”是由“无自性”产生,“不相知”是由“无二”产生,由此得出系统自主运行的特性是“无知无性,方有流注,则不流而流也”的结论。

(三)恒沙七义

达摩、慧可、僧璨都极力推崇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以下简称《楞伽经》)以恒沙说法,说明佛教确实是大河文明的宗教。“过去诸佛,如恒河沙。未来现在,亦复如是。”[1](P479)以沙比喻佛的无处不在。

沙在河流动力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河流动力学主要研究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规律。而《楞伽经》抓住恒沙这个河流动力学的主题,分七层围绕恒沙的特性展开佛法的论说。

恒河有“大力神通”,恒沙是承载体,有抗干扰性,虽“人兽践踏”,仍“自性清净”,比喻佛本性清净、自在无垢;沙本身是河床的组成部分,河床属地,故沙是四大中的“地”的属性,“恒沙不坏”比喻法身自性也是不坏的;从数量上说明沙的无限,类比佛法的无边,如来普度众生;恒沙沙性不改,沙性单一,沙就是沙,没有其他异沙,比喻如来的自觉圣智没有生灭变异;以沙的增减不可预测,比喻如来的智慧的深不可测,以沙的总量的动态平衡,比喻法性的不增不减,色身有成有坏,而法身无相,无始无终,不灭不坏;恒沙的抗压性,无论你怎么施压,总榨不出油。比喻一切众生,用种种极其苦恼的事来逼迫如来,但如来还是不会染污少许苦恼的,他仍然一味慈悲,济度众生;讲水沙的互动,由沙随水动,水滞沙驻的特性得出如来随顺众生,又不同流合污的品相。

(四)水观

《楞严经》云:“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1](P130)

《楞严经》在这里提出“水天”、“水观”、“水性”、“水身”、“水海”的概念,由“水通”求“圆通”。《续高僧传卷第十八》对“水观”也有类似记载,这两段关于“水观”的论说,大同小异,可看出水观应有以下条件:室内、水清、环境要求静谧、不应有外界干扰,如投瓦抛石之类。

南怀瑾对“水观”的解释又有不同,“水观”的环境可以在室外,“山之巅”、“水之涯”水边林下,能使心境自然安静。“水天一色,物我两忘,浑然成为一体,这是水观的初步。再进而忘其所忘,空其所空,水色清光,都了不可得,自然进入了水观的三昧。”[4](P264)

显而易见,“清水”是“水观”的充分必要条件,水的体量大小尚属其次,由清而静,进而寂,方能忘其所以。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在“十三观”中提出“水想”:“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1](P365)由“水想”、进而“冰想”、再而“琉璃想”,此三想虽均有透视功能,但层级逐步提高,透视最初看到的是“八方八楞”的全方位,进而看到的是百宝,最终由百宝看到“八万四千色”的“一一光明”。有心而观称作“想”,“无心”而观称作“照”。无心而观,故能“无私轻重”,“平理若衡”,达“玄鉴”之妙。

佛家用的“水观”、“水想”是观池水、静水、清水,向内参悟心性。而儒家的“水观”则明显不同,孟子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荀子》说孔子见大水必观之,由此得出水之九似,似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善化、似志等,几乎涵盖了中华民族全部的道德标准。儒家不观池水,而必观江水、动水,并由此导出儒家的伦理观。

(五)水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泉池功德第十七”谈及水浴。佛家的水浴有以下特点:一是“其水清净”;二是佛教的水浴是自主完成的,“若彼众生,过浴此水”;三是水浴要彻底、全面,“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颈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温者、急流者、缓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自下而上,冷热交错,缓急相间,由浴身进而浴神、浴心;四要生态环境和谐,“又水两岸,复有无数栴檀香树,吉祥果树,花卉恒芳光明照耀”,足以“开神悦体,净若无形,宝沙映澈,无深不照,微澜徐回,转相灌注”;五要水声交融,“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波罗蜜声、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十力无畏声,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声”若有若无,时隐时现,忽实忽虚,如此闻声方达到“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 ”的极乐世界[1](P322)。

中华先民对水浴采用实用主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干净水洗头,不太干净的水洗脚,以保证身心健康为目的,上下皆洗,清浊均用。

恒河干流坡降很小,河面宽阔,所以流速缓慢。从德里至孟加拉湾沿程长约1 600km,落差仅210m,最小比降处于112km的哈丁桥至戈阿隆多段,比降为1/28000。缓慢的流速为佛教的冥思苦想提供了适合的外部环境。佛教的河流观无论是水观、水浴、水想,还是对河流动力学的诠释,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无一不是和自性挂钩,和修行相联系,体现其河流观的宗教性和内省性。

三、海洋篇

佛教虽说是大河文明的宗教,但对海的解说完全不同于儒家、道教,透露出对海的异常浓厚的宗教兴趣。《法海经》论海之八德:第一德:“大海之水,无满不满,吾法如之。”第二德:“大海潮水,寻以时而来,不失常处,吾四部众,受吾戒者,不犯禁戒违失常法。”第三德:“大海之水,唯有一味,无若干味,无不以咸为味。”第四德:“大海既深而广,无能限者。僧法如是,无不深妙,八方之大,莫大于僧法,僧法最为弘大。”第五德:“大海之中,金银琉璃水精珊瑚车磲马瑙摩尼之妙,无不备有。”第六德:“大海之中,神龙所居,沙竭龙王。”第七德:“大海吞受百川万流,江恒之水,无不受之,终日终夜,无盈溢灭尽之名。”第八德:“大海清净,不受死尸,无诸秽浊,唯海之类而受之耳。”[1](P818)

与此类似还有《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对“海”的解说和《华严经》中海云比丘与善财童子的对话谈到对海的“十思”。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第二”对海进行宗教分类:“十方世界海一切诸佛,皆为诸菩萨说世界海、众生海、法海、安立海、佛海、佛波罗蜜海、佛解脱海、佛变化海、佛演说海、佛名号海、佛寿量海,及一切菩萨誓愿海、一切菩萨发趣海、一切菩萨助道海、一切菩萨乘海、一切菩萨行海,一切菩萨出离海、一切菩萨神通海、一切菩萨波罗蜜海、一切菩萨地海、一切菩萨智海。”[1](P26)分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而找出差异则是分类的前提。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第四”指出,世界海呈十方: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下、上;分别展现十云:菩萨身相云、摩尼王云、楼阁云、庄严树云、师子座云、帐云、盖云、圆满光云、光明云、光焰云;又具十事:起具因缘、所依住、形状、体性、庄严、清净、佛出兴、劫住、劫转变差别、无差别门;形又分十类:或圆、或方、或非圆方、或如水漩形、或如山形、或如树形、或如华形、或如宫殿形、或如众生形、或如佛形[1](P33-38)。方位是空间的展开和度量,云为天地的中介及联系,事起因缘终归无差别,形为力之果,力为形之因。海的方位、云、事、形均以十来描述,体现色彩斑斓、绚丽无比的多样性、层次性、差别性,最终归为一一世界海,名号无差别。

上述三经对海的解说大致相同,恰恰是按照海洋动力学的诸要素展开论说,基本上从海的自然属性出发诠释海洋文明的特性:大、广、深、包容、吞受。佛学对海的诠释有自己的特色,由物理推演事理,再归入佛理。由自然海,度生死海,入佛智海。佛教视海洋为佛堂、修身之所,其海洋论具有多样性、浪漫性、想象性、宗教性。

:

[1]大正藏[M].台北:白马精舍印经会,1975.

[2]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方立天.禅宗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自性菩萨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如何读《坛经》
禅悟·自性·高山流水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八月之光》中乔安娜的人格原型分析
辽代八大菩萨造像研究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
佛像面前的菩萨
生气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