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入价值

2012-08-15 00:49王英娜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责任精神传统

王英娜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基层、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高职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基本功,同时也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文修养。语文作为承担学生人格构建的基础学科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人文性优势,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的精华理念。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以人的道德修养为核心,它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自身的关系方面,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启示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进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传统文化渗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原因

传统文化渗入高职语文教学将促进学生正确理念的形成。传统文化具有儒释道智慧的精华,其本质内涵是充满人文精神的“人学”,如孝亲尊师、仁民爱物、慈悲济世、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人文理念是具有人性力量的精神因素。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时期,面对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东西方不同文明等复杂因素综合存在时,不免迷茫和困顿。面对现实不可避免的社会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行动对学生做好正确的引导,将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学生的生命认知和体验,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使其通过践行实现人格情操的内化。

传统文化渗入高职语文教学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高职语文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应有别于初中、高中的教学层次,它不能停留在词语句式等工具性方面的符号式教学,而应使其具有关注生命、人文的思考。语文不是文字排列的规律组合,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高职语文要将此人文内涵作为教学重点。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我国的文化历史知识缺乏了解,在分析理解文章方面思维局限,这严重影响其在文学鉴赏方面的能力。同时,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以为其没有实际意义,这种认识是实用主义观念过度膨胀的表现。重科技而忽视人文精神,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困境。“实际”这是对外在有形物质的功利追求,但人活着不仅是身体这个外在躯壳,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精神的世界,人不能被物奴役。精神的体验无法用物质衡量,它是超功利的审美境界。传统文化是会通之学,它不为专业所限制,因此具有不同领域的普覆意义。高职学生不仅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品德,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通过丰富的内容、深邃的蕴意、高远的意境承载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承传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其人格建构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传统文化的渗入有助于学生体认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

高职学生在知识方面学习的重点是专业技能的理论和实践,但仅具有知识技能是最低层级的学习,他们要能够在智慧的指导下合理运用知识,发挥知识的效用,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技能不等与智慧,智慧是对自然和生命的体认,技能学习的目的是能够学以致用,而智慧是对学以致用的有效指引。高职语文是具有超越功利而达至审美境界的学科,传统文化的渗入将会增强学生的体悟,从而增长正确认知世界的能力,此能力便是智慧。因此,文化与技能很好的交融,培养的是高素质、高修养的专业技术人才。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高职学生必须认知的智慧。自然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人可观可感的经验主义范围,这就反衬出中国“天人合一”传统精神的重要性。作为学习专业技能的高职学生,对此一定要正确认知我们文化中“天人观”的独特性,并且在学以致用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可以说,人的存在不能脱离自然,他与自然是不可分的共存体,因此人在改造自然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否则人类将自毁家园,乱砍乱伐造成绿洲沙漠化就是鲜活的证明。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中,每一次胜利,大自然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季羡林先生对现代人也提出了警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的高度与人类前途的危险性成正比——尾巴翘得越高,危险性越大。眼前的这一个世纪,是人类生存发展前途上的一个关键的世纪。”[1]在新世纪中,我们需要依托于自然的天人和谐的人文思想,这一理念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于文本的分析,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不可因功利诱惑而破坏生存环境。

三、传统文化的渗入有助于学生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文环境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制约,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是高职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的必须课,而影响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就是自我意识的高举。在学生思想中,个人主义追求具有合理性是错误的认识。因为以个人为中心的过度膨胀,带来的是唯利是图、诚信危机、人情冷漠等精神垃圾对学生心灵的腐蚀。当代作家韩少功先生曾在《个狗主义》的文章中严厉批评个人主义庸俗化、动物化的时代病症,他指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精神。可以说,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即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尤其将传统文化的人文理念渗入高职语文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正确疏导。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在于有充实的精神生活,而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其重要因素。因为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是生活在单一的自我世界里,他生活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正如曲庆彪教授所说:人“就像一颗闪光的钻石一样,不同的角色构成了不同的切面,钻石的光芒里少不了每一个切面的光芒。”[2]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人际和谐?笔者以为践行孝道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的根基。

“孝”的甲骨文上面是一个佝偻的老人,下面是一个小孩。从字形上看,“孝”是一种老人和子女的关系。可以说,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人际关系之中最为基本的关系。《说文解字》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处理好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基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谓“仁者爱人”,其实现途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它包括了心与行的内外合一,爱他人是发自于内心诚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和谐人际构建则基于孝亲的践行,因为人类之爱从孝亲之爱开始。我们的“身体发肤”来自于父母,我们的长大成人依助于父母,我们经历了从依托于父母怀抱的稚嫩到挣脱了他们扶助的驻足大地,从一走一跌的蹒跚学步到来去自如的稳步前行,在他们的呵护下我们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到懂得责任的承担。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博大无私,这份恩情毕生无以回报,因此“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未之有也;“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未之有也。当子女认识到父母要比自己重要的时候,可以说,他初步突破了自我中心。在此基础上,爱的范围才能拓展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泛爱众”境界。以孔孟为主流的儒家思想关注的是有序的人际关系和人生存的价值,它重视人伦义务、社会责任、道德规范,其理念为人际和谐奠定了基础。高职学生个人主义狭隘思想的转变,要从孝敬父母的心行教育开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曾说,理想的学校教育应反对学生的外在学习,而应倡导其内在学习。所谓内在学习,就是一道学生的内在驱动开发潜能。[3]笔者以为,这种内在的自觉驱动,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自私自利,而是来自于对父母之爱自觉回报的生发,继而为祖国、民族乃至全人类。可以说,这种生命的潜在力量是无穷的,它是外在的物质诱惑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入,可以帮助学生在矛盾与危机面前反思“现代性”,在物质与精神发展的不平衡中发挥调整的功用。它可以让学生突破个人自私自利的狭隘意识之后,认识到仁爱、互助的大同力量,继而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文环境。

四、传统文化的渗入有助于学生完成对自我的认知过程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自知”在西方文化中强调的是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主体自我身心活动的观察,另一个是被觉察到的客体的我,可以说这种解释将“我”作为观察的中心设定于群体之中。这种自我意识的力量是由外而内的方向,因此外在的约束对个体而言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东方文明所说的“自知”则注重的是由“思齐”、“内省”等发自人主体本身的自觉力量。正如边家珍教授所说,“人贵,贵在有自己的‘头脑’,能‘自觉悟’”。[4]笔者以为,这种自觉悟首先强调的应是自我心行的反思和觉醒,它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过程,反思的目的是觉醒,觉醒的表现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可以说,自我人格的完善就是在自我认知的“思齐”、“内省”中得以日益建构。这种“自知”是由内而外的力量,因此自我约束较外在的强制对个体而言更具力量。我们要充分利于中国传统中的思想优势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自我认知实现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高职语文教学不能仅是以外在多形式的艺术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应更注重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真正发出对自我生命体认的愉悦,这份欢喜不是外在诱惑刺激,而是发自于良知的认同和内心自觉的力量。

传统文化中的“自知”不仅是内心的自觉,而且其力量将积极作用于外在世界,最突出的表现即为社会责任的承担。在传统文化中,责任承担表现为对“仁”的思想的践行。“仁”具有内在主动性与独立性,它是主动内化的境界,同时它更具有由内而外自发的力量,这种个体的自觉可以为履行“仁”而牺牲奉献。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同上)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社会责任的担当从孝亲开始,它是君子之本,是行“仁”之本。有此本立,继而才有拓展至对祖国、民族的忠诚。可以说,孝亲、爱国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他们在生活困境中自强不息,在民族危难中英勇不屈。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他们均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捍卫国家和祖先的尊严,承担这份“自知”的责任。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可以说,“仁”不仅是自我锻炼的人格修养,也是作为人应有的历史责任,它能激发出为践行“仁”而无所畏惧的力量,它是可以超越生死的终极价值。这份民族的气节需要代代承传,而其精神就蕴涵在传统文化之中,我们要通过高职语文的教学唤起学生对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自我认知。这种认知使学生懂得“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其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5]面对责任,我们要做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渗入高职语文教学将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它将使学生在面对多元精神意识的存在中,做出正确的分辨和选择,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开启心智。他们不仅应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人格。

[1]季羡林.序二篇[A].陈洪.大学语文[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曲庆彪.大道之原《周易》的理论思维 [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边家珍.赏心唯良知—《孟子》真义的现代阐释[A].曲庆彪.现代视觉中的国学[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5]梁启超.呵旁观者文[A].陈洪.大学语文[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责任精神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老传统当传承
拿出精神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