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教材《农村发展规划》编写构想

2012-08-15 00:49朱朝枝范水生曾芳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立体化农林纸质

朱朝枝,范水生,曾芳芳

(1.福建农林大学 作物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一、高校教材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际化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间的交流越来频繁、便捷。自2001年月12月11日开始,中国正式加入WTO,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也和其他领域一样一起被带进全球化的浪潮中,人才培养正逐步走向国际化,而作为培养人才重要基础工作的教材建设应主动适应这种趋势的转变,即教材建设逐步走向国际化。这种教材发展国际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对有些专业教材,国外较先进的,如金融、工商、信息技术等专业教材,将更多从国外引进原版教材,直接接轨国际;二是随着大学开设双语教学(尤其是重点大学),这类教材也直接引进原版教材;三是我国编写出版的有特色高质量的教材也将越来越多进入国际教材大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二)多样化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显现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就要求高校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积极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多样化。因此,作为教学内容改革成果最重要体现形式的教材,其多样化特征更为凸显。为适应教材多样化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在教材建设中一要根据培养模式与规格的不同,出版形式多样的教材,二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出版多样化教材。

(三)个性化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与发展,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多样化需求,而且更表现为个性要求,尤其是地方院校为当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各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不断在推动,如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趋势表明,高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而做为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中起重要作用的教材而言,个性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为适应教材个性化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在教材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培养对象,出版有特色的教材,充分体现个性化发展。

(四)立体化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材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教材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性于纸质的书籍,其形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传统意义的教科书外,还有网络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音像媒体、CAI课件、试题库及考试系统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教材已呈现立体化发展趋势。

二、《农村发展规划》教材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与成效

1999年,这国开设农村区域发展本科新专业,《农村发展规划》是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2002年9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召开专业建设年会,会上确定了“农村发展规划”等4门专业主干课的教材编写工作,从此开始了“农村发展规划”教材建设工作,同年,又在沈阳农业大学召开了4门课程的教材编写会议,会上确定了4本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参编人员及编写分工,《农村发展规划》教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独立主编单位。2003年9月,又在福建农林大学召开4本教材编写的会议,落实教材编写进度,并进一步研讨教材编写中的细节问题,在全国参编院校的支持下以及中国农业出版社的积极推动与协调下,《农村发展规划》教材于2004年7月如期出版发行。

2004年第一版教材是以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的形式出版的。自教材出版后,该教材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一是2005年教材获得全国高等农林院校优秀教材称号;二是2006年初教材以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形式第二次重印发行;三是2006年底该教材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四是2009年月12月,第二版教材出版发行。

《农村发展规划》教材自出版以来,已在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中使用,产生良好的效果:一是解决了学生用书问题;二是推进了课程教学资源全国共享;三是规范了课程教学目标;四是促进了全国部分院校该课程青年教师的成长;五是得到同行的广泛好评。

(二)主要问题

一是从更高层面要求看,教材建设仍然存在不够精炼、实践操作性不够凸显;二是从适应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需要,教材建设除了有纸质教材的出版以外,还有非纸质教材的开发应用问题,如网络课件、CAI课件、音像媒体、电子教案等,在非纸质教材建设方面,《农村发展规划》教材仍处于起步阶段,此项工作是该教材今后建设的重点。

三、“十二五”规划教材《农村发展规划》的编写构想

总体而言,“十二五”规划教材《农村发展规划》的编写构想是:立足现有教材建设基础,顺应教材发展趋势,把握现代教材的基本内涵,从纸质教材与非纸质教材两个层面进行建设,逐步构建立体化教材。为了加快推进《农村发展规划》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工作,目前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如下:一是继续深化课程改革,重点把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二是继续做好课程网站建设,完善与开发网站的各板块功能。三是继续做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和素材库。四是继续加强教师培训,理顺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向后延伸工作。

[1]张乃新.加入 WTO后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J].科技与出版,2003,(5).

[2]王昌明.对高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J].2000,(7).

[3]朱朝枝,范水生,曾芳芳,等.《农村发展规划》教材建设及其效果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猜你喜欢
立体化农林纸质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