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2012-08-15 00:49陈淑鸿史红十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二语母语句型

陈淑鸿,史红十,杨 翠

(华中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一、理论及现状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母语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同学者对母语影响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肯定母语影响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否定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影响的作用;对母语影响持客观的态度(郭纯洁,刘芳)。一般说来,人们把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称作正迁移,而负面影响称作负迁移。不论人们对母语迁移持何种态度,正如王宗炎教授所说:“中国人学英语,受到汉语影响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45)

英语写作也同样受到母语的影响。母语写作策略在二语写作中的迁移表现为5个方面:①策略知识的迁移;②运用母语思维构思二语作文;③借助母语策略产出适当的内容和语篇结构;④将母语构思的内容用二语表达出来;⑤不断利用母语选择二语词汇(Cumming,1989:81)。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汉语的思维、篇章结构、词汇等方面影响着他们的英语写作。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经常是先用汉语构思好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将其逐字逐句翻译成英文,学生总在有意无意中运用翻译法来写作文。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对一些学生来说,英文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

既然二语习得中汉语的影响不可避免,这种翻译的方法本身也就无可厚非。困难的是,有些学生用这种翻译法写出的作文让人不知所云,虽然通篇语言都是英文,但读起来却全无英文的感觉,让读者云里雾里。以下句子来自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习作中,即为明证。

(1)This year,our course wasn’t a lot of.

(2) The next day,the actress went to the same shop with expensive jewels and name plate clothes.

(3)He very like sports.

句(1)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年,我们的课程不是很多。”英文显然应该用“there be”句型,“There are not many courses this year。”句(2)中拟表达“名牌服饰”,正确英文表达是“name brand clothes”,而“name plate”也可以翻译成中文“名牌”,但指的是写有或者刻有名字的牌子。学生在利用母语选择英语词汇时,遇到两个中文翻译相同的英文短语,没有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导致了错误。句(3)中表达的是“他非常喜欢运动”。学生在借助母语翻译成译文时,把“非常”直接译作“very”,没有弄清“very”和“very much”的区别,前者主要修饰形容词和副词,而后者修饰动词,而且修饰动词时,very much 通常放在动词后面。所以正确的表达应该是“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由上述例子可见,英文写作中,有些学生将脑海中用中文组织的思想翻译成英文时,不论是选择词汇还是选择句型都不符合英文习惯,写出来的文章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披着英文外表的中文。这样的英文写作显然偏离了我们英语教学目标。

二、翻译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词汇和短语学习

学生只有具备了充足的词汇量,才有可能读懂和听懂,才有可能为写作提供“可理解的输入”(Krashen 1984)。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造成作文中一些问题例如内容贫乏、词不达意、表达不清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英语词汇的缺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或者词汇量太小,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运用简单的英文单词,写出内容空洞贫乏的文章。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词汇和短语学习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词汇量的扩大一方面要加强英语高频词汇的习得,另一方面培养学习策略习得低频词汇。英语单词中高频词汇的数量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都是低频词汇。根据Nation的统计,韦伯斯特大词典中有128000个词目(headword),高频词汇和大学词汇表(university list)累计为2800个,大多数科技词汇表中高频词汇大约在1000至2000之间,剩下的123200个词目皆为低频词汇(Nation,16)。在教学中,对于高频词汇,教师应对其用法详细讲解,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词汇。而对于低频词汇,教师不必花费太多时间, 应着重教授一些词汇策略,例如在上下文中猜测词的含义,或者运用词缀的知识,辨识词汇中的前缀、后缀和词根,理解词汇的含义。

其次,培养学生的词性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It isn’t necessity to....”应该用形容词necessary的地方却误用了名词necessity。词性误用在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根据 Eckman的标记差异性假说(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二语中那些不同于母语且标记程度更高的区域是困难区域;二语中那些虽然不同于母语但标记性不是很强的区域不是困难区域。由于英语和汉语中词性的标记程度不同,英语词性的标记程度更高。在汉语中,一个词通常可以有几种词性,形式上没有改变;但是在英语中,一个词的不同词性,形式上通常都有所改变,标记性强。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词汇是否有标记性以及标记性的强弱来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对标记性强的词汇重点讲授。在讲解词汇时,强调英语词缀的学习,把相同词根、不同词性的单词归纳到一起,以培养学生的词性敏感意识。

第三,加强输出性词汇的学习。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既包括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也包括输出性词汇(productive vocabulary)。接受性词汇指学习者能回忆和识别的单词,因此接受性词汇的储备帮助学习者进行广泛的阅读。输出性词汇是学习者不仅能识别的词汇,而且在适当的时候能正确说出和写出的词汇。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性词汇一般要大于输出性词汇,这解释了学生阅读词汇量较大,但是写作时词汇贫乏的现象。学习者如要能相对独立的运用语言需要以丰富的接受性词汇为基础,并且掌握大概3000个常用的输出性词汇(Nation)。加强输出性词汇的学习,首先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单词。例如,在学习了一些新单词后,教师可以挑选其中的某些词汇(通常依据词汇的使用频率),让学生写一个故事或者文章,要求是必须正确使用这些词汇。其次,加强同义词的辨析,尤其是一些中文含义相同的英语词汇的辨析,以避免学生在利用母语选择二语词汇时犯错。例如,“问题”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对等的英文也不同,可以译成“question,matter,problem,something wrong,getting into trouble”。即便是表达“说”这个含义,在英文中可以有很多选择,如“say,speak,argue,state,admit,address,declare,insist”等等。在同义词辨析教学中还应该强调词义的褒贬、感情色彩、搭配功能,结合具体的语境来阐释词的用法,以便学生能真正掌握词汇。第三,固定短语或者常见搭配的学习。英文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短语或者固定搭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积累。只有当学生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后,才可以避免让人啼笑皆非的生硬翻译。

2.掌握英文句型

在学生的英文写作中,通常会发现以下问题:句型单调,长句、复合句少见,多是以人称“I”开头,句式变化不大的简单句,且结构松散(郑兰英)。鉴于此种现状,句型操练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在精读课教学中,对于课文中一些明显具有英文句式特点、而学生在写作中不会运用的句型,如there be...句型、强调句、倒装句、长复合句、分词结构等,要求学生进行背诵,熟悉英文的表达习惯。其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出错较多的句子,特别是一些受到母语干扰、有逐字生硬翻译痕迹的句子,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熟悉英文表达习惯,摆脱母语的负面干扰;其三,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翻译练习,作为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多种句式,从而强化学生对英文句型的掌握,使其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写出符合英文习惯的句式。

3.训练翻译技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鼓励学生使用英文思维,以期学生能掌握和使用地道的英语。但现实情况在于,学生经常不明白什么是英文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除了上文所说的句型操练外,翻译技巧的训练可以更为直观、全面地帮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表达之间的差异,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英文思维。具体说来,教师可以结合精读课教学,有针对性地选择课文中某个段落,将其译成中文,给学生提供原文中的重点词汇,学生运用所给的词汇将中文回译成英文,然后分析自己的译文和原文的区别。一方面,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英文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趁机向学生介绍汉译英的一些技巧,例如增词法,减词法,转换词性翻译法,断句译法,合句译法,正反译法等等。教师布置一定数量的相关汉译英翻译练习,巩固这些翻译技巧。如此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英文表达的敏感性,让学生从汉语句式中跳出来,从而在两种语言中转换自如。

4.回译检查写作中的错误

翻译法还可以用来检查学生英文习作中的错误。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作文中的错误一遍遍指出来,结果学生对所指出的错误却并不太关心,在以后的写作中照犯不误,只关心作文的得分高低,教师的批改效果甚微。由于母语不可避免地进入二语写作,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其影响之一是中式英语。这种因生硬翻译引起的错误可以通过回译得到有效解决。回译是将已经翻译成目的语的文本重新翻译为原语的过程(Shuttleworth &Cowie,1997:14)。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回译和小组评改结合在一起,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将学生分成3~4人作文评阅小组,每个学生写好作文之后,在组内互相交换,由一个评阅同学将作文翻译成中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供文章写作者参考并修改原文。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提供范文,供学生参考并发现自己问题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主要发挥其引导作用,提醒学生从词汇、句法、段落和篇章角度讨论习作,从而培养良好的英文写作意识。

总体说来,翻译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有很大帮助。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学生习得词汇、句法,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而且可以用来评价学生英语习作,这对于消除二语习得中母语思维负面干扰、突破英语写作瓶颈具有比较直接的效果。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面临着学生英语学习时间投入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英文阅读量太小。如果将扩大阅读量和翻译法结合起来,英文写作的提高将会更加可行。这为我们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

[1]Cumming,A.Writing Expertise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J].Language Learning 39 1989:81.

[2]Eckman,F.Marked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1977(27): 315-30.

[3]郭纯洁,刘芳.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J].现代外语,1997,(4).

[4]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外语界,2002,(4).

[5]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习晓明.标记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J].外语教学,2005,(7).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句型
母语
典型句型大聚会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