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导游口译研究

2012-08-15 00:50邓丽君
关键词:张家界口译范文

邓丽君

张家界导游口译研究

邓丽君

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视角,以张家界导游口译为例,通过对口译过程、口译原则、口译方法以及译评标准的分析,探求导游口译中口译者应具有的素质、最有效的口译技巧与方法、口译时应遵循的符合生态和谐统一的原则以及如何对导游口译者的口译质量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估。

生态翻译学;导游口译;张家界

“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这是导游界的一句行话。此话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说明导游语言艺术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埃及口译名家哈桑·马斯赖说:“导游是祖国的一面镜子,是祖国的代表。”语言是导游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导游服务的效果又往往取决于导游语言的艺术魅力(覃美绒,184)。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世界级文化遗产,著名影片“阿凡达”就在张家界选景。可见,湘西地区张家界的风景世界独有。导游口译者承担着推荐张家界,将张家界的风景及文化推介给外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如果来张家界的外国人能通过导游口译者的介绍了解每个景点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他们在欣赏优美风景的同时还能得到本土文化的薰陶,将有利于张家界的国际化进程。

一 导游口译研究简介

国外对导游口译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1.对导游角色的研究,如C Randall,R Rollins的“导游在国家公园中的角色”。文章指出导游口译受到导游个人兴趣、对当地环境的熟悉度以及其行动的被动性影响;2.对导游实地口译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均集中在这一方面),如B Weiler在其发表于2001年的《生态旅游百科全书》中提到导游“tour guide”及口译“interpretation”;Sam H Ham 在《环境口译》(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中提出了多种实地导游中所需的口译技巧并佐以各类案例分析;Y Reisinger在“当代旅游问题”(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中提出了实地旅游中导游的角色为概念上重构的口译(reconceptualising interpretation);R Ballantyne在“旅游研究期刊”中指出导游是对生态旅游设置的口译。上述的文章中均提到“导游”“环境”“口译”等名词,但没有一篇文章将“导游口译”结合成一个专有名词。直到2005年,SN Hwang,C Lee在“旅游管理”中首次将“导游口译”(tour interpretation)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提出来。文中介绍了导游、环境以及口译满意度三者间的关系。

国内的导游口译研究始于近十年,主要研究可分为四类:1.对导游口译的本质或技巧的介绍(共九篇),如:王慧的“浅谈英语导游口译的技巧”。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导游口译的四种技巧:类比、增补译、删减及自创词翻译技巧。2.导游口译与文化的研究(共八篇),如:汤思敏的“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导游口译——以广东梅州为例”。作者在文中分析了中西在历史典故、建筑风貌、心理文化及语用差异等文化差异对导游口译的影响,并依照这些影响,阐述导游口译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影响下导游口译常用的几种方法。3.将翻译理论与导游口译进行结合(共五篇),如:林又佳的“浅谈关联理论对英汉导游口译的指导”。作者在文中根据关联理论对克服导游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策略进行阐释,并提供英汉导游口译策略。4.对导游口译教学的研究(共一篇),是王军的“导游口译课的教学模式及训练要素”。作者在文中首先介绍了现有口译培训模式与导游口译课,然后介绍了导游口译课培养目标及特点与训练要素。

本文拟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对张家界的导游口译进行研究,通过结合分析导游口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导游口译时的生态和谐、导游口译质量,总结得出译员应有的素质及实用的口译技巧。

二 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导游口译中的应用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基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提出的。本理论的核心是“适应、选择”。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的定义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同时,该理论运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提出并论证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及译者“自我适合”的适应机制和“事后追惩的制约机制”。本研究将生态翻译学的各理论因子应用于导游口译中,通过分析张家界各景点的导游口译,提出切实有效的导游口译技巧及相关策略并总结口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口译原则、口译方法以及译评标准。

1.口译过程。

“人类的语内,语际交流,归根结蒂就是翻译”(Steiner,49)。在张家界导游口译过程中,导游口译者的口译过程就是一个适应景点自然环境与选择输出文化背景及景点介绍的交替循环的过程。

(1)导游口译者的适应过程。

导游口译者的适应过程可以分为口译者在导游工作前的准备过程,包括导游口译者对景点的适应过程,以及对景点文化的适应过程;导游口译者在工作时对游客的适应过程以及游客的文化及风俗习惯的适应过程。

(2)导游口译者的选择过程。

导游口译者的选择过程包括导游口译者在导游工作前选择行程以及景点等的过程,以及介绍景点所用语言的选择过程;导游口译者在导游工作中对景点文化的选择过程以及对游客文化习惯的选择过程。导游口译者所选择的语言及文化只有最佳适应游客,方能达到导游口译者与游客以及导游活动本身的和谐统一。

2.口译原则。

“鉴于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积淀,而人类又是自然[自然生态]界的一部分”(胡庚申,6)。在张家界导游口译过程中,导游口译者的口译原则即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1)选择性适应。

口译员应进行区域研究。张家界的旅游景点很多,对于一次成功的导游口译,首先口译者应选择好行程,对于行程内的景点进行选择性适应。对于景点内会涉及到的历史文化要如数家珍,表现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这样就可感染游客,引发他们对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和向往。

如:导游在准备游览天子山的行程时,应对有名的景点进行选择性适应。导游应适应天子山名字的由来:相传南宋年间,土家族的领袖发起了一场革命,他把自己称为天子。因此,他家乡的这座山便被后人称为天子山。对于天子山上其他有名的景点如:天女散花,玉笔峰等,导游也应进行事前适应。

(2)适应性选择。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口译员,在安排好游览行程后,要对本团游客的当地文化及语言进行适应性选择,增强中外文化之间差异的敏感性。学习国外游客的语言及文化特色,并在进行导游口译时适应性地选择游客最习惯的语言表达以及遵循游客的文化准则。

如:在浏览张家界黄石寨时,导游可以带游客乘索道上山,亦可步行上山。如果导游嫌登山劳顿,而不问游客的选择,替大家决定乘索道上山,必然会引起游客不满。在多数外国人眼中,登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他们的文化中,健康和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导游忽视了这一点定然不会得到游客的追捧。

3.口译方法。

在张家界导游口译过程中,导游口译者的口译方法是一种跨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三维口译法。可见,导游口译的方法应遵循有效的语际交流及文化传输。下面,本文结合张家界景点的口译实例进行分析。

(1)语际交流。

为适应游客,导游口译员应该对语言进行选择,所选语言应能体现翻译对象,更易于游客理解与接受。

范例1:张家界的天门洞引得无数探访者趋之若鹜。

口译范文一:"Tianmen Cave"of Zhangjiajie has numerous visitors.

口译范文二:"Heavenly Gate"of Zhangjiajie has attracted millions of admirers.

范例2:天女散花景点如一个个婀娜多姿的仙女,飘逸在群山之间。

口译范文一:Tian Nv San Hua is like graceful fairies,floating among the mountains.

口译范文二:"Angels scattering flowers"resembles angels,who are standing in the cloud,scattering flowers into the earthly world.

两个范例中的口译范文一均使用了音译法,这对游客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口译范文二则使用了意译。天门译为英语中的天门,天女译为天使,通过选择在译入语言中存在的词汇,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与接受景点介绍。

(2)文化传输。

“涉外旅游翻译,尤其是涉外导游翻译,乃是一种跨文化翻译,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陈刚,2004)。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导游会遇到一些源文化特有的文化表达,或者在译入语中不存在完全对等的文化表达。面对这些文化因素的口译,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口译技巧与策略帮助外国游客了解隐含的文化内涵。

①文化扩充。

范例1:扁担亲

口译范文一:shoulder-pole marriage

口译范文二:Exchange Marriage,two families exchangeing sisters or daughters as wives or daughters-inlaw.The reason of this marriage is save money.

范例2:摆手舞

口译范文一:hand-swaying dance

口译范文二:"Baishou"dance,a traditional dance performed by Tujia people in occasions of offering sacrifices,grand events,athletics,etc.

可见,口译范文一用的是直译法,把字面意思翻译过来。由于国外没有相对应的文化符号,外国人肯定不能理解。可是,为了保存中国文化,我们不能把它替换成另一种国家的文化。“异化的翻译抑制民族中心主义对原文的篡改,在当今的世界形势下,尤其需要这种策略上的文化干预,以反对英语国家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反对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祖利军,90)。因此,使用第二种“文化扩充”翻译法——介绍文化内涵,将有助于促进接收对象与翻译对象的和谐统一。

②文化适应。

范例1:杨家界的“鬼门关”相当难过。

口译范文一:"Ghosts-feared Fort"in Yangjiajie is extremely hard to climb.

口译范文二:"The Gate of Hell"in Yangjiajie is an unspeakable challenge.

范例2:武陵源景区的“空中走廊”是最佳的观景台。

口译范文一:"Terraced fields in the air"in Wulingyuan scenic area is the best place to observe the beautiful scenery.

口译范文二:"Air Corridor"in Wulingyuan scenic area enables you to enjoy the scenery most pleasing to the eyes.

从两个范例的译文可以看出,口译范文一的翻译均为中式英文表达,不管是选词还是词序,都体现了中国特色。而口译范文二则体现了英语的语言特点,将“鬼门关”译为“地狱之门”,这一颇具异域特色的译法相信更会受到译入语顾客的青睐。而“空中走廊”在口译范文二中的处理也更易于外国游客理解与接受。可见,对于在两种语言中都有相似表达的情况下,译员采用文化适应翻译策略,更有利于游客的理解。

4.译评标准。

在张家界导游口译过程中,对导游口译者的口译质量评价将从多维转换程度、游客反馈及口译者素质三方面综合评价,从而得出最佳口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口译。“翻译者需要适应的是翻译生态系统;而翻译生态系统内的作者、译者、读者等‘诸者’亦需要‘和谐’;译著与原著亦需要‘合拍’。而这一切又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汰弱留强’和‘求存择优’”(胡庚申,6)。导游口译者要想在口译过程这一自然选择中生存下去,就必须遵循“汰弱留强”和“求存择优”原则以及“事后追惩的制约机制”。

(1)生态导游口译评价依据。

①适者生存。

生态导游口译评价依据之一适者生存原则首先是认同感,对导游口译活动各环节内容及本质的认同,继而融合于所处的环境中,并与之相适应,这种融合不是消极迎合,而是译员能适应于每一个环境而忘记自己,在融合的同时保持自我,将张扬自我与适应环境有机地结合,最终实现口译生态网络的建立(张丽云,78)。张家界导游口译员必须适应张家界的风土文化,生态环境,同时还要积极适应游客们的文化,在适应的基础上,对各景点及文化进行选择,因此,在评价导游口译质量时,必须把适应作为首要依据,将导游口译者的适应过程纳入评价范围,实现导游口译的适者生存。

②和谐统一。

生态口译模式中的译员是连接口译活动生态的中介者,使源语和译入语生态链连接起来,形成和谐统一的态势。译员的生态适应能力对整个口译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丽云,78)。导游口译员需对张家界旅游过程中参与要素中的语言、文化、语境进行连接,以达到双语间转换的口译生态和谐。这就需要导游口译者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文化底蕴以及语境认知能力。

(2)生态导游口译评价方法。

首先,选择合格的导游口译者。导游口译者必须有能力完成语际转换,文化转换以及服务意识的转换等多维转换程度。导游口译者必须精通两种语言,能够进行双语间的流利转换;懂得本国及外国文化,不致于在交流中产生误解甚至分岐;很好地定义自己的身份,导游口译者不仅是一名导游,更是一名口译工作者,工作内容不仅是介绍中国景点,更重要的是传播中国文化,同时,导游口译者应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完成口译工作。

其次,游客反馈将列入导游评估。旅行社应制定游客反馈表,并与薪资资金挂勾,这样既能成为有效评估导游表现的客观凭证,对导游起到一定的敦促作用,又有利于旅行社对导游进行非现场管理,有助于提高旅行社的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

再次,口译者的素质也将纳入评估范围。导游口译者的素质包括自身的业务能力,谦虚学习的心理以及较强的服务意识。旅行社可通过系列活动,如优秀导游评比,将导游口译者的素质制定成量化指标,并辅以一定的现金奖励,激励导游的工作热情。

只有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估体系,才能找出问题,改进缺点,寻求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者,提高我国导游口译事业的生态和谐发展。

三 结语

本文通过张家界的导游口译实例佐证了生态翻译学解释导游口译现象的可行性与实用性;通过具体的导游口译研究对导游口译质量及其良性影响进行了探寻和挖掘,从而得出如何对口译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进行语际口译及文化口译时应采取的口译策略,在口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推动我国旅游口译事业的发展以及推广我国世界级文化遗产。与日趋恶化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通过口译者的努力,我们愿翻译生态系统呈现宽松、包容的良性发展态势,达到翻译生态平衡。

[1]Steiner,George.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Translation[M].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2):3 -8.

[4]覃美绒.浅谈英语导游口译的语言技巧[J].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84-186.

[5]张丽云.口译研究的新视角—生态口译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1(138):76 -79.

[6]祖利军.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翻译[J].中国外语,2007,4(6):89 -92.

How to Appraise the Interpretation Quality of a Tour Guide

Deng Liju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tour gu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After analyzing the translating process,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nterpreting,the paper discusses the qualities a tour guide should have in his interpretation and reveals the effective interpreting principles an interpreters should follow.It also explores how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for the quality of a tour guide in his interpretation.

eco-translatology;interpretation;Zhangjiajie

H315.9

A

1672-6758(2012)04-0048-3

邓丽君,助教,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张家界。邮政编码:427000

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课题名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导游口译研究—以张家界旅游景点为例”,编号:11JD014

Class No.:H315.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张家界口译范文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醉美”张家界
人间奇景张家界
春色几许(简谱)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看张家界的漫山红遍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