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土家传统文化 喜迎十八大
——以湖北省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区为例

2012-08-15 00:49李妍君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长阳县长阳清江

李妍君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弘扬土家传统文化 喜迎十八大
——以湖北省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区为例

李妍君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即巴、楚、蜀文化融地带,“长阳人”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和传承具有土家特色的民俗文化。随着十八大召开的临近,又是一次弘扬民族文化发展的宝贵机遇期,长阳县全面贯彻文化建设前进方面,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努力打造成具有土家特色文化的全国闻名大县。

长阳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

一、长阳县简介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清江中下游,地跨东经110°21〞至111°21〞、北纬30°12〞至30°46〞;东邻宜都,南交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巴东县傍长江三峡,北接秭归和宜昌市。1984年7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县份。

长阳境内有土家族、汉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等2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约占51%。长阳先后荣获“全国推进就业创业劳务输出大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高山蔬菜第一县”、“全国发展民族教育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中国观赏石之乡”等荣誉称号。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长阳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长阳人”的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自古就有“佷阳古地,夷水名疆”之称。

长阳历史久远,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穴居洞中。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巴人著名首领廪君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夏商时期,巴族势力范围已经跨越清江流域,直逼中原,以致周武王姬发剪灭殷商还借助了巴人的力量。在颠覆商纣的牧野之战中,“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徙倒戈,故后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周武王对巴人的勇武大加赞赏,“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这是巴人建国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长阳之地属黔中郡。刘邦夺取天下后建立汉朝,置“佷山县”,县治州衙坪,为长阳建县之始。公元前 202年刘邦改黔中为武陵,佷山县隶属武陵郡(据《汉书》卷二十八上1594页),从此,佷山作为县级行政建制长期处于封建中央集权政府的管辖之下。

东汉时期,“佷山县隶属江陵南郡”(《后汉书》卷二十二3480页)。建安年间,佷山县又属临江郡。三国时期,佷山县又属宜都郡。之后,吴蜀争夺荆、湘多年,佷山时而归蜀汉,时而归东吴。两晋时期,“晋平吴,(佷山县)改为清流县,置宜都郡地隶焉,寻复为佷山”(乾隆本《长阳县志》卷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于开皇八年(588)置长杨县,隶属南郡(据《隋书》卷三十一888页),县治迁至龙舟坪。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县置睦州,并置巴山、盐水二县。天宝八载(749年)省巴山入长阳”(《唐书》卷四十1028页)。长阳作为县名于唐朝见诸史书,并延用至今。

1949年6月,中共长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荆门组建。7月18日,龙舟坪解放,县委、县人民政府随即迁于此地。1958年11月至1961年5月,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后,长阳改隶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以国函字115号文件批准撤销长阳县,建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仍隶属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地市合并后,长阳隶属宜昌市管辖。

二、巴人故里·土家文化

长阳是土家族的集聚区,巴人发祥地及“长阳人”化石的发掘地,勤劳、善良、勇敢的土家儿女在世代繁衍生息中孕育了丰富灿烂的巴土文化。千百年来,长阳人积累了深厚的巴文化底蕴,有着“歌舞之乡”的美誉,1998 年,长阳被授予“全国民族文化先进县”称号。长阳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土家文化“三件宝”。长阳巴山舞曾获全国广场舞比赛“群星奖”金奖,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07年十四届全国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膺群星奖。长阳山歌、南曲、长阳薅草锣鼓和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长阳域内民风淳朴,习俗奇特,以歌舞祭奠亡灵的跳丧舞、哭泣庆贺婚嫁的哭嫁歌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独具魅力。有高亢激昂的山歌,典雅隽秀的南曲,欢快炽热的吹打乐,婀娜秀美的花鼓子、内涵丰富的传说故事、炽热流畅的吹打乐、哭中有喜的哭嫁歌、散发泥土芳香的薅草锣鼓、风味独特的土家菜肴等,无不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长阳风民淳朴,民族风情浓郁,山川秀美、风情浓郁,景观独特,素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的美誉。

长阳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为确保这些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的,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口耳相传而不断延续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顺利传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和“生态旅游文化名县”战略,把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不断加大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力度,强化文化人才培养,激发优秀文化人才创造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阶段,该县有登记在册的民族民间文化人才共3335人,其中骨干人才500多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院成立以来,已征集、收藏、西兰卡普,织绵百余件,其传统花形近百种,其中不乏清末,民国初年及解放初期的作品,成为目前全国品种数量最多的西兰卡普陈列馆。积极争取全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建设项目,投资68万建成了以图书馆为依托,以11个乡镇96个行政村为基础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

长阳县是个山区县,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推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围绕“清江水·土家源”这一主题,突出“5A创建”,狠抓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力打造清江百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作为长阳县游客集散中心、土家风情街、旅游景区公路等建设重点项目,清江画廊、北纬30度岛、清江古城、巴国故都、天柱山、麻池古寨、丹水漂流和武落钟离山,是推进清江画廊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的核心。清江长阳地质公园、崩尖子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高家堰景区整体开发、愚人岛以商招商等项目建设,是创建天柱山、兰草谷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的重点。清江奇石、根艺盆景、特色农产品等文化产业产品,推进旅游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建设,能够激活旅游购物市场。全力创建“中国旅游强县”,打造下里巴人寻根之旅、清江画廊亲水养生之旅、长阳清江避暑度假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主动对接周边优质景区,加强旅游宣传推介。

着力打造“文化强县”,深入实施“土家源”文化工程。对重点文物场所、文化遗址、历史古建筑群、革命旧址的加强保护和修缮,申报“长阳人遗址”、“香炉石遗址”、“红三军军部旧址”成为国家级保护单位。推进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争创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继续创办好廪君文化旅游节、清江画廊横渡极限挑战赛和“湖北名歌大家唱”等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展示、弘扬和传播巴土文化,不断增强软实力。

长阳县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自身财力有限,有待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文化长阳”的宣传力度,把清江生态文化旅游与宜昌三峡大坝旅游高效对接,共同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旅游品牌。

三、弘扬土家文化

近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42万儿女,坚持向生态要持续力、向文化要竞争力、向旅游要增长极,倾力创建清江画廊国家5A景区,致力于打造全县人民的生态文化旅游“金饭碗”。清江画廊品牌荣居“全国民族文化旅游新兴十大品牌”榜首,已成为清江“旅游航母”在全国打响,并开始走向世界。

长阳县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湖北旅游强县”等称号,正在跻身于湖北省山区县(市)和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只有深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路子,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就能进一步激发民族地区后发优势,不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近几年,“民族旅游热”兴起,文化旅游成为我民族地区的阳光产业,长阳县拥有得天独厚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地域民俗资源等旅游资源,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经济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一项先导产业,优先发展,大力发展,不仅可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可发挥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能传播土家优秀文化。

文化旅游产业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繁荣的依托,是带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快捷方式,它不仅关系到经济突破性发展,还关系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文化旅游业也是一项开放型产业,能促进民族地区科技、文化发展,改变民族群众的陈旧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精神世界的开放和更新,有利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喜迎十八大,抓住新机遇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目前,改革发展呈现出活力迸发、蓬勃兴旺的良好态势,长阳县通过抓试点和联系点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紧密结合全县“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进新跨越”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组织工作和党建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宣传土家文化。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其一,要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鄂发[2008]16号)文件精神,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2009—2020)》,编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2009—2020)》着力增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态功能,努力把长阳县特色景区、景点、生态文化区等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积极建设成为鄂西区综合性旅游圈、生态文明圈、特色文化圈、科学发展圈,促进本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对接。

其二,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要求,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和《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国开发[2011]7号)编制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长阳县十分幸运地纳入此规划中,这又是一个大好发展的先决条件。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源泉。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1] 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2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7-24.

G03

A

1008-7427(2012)10-0065-02

2012-08-06

猜你喜欢
长阳县长阳清江
清江引
畜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和探索
鱼跃清江 广场舞
长阳“十三五”规划若干重点问题的思考
湖北长阳“田家新屋”传奇
长阳县举办“英子姐姐”网络助学纪念活动
湖北长阳一村庄“微信群”捐款救人
同饮清江水 共护母亲河——首个“清江保护日”在长阳举行
白萝卜反季节栽培技术
大众传媒视野下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