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对本科教材《外科护理学》的评价与思考1)

2012-08-15 00:50闫秋佚邓玉风李金凤王乙舒
护理研究 2012年20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教材护理

闫秋佚,邓玉风,李金凤,王乙舒

桂林医学院对本科教材《外科护理学》的评价与思考1)

闫秋佚,邓玉风,李金凤,王乙舒

目前,各高校相继开展教学改革,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并将对整个高等护理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产生良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教材建设不仅是学术的体现,更是综合质量的反映。如何切实加强高校护理教材建设、深化高校护理教材改革成为护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1 学校教材质量调查

1.1 调查目的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工具,通过对我校正在使用的本科《外科护理学》教材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为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材改革提供有效的依据。

1.2 方法 根据桂林医学院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期末授课结束时对本院目前使用的本科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内容、编写水平、科学水平、思想水平、教学效果以及印刷编校水平等方面,利用问卷形式让学院评委会专家、任课老师、学生进行评价。调查以实名制登记方式进行,要求参与评审的专家、教师与学生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按指标体系逐项量化打分,并对教材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写出书面评估意见,参与测评的学生是2008级护理本科(国际护理方向)、2009级护理本科和助产护理方向的在校生共162人,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授课教师、专家问卷共发放45份(其中理论课教师15份,见习课教师3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5份。

2 结果

教师参评者讲师以上占87%,年龄30岁以上者占82%,工作年限大于10年者占82%,护理专业教师占67%,71%的专家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2%的专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说明评估者各层次的分布合理,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具有较成熟的见解及较高的学术造诣。

学生、见习教师、理论教师对教材的总体评价平均分为:学生73.65分,见习教师88.65分,理论教师83.20分,说明学生对目前使用的教材满意度比教师低。50.0%学生表示不满意,3.3%的见习教师表示不满意,13.3%的理论教师表示不满意,表明专家意见较集中,这些都为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提供了保证。

从参评者反馈的书面意见看,对教材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①教材内容格式不够完整清晰、目录章节设置顺序和结构不合理,与临床医学本科教材相比较,章节设置顺序和结构有出入;部分章节内容重点不够突出,有的内容与《内科学》《健康评估》《营养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章节内容交叉重复较多。②护理方面的内容存在冗余,每个章节的护理诊断提出有雷同,缺乏科学性,在临床上的运用也存在较多争议,如能针对个别典型案例,以护理程序为指导,提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比较合理。建议把相同或相似的护理措施写在总论,各论中突出本章的特殊护理,增加临床专业知识内容。③缺乏图表资料,一些相关的知识设置适当的对比项目,列表进行比较,并配以图片,使知识更为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应增加一些辅助检查的图片,如X线、B型超声等,以达到图文并茂、事半功倍的效果。④某些治疗方法滞后,如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章节,国外更多的教材不提倡术前备皮;门静脉高压疾病介绍的脾-肾静脉分流术,临床实践表明几乎没有病人幸存,而且易复发出血;骨科疾病章节的胶布牵引、石膏固定等临床上已很少用,第553页图45-10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方法临床上已不使用。⑤不规范、错漏较多,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护理,碘剂滴在馒头或饼干上一同服用,会形成淀粉-碘的复合物而出现蓝色或蓝紫色,影响了病人的食欲;乳腺癌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临床上为2年,乳腺癌早期和晚期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护理教材描述不一致;第540页图45-7螺丝钉内固定应至少有1颗钉子与骨折线垂直;英文单词错误较多,有些句子语法不对;脑动脉瘤临床上首选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合Fontaine分类法分为4期,应紧跟临床医学本科教材分为3期。⑥缺乏介绍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有些重要的知识没有作详细介绍,如骨折早期并发症、枕骨大孔疝的特征性表现、双“J”管的护理、断肢再植方法等。⑦某些专有名词与其他同等层次不同出版社的外科护理教材使用不一致,如手术室管理和工作章节,手术室分为洁净区、准洁净区、非洁净区,其他教材中为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护士执业考试、护士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出现的专有名词则为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4个分区。⑧教材的修订出版周期过长,优质教材从选用操作的角度一般规定为近3年出版的教育部规划教材、教育部或省级精品教材、国家级或省(部)级获奖教材和重点教材、教育部各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公认高质量教材[1]。⑨教材排版欠简洁美观,国外许多优秀教材十分重视其启发性,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精神,这不仅反映在重要内容的编排和取舍上,强调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且有些重要的发现、发明还将以不同颜色和字体在适当的位置突出地显现出来,具有反向和多向思维的启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此外,每章后的“思考题”也精心安排,巧妙设计,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活跃[2]。⑩教学中带普遍性、规律性和启发性的内容不足,归纳性不强,针对性也不高。

综上所述,本教材最主要的欠缺是内容滞后,不同课程的教材之间缺乏相互的衔接,缺乏对国内外新理论、新方法进行全面跟踪研究,也缺少与国外先进教材的比较研究。有些临床上需要的专业知识或者护理方法教材上并未提及,导致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有些困难,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考试评估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再加上有些内容深度不够,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种疾病,需大量补充知识点。本教材的使用方面,大部分教师授课内容与教材基本一致;基本能按照教学进度完成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有相关的资料与教材配套使用,多数学生除教材外还读一些参考书。另有部分教师或因为教材难度大而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或按照自己的讲义组织教学,这既体现了教师使用教材中的创新,也反映了教材选用的针对性有待提高。经调查发现,学校和教师在用惯一种教材之后往往不愿意轻易改变,教师形成一套教学观念和思路后,也往往不易接受新的变化。教学改革成果难以推广的主要因素是习惯势力的影响和教师不愿花费精力或是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中。因此,需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不仅需要宣传教学改革成果的思想和优点,还需要从物质、精神等方面激发和鼓励教师的热情与创新。本教材的满意度方面,从对护理教师的调查可看出,他们对本教材还是比较满意的,比学生评分要高,可见本教材比较注重护理方面的内容,能把现代的护理理念融入护理措施中。所用教材内容基本符合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专业特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基本一致。学生认为,所用教材适合本科学生学习,并肯定了对其学习的作用,但在进一步突出本科护理专业特点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改进。

特色教材的编写方面,使用的自编教材较少,一部分教师正在尝试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自编教材。专业企业合作开发的实验实训教材少,部分教师正在尝试与专业企业合作开发教材。

3 提高教材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大学的精英教育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需要建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改革和建设同步进行,突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使教材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又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3.1 重视选用优质教材 目前,全国每年新出版和修订再版的教材近万种,同种教材版本也相当多,水平参差不齐,良莠难辨。因此,应定期组织同行专家、教师、学生就教材内容、体系结构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以便于发现问题,判断优劣,提高优质教材的使用率,达到交流经验和传递信息的目的,为教材改革提供有效的依据。严格执行教研室、学院、教务处对教材选用的三级管理与审核制度,教材选用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教研室要充分讨论,把好初审关;定期开展教材质量跟踪调查和使用评价。关注和解决教材选用、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公布各专业优质教材选用率,教材评价包括评价教材的目标、教材内容选择、教材内容组织、内容呈现与表达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教材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便于教学实施;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能否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和体现学科特色;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使用教材;是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检验性[3]。应重视护理教育教材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评价标准要多元化,由一元因素向多元因素评价转变,除了教材编写者、审稿专家、出版者、教师的评价外,还应征求使用者、社会等多元的科学评价。在高校教材管理和教材出版者之间建立完善的信息通道,一方面,出版社通过对市场和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可对教材产品的质量缺陷进行弥补和修改,随着重印修订次数的增加,教材的质量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充分重视专家评审意见,这个过程对于教材出版后的后期质量改善和精品教材的锤炼非常有帮助。只有掌握了这些第一手材料,才能在选用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选择既反映现代科技成果,又适应本校教学特色的教材。由此可见,一本精品教材的诞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孕育的结果,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3.2 合理使用已选教材 在目前高等护理教育教材建设总体滞后于专业发展要求,选不到非常合适教材的情况下,教师在组织教学、使用教材时一般会对教材有所增补、取舍,所以,合理使用已选教材也是提高质量的对策。针对目前教材存在的不足,增补、取舍的合理性更应该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等;二是改革教学方法,补充实践性内容;三是补充职业资格认证项目知识、技能标准的有关内容;四是增强护理教学专业的衔接性;五是增加配套辅助教学资料,提供参考书目,个性化的指导[1]。

3.3 教材的选用和建设要具有全球意识和前沿意识 根据我国高校护理专业建设的需要和人才质量工程的需求,要求教材建设者要时刻以敏锐的目光关注学术前沿动态,以最新的专业目录为依据,及时吸收当代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水平的应用成果,在内容上不断吐故纳新。在选择教材内容时注意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弥补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教材建设者要继续出版优秀、精品教材,大力开发系列配套教材,以立项研究带动包括纸质、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立,以满足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需要。另外,我国高等教育要尽快更新知识体系,扩大高校教材的国际交流。

3.4 特色教材的建设与开发 编写、开发教材是教材建设中的重要工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教材的开发、编写工作尚在起步阶段,需着力加强。要把特色教材作为教材开发的重点,在学校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支持。特色教材关键点是“特色”和“创新”,突出“三基五性”,去粗取精,突出能力本位原则、就业导向原则、学生主体原则、与时俱进原则,除了核心部分外还应有延伸部分,即学科的发展趋势或进展。可适当增加病例分析、思考题、参考资料、考证导航、就业链接等以扩展知识内容和深度,以适当的方式或形式让学生知道本学科当前研究的热点或焦点以及争论的问题,这无疑是教材突出特色的一个重要侧面,使教材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物化成果。

教材是对前人知识的传承,撰写教材要借助一定的文献资料,借助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由于高校教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凭借编辑个人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往往很难直观判断文献的优劣及老化程度。因此,需要借助一些量化手段加以分析判别,如时间判断法、参考文献判别法、参考文献中图书文献的比例、参考文献作者引用率和作品引用率以及第一作者来自发达国家的数量等参考指标。对教材知识的老化程度进行评价,是衡量各个知识领域文献老化的新尺度,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统计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教材知识的前沿性和先进性[4]。

开展对国外优秀教材的比较研究工作,及时引进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外原版教材。教师是编写教材的主力军,只有动员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材,才能不断加强编写教材的力量。由于我们所面临的东西方历史发展、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不同,又因为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引进教材上不能一概而论,既要考虑到中西方教材编写方式的差异,又要避免“拿来主义”和教育脱节现象。在选择、改编或编写特色教材时需要做到5个结合,即结合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科研进展、实践教学改革来编写教材。走教材引进、自编、合作出版相结合的道路,可与国外大学建立友好关系,互换教材或引进原版教材,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自编适合中国学生的双语教学用的英文讲义或双语版教材(如英文加中文注释)。改编版的教材,书中精美的图片、丰富的素材、平实流畅的语言尽可能地保留,并删掉已学过、交叉重复的部分,编制与改编版配套的电子教案,成为一本适合于高校教学的优秀护理教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本土化[5]。同时要求承担双语教学的老师吃透教材,重新调整、组合教学内容,要学会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充分发挥中西方教材的特点和优势,节省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双重目标,适当补充深广内容,特别是补充难度适当、具有典型意义、结合实际的例题、习题、案例,以培养、维护学生的求知欲。

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受高水准专业外语人才不足和资源所限,合适的护理本科教材的匮乏是短期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加强高校护理教材建设,深化高校护理教材管理改革,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多出精品教材,多出优秀教材,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护理教育教材,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服务。

[1] 周蔚.高职教材质量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22):36-38.

[2] 王雪军.高校教材建设改革之我谈[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252-253.

[3] 伍吉云.教材质量与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9(24):8-9.

[4] 薛捷.开发高校精品教材的两个基本途径[J].教育科学文摘,2009,9(1):41-43.

[5] 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Evaluation and thinking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on“Surgical Nursing”undergraduate textbook

Yan Qiuyi,Deng Yufeng,Li Jinfeng,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angxi 541001 China)

G6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20.050

1009-6493(2012)7B-1907-03

1)为桂林医学院201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课题,编号:JG2011B09。

闫秋佚,讲师,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护理学院;邓玉风、李金凤、王乙舒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护理学院。

2012-01-10;

2012-06-22)

(本文编辑 范秋霞)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学教材护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五个对接”导向下的中职《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外科护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