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芬临床应用现状

2012-08-15 00:50
护理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三乙醇胺比亚乳膏

比亚芬又称三乙醇胺乳膏,是一种水包油的复合制剂,可促进伤口的愈合,主要用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将比亚芬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 比亚芬的作用机制

比亚芬共有15种活性成分,主要成分是三乙醇胺。比亚芬具有皮肤深部水合保湿功能,能提供良好的皮肤自我修复环境,可通过渗透和毛细作用原理,起到清洁和引流的双重作用;增加皮肤血流速度,帮助排除渗出物;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补充脱落的表皮细胞,促进受损细胞的再生修复;还可降低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升高白细胞介素-1的浓度,增加损伤部位巨噬细胞数量,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增加胶原的合成;能防止创面干燥,可有效保护创面[1]。

2 比亚芬的临床应用

2.1 在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治中的应用 肿瘤病人在放疗过程中,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会损伤局部皮肤,表现为早期照射野出现瘙痒、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水疱、糜烂,继之湿性皮炎等,严重的可继发溃疡和坏死,进而被迫停止放疗[2]。李春梅等[3]研究指出,从第1次放疗后开始使用比亚芬保护照射野皮肤直至放疗结束,可有效提高放射野皮肤的耐受性,使放疗皮肤反应出现晚、程度轻,可较好地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使放疗顺利进行。与孙永敏等[2,4]的研究结果一致。李杰等[5]研究指出,三乙醇胺的应用减轻了皮肤的放射性反应,部分达到了美容效果,增强了病人的自信心,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彭瑛等[6]的研究指出,比亚芬能有效防治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近期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但研究中仍有约20%的病人出现了重度皮肤放射反应,即使使用比亚芬后皮肤损伤亦未能被有效预防,故更多病例的进一步研究很有必要,而且其作用机制及远期反应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2 在放射性结肠炎及直肠炎中的应用 盆腔肿瘤病人在进行放疗时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结肠、直肠的放射性损伤,严重时会出现放射性肠炎,从而影响放疗的连续性,同时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7]。丁井永等[8]采用结肠、直肠滴注的方法治疗放射性肠炎,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邢光燕等[9]报道指出,用自制的三乙醇胺混合液保留灌肠可减轻直肠放射性损伤,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病人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

2.3 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 机体烧伤后可引起复杂的局部及系统性病理生理变化,并且愈合缓慢,常伴挛缩,再加上其较高的死亡率,一直以来治疗比较困难[10]。程建新[10]的研究指出,在治疗深Ⅱ度烧伤病人中,比亚芬外涂后凡士林油纱布包扎的方法明显优于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且在用药过程中除少数病人用药后出现一过性疼痛外,未出现皮疹及其他不良反应。王建华等[11]的研究表明,三乙醇胺治疗组与凡士林油纱对照组及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照组相比能明显缩短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是一种治疗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较好的外用药。

2.4 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压疮是临床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降低生存质量,甚至因感染导致败血病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张玲[12]的研究指出,压疮清创处理后给予比亚芬外涂,油纱布覆盖,其疗效优于清创后使用庆大霉素外涂、红外线照射,且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展望

比亚芬可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刺激巨噬细胞聚集,清除坏死组织;防止创面干燥,促进上皮化;减轻创面水肿,减少渗出;促进溶痂。具有使用方便、不油腻、易清洗、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感觉舒服、病人易接受等优点[13]。相信随着对比亚芬药理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及临床探索,比亚芬在临床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1] Szumacher E,Wighton A,Franssen E,etal.PhaseⅡstudy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Biafine cream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for radiationinduced acute skin toxicity to the breast in women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with concomitant CMF chemo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1,51(1):81-86.

[2] 孙永敏,陈刚,江瑞霞,等.比亚芬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4):316-318.

[3] 李春梅,胡碧云,曾梅英.三乙醇胺乳膏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5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55-56.

[4] 祁颖秋.三乙醇胺在不同时段使用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后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7):875.

[5] 李杰,田峰,王菁,等.三乙醇胺治疗皮肤放射性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5):435-436.

[6] 彭瑛,吴双,颜高姝,等.三乙醇胺乳膏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J].四川肿瘤防治,2007,20(3):189-196.

[7] 赵恒芳,代丽,刘孜.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与转归[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1):158-159.

[8] 丁井永,梁军,史恒军.结、直肠滴注比亚芬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5):858-861.

[9] 邢光燕,郑兰英.三乙醇胺混合液保留灌肠防治盆腔野照射所引起的直肠放射性损伤的护理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0,18(3):118.

[10] 程建新.比亚芬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135-136.

[11] 王建华,徐国士,王野,等.三乙醇胺乳膏早期治疗烧伤病人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2):141-145.

[12] 张玲.比亚芬乳膏治疗Ⅱ度以上褥疮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药学,2010,22(4):42-44.

[13] 郑晓珍,姜京姬,吴彬.比亚芬乳膏治疗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2B):62-63.

猜你喜欢
三乙醇胺比亚乳膏
三乙醇胺的电化学降解研究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三乙醇胺强化Na2SO3脱硫性能研究*
巴伦比亚Piur餐厅
三乙醇胺复合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三乙醇胺乳膏阴道灌洗治疗放射性阴道炎40例的有效性观察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64例湿疹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