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的形成与蜕变

2012-08-15 00:47于慧慧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3期
关键词:北湖睢县

□刘 青 □于慧慧(本刊记者)

“掬一捧北湖水,就流淌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抓一把北湖土,就能探寻出一座雄伟的古代建筑。”这就是为世人所熟知,中原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北湖。

北湖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县城北部,是东起微山湖,西到西安,沿陇海线两侧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睢县北湖总水面约333.33公顷,要比北京的昆明湖大66.67公顷,是南京莫愁湖的3倍,是杭州西子湖的1/2、台湾日月潭的2/3,面积在全国四大名湖中位居第三。北湖在中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名湖,但查阅有关资料,“四大名湖”中睢县北湖并不在其列,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生丽质难自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缘故吧。

天灾人祸造就北湖

北湖,原来是一座古城。据资料记载,始建于宋朝崇宁四年(公元1102年),名谓拱州(有拱卫京邑之势而名),金代改名为睢州(以城北有睢水故名),以后数朝,皆沿其名。据《睢州志》载,当时形容睢州城“规模之宏丽非他郡所及者”。

北湖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天灾。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母亲河,五年三泛。金元以来,兵水频仍,史称:元朝百余年间,黄河决口就多达17次。古时,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每当黄河水泛滥,奔流到城门口时,州官们便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办法,城门紧闭,以抵御黄河水;而黄河水冲击过后所沉淀的泥沙,便淤积在城墙之外,逐渐形成城内低城外高的地势,好似一座“地下城”。到了明末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黄水腹灌城中,常年不下,于是州城便迁至城南凤凰岭上,即今天的睢县县城。原旧城遂废而成湖。

北湖的形成除了天灾原因之外,还有人祸所为。让我们把历史追溯到明崇祯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当时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会同罗汝才、袁时中等3支起义军百万人马,几经血战,攻克了当时的睢州城,因为他们打算在开封建都。1642年9月,李自成在进攻开封,与明军展开了生死决战时,为了攻克城池,便仿效秦始皇灭六国时“欲倾大树,先剪重枝”的战略,以水代兵,扒了黄河的堤口,并派兵将睢州城的城墙扒掉。黄河水向南奔泻,一泻千里,淹没了睢州城,形成了一个湖;从此以后,睢州城便成了一个“水下是城、城上是湖”的湖泊。

水旺质优突显北湖

北湖的形成,取其名谓也是煞费苦心,早先叫“老旧城”、“北大坑”,太俗太土,不能为其名;后来有的叫“城湖”,有的叫“北湖”;最终人们还是把它定名为“北湖”,其立意就不言而喻了——杭州有西湖,武汉有东湖,嘉兴有南湖,睢县有北湖。

“平面无风境未磨,碧玉盘里几砂螺。”古人曾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过睢县的北湖。

睢县北湖的水源旺盛,即使在久旱无雨的年份也从不干涸,这在国内也是十分罕见的。人们还由此猜测,北湖的水是地下涌出的龙泉神水,因此源源不断,不会干涸;虽然猜测神奇了些,不足为信,但可信的是湖底是一座地基坚牢的城堡,让湖水不至于渗漏下去,千百年来养育着这一方的百姓。

北湖水质洁净,平均水深2.2米,最大水深3.9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而干净的水源。一望无际的水边,微风吹来,碧波荡漾;清澈的湖水清可见底,可以看到湖底的鱼、虾在水草中嬉戏之景。北湖呈十分规则的长方形,这样的湖形在国内众多的湖泊中是不多见的;湖区内游船如梭,岛如青螺,杨柳依依,鱼鸟翔集,融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北湖此美景不愧是素有“中原明珠”之美称。

北湖水源丰富,水质洁净,正如一广告词所言:“杭州美,睢州美,美在一湖水。”

人文景观点缀北湖

睢县历史悠久,而北湖可以说是睢县几千年来文明的基点,据有关资料的查证,中原水城文化大体上发祥于北湖的历史文化积淀。北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历朝的风云人物曾在此留下了足印,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在此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就北湖本身而言,有世间不多见,且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古迹——湖下是一座州城遗址。其实,比这座州城更古老的是那湖中的襄台岛,那是春秋时期宋国襄公的望母台和陵寝所在。公元前650年,宋国宋襄公念母于卫不归,故于此筑台望之,名曰襄台。孔子《诗经》收录了其母卫夫人所写"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的怀乡诗句。如今,望母台依然屹立在水中驼岗之上,成为悠久的历史见证。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率兵与楚军战于泓水,不幸股部受重伤。次年,因伤重不治死在睢州,死后葬在望母台上,名为襄陵。秦一统天下,置县于此,故名襄邑。时过两千多年,因襄台高耸,明、清时这里成了粮仓重地。后人又称其为“老仓”。

值得后人所提及的是北湖西北处的“濯锦池”, 西汉时期,这里因“善织锦者围池而居”得名,丝织业发达,朝廷在此专设服官,织造皇帝、王公、嫔妃、大臣穿用的御服。“罗绮朝歌,锦绣襄邑”是汉代大词赋家杨雄在《五都赋》中给予的赞誉。在北湖周边,也有许多名胜古迹像众星拱月似的在“闪烁”。县城里有“小蓬莱”之称的袁家山。它是明代兵部侍郎袁可立所建。内有吕祖庙;八卦亭屹立山巅,可俯瞰全城,是观光的好去处。在山庙之侧立有“宝墨亭”;北宋文豪苏东坡于公元1094年途经襄邑,夜宿城内的乾明寺,挥毫书写了《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这幅字因书作遒劲、笔法纯熟,被誉为峨眉遗墨之冠;后人刻赋于石,建宝墨亭覆盖。还有北湖西北约一米远的两个“凤凰蛋”,是传说颇多的一个景点,圆形,各有数丈之高,上有数丈之阔,中间是条官道,东西对峙而立;可惜几十年前被挖土烧砖,夷为水坑。还有北湖北六米远的睢水,那可是名谓"睢州"的母河,由于历代水患淤积,现已踪迹不辨。还有红色文化遗址,那就是北湖附近的睢杞烈士陵园和刘庄抗日平民夜校旧址等。

“湖在城中,城在水中,车在绿中,人在景中,家在画中。”这是人们常用来形容水城的美景。

另外,北湖的自然景观更是丰富多彩、熠熠生辉。驼岗高5米,面积约2800平方米,四周湖水环绕,岗上青草绿树,荫翳蔽日,苍翠宜人。驼岗之上有望母台、桃花洞、甘菊泉。每到秋天,泉中漂出片片菊花,其水凛冽甘甜,其味幽香沁肺。鸣凤岛上的花圃,一年四季红艳欲流,苍翠欲滴,垂柳婆娑,碧桃惹欲。由于北湖水质保护良好,每年都有数十万只天鹅、灰鹤、鸳鸯、野鸭、山鸡等名贵鸟类来此栖息繁衍,黄昏之时,飞鸟云集林梢,鸣唱喧闹,声博数里。湖心沙滩浴场能给人们带来大海的体验;宽阔的湖面上,快艇扬波,画船鹅行,丽人浣纱,健儿游泳,渔歌互答,蒲苇青青。

开发与维护添亮北湖

北湖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2000年,北湖被河南省旅游局批准为省级旅游景区,北湖使睢县有了“中原水城”的美誉。现已纳入河南省“三点一线”大旅游大开发战略之中。2008年11月,北湖景区被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北湖景区内水上娱乐设施比较完善,国家体委曾于1994、1995、1996年连续三次在此成功举办了河南省青少年划船运动会、全国青年皮划艇锦标赛、全国皮划艇锦标赛,现为河南省皮划艇训练基地。而且还于2007年和2009年、2008年成功承办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暨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

这些年来,在县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下,睢县进行了精心而独到的开发、治理和美化工作,使原本就眉清目秀的北湖越发美丽。

为搞好北湖开发,全县共计投入1200多万元,修筑护坡8200米,绿化草坪9万平方米,栽植金丝柳、棕榈树2000多棵,新修环湖路、湖中路1万米,修建了大型龙雕、彩色喷泉、凤凰亭、观礼台等旅游景点,安装了千余盏珍珠灯、礼花灯、宫灯和各种霓虹灯等装饰彩灯,使今日的北湖白天是绿肥红艳,香气四溢,风清水明,鱼鸟翔集;夜晚是红飞绿舞,商旅会集,朋侣徘徊。另外,又大刀阔斧地对北湖进行了开挖和清理,开挖湖中所有荒废浅地,清除湖中的粉丝厂、渔厂、木材公司、防疫站等所有不合理建筑,使湖面清净无障,一览无余;以大框架的模式,开通和拓宽所有通道,在北湖四周的残垣废壕上修筑宽阔平坦的道路,路面均达40米至60米宽。为使北湖有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睢县对其所有路面及湖畔进行了"浓墨重彩"般地绿化和美化。各色花木点缀其间,绿色植物带像彩绸一样伸展;岸上垂柳已染绿了整个北湖周围,微风吹来,婆娑起舞,似有一番江南风味。同时,还加强对北湖的名胜古迹及各景点、景区进行了修整与美化工作。

睢县县委、县政府所实施的开发北湖旅游带动战略,围绕积极打造“中原水城”旅游品牌的目标,北湖进行整修和增建的许多景点、景区、人文景观,提高了水城的品位,美化了北湖的环境,也丰富了水城的文化内涵,使今日北湖焕发异彩,更具名湖气质,更有诱人风采。

猜你喜欢
北湖睢县
北湖的春天
商丘市关工委到睢县 慰问基层“五老”代表
河南通许凸起东部(睢县—商丘段)地热田热储特征及资源评价
商丘好人
北湖小志
A dress of mother's love
关于破解当前征收征迁难题的调查与思考——以济南市天桥区北湖项目为例
浅谈北湖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睢县
郴州市北湖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