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广济渠

2012-08-15 00:47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5期
关键词:长孙渠道

□刘 青(本刊记者)

至今广为传颂,众所周知的关于大禹“斧劈三门”的治水神话传说,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关于古陕州城的广济渠呢?广济渠是实实在在、引水利民的工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水利工程之一。但为何如此一条润泽古陕州达1300年之久的广济渠却随着历朝代更替、岁月消逝而断流、直至消失呢?

引水利民——开挖广济渠

据史料记载,古城陕州始建于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距今2100多年。陕州城半径较小,未超出新义塬和黄河二级阶地交接地带,而我们都知道塬和二级阶地属于黄土类型,黄土容易透水而不能很好地保水,因此陕州城的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凿井汲水较困难,陕州城北紧临黄河,悬岸高十余丈,如果到此来提水实为不易;而青龙涧河入黄处,河床远离州城,也是不便民众汲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到南北朝时,陕州的人口急剧增加,便成为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豫西重镇。《直隶陕州志》所记载:“城之中凿井每深数仞而不及泉,虽或得之,卒多苦卤,居民皆远汲于郭外,方州之内而无涓滴之泉可乎。”由此可见,随着青龙涧河及黄河水位下降,人口的大量增长后,使本来就缺水的陕州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更加困难。“引水入城,以代井汲”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方案,隋文帝于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派邳国公苏威主持引水工程。苏威实地察看了当地的河流、地形后,决定沿橐水(就是现在的三门峡市区南边的青龙涧河)上行至交口,开出一条长达15千米的渠道,引橐水入城,解决陕州城中的用水困难。

在官府的号召下,商人出钱、村民出力、分段施工、全民共同参与、挖土开渠,经过一年的艰苦劳动下,长达15千米的长渠终于修成,清清的河水流进了陕州城,不但解决全成民众的供水问题,还使沿途的0.67万公顷农田得以灌溉,全城百姓得水之利,因此,老百姓给这条渠起了一个名字——“利人渠”。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战乱不断,使“利人渠”遭到严重的破坏,不能正常供水,陕州城也再次陷入干涸。

国盛重水——修建广济渠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位时,随着政权的稳定,国力的昌盛,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水利兴农业,因此非常重视水利,于是便把恢复“利人渠”列入到议事日程。

当时长孙操为陕州刺史,他一上任便带人实地察看几近废弃的隋朝时开挖的“利人渠”,之后决定在此渠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增加水量。与苏威的无坝引水工程不同,长孙操组织百姓用木材、青砖、条石、石灰等建筑材料在渠首交口村东面的橐水上筑起石坝,绕崖过沟,跨路越涧,蜿蜒盘旋到达陕州城。长孙操组织修改的此渠是在利人渠基础上又加宽加高的水渠,使渠水比原来的利人渠扩大了许多倍,因此,人们便将此渠称作“广济渠”。广济渠的渠道道尾相对高差70~80米,虽然当时修建此渠的建筑材料简单,使用工具简陋,但渠道设计、施工相当缜密,工程质量非常好。

广济渠的兴修,深得朝廷的称赞,长孙操声名大振,后来高祖李渊还把新城公主许配给长孙操的儿子长孙诠,成为皇亲国戚。可见,在古代,皇帝也十分重视那些利民工程。

朝代更替——整修广济渠

这条爬崖越涧的广济渠,一路流淌过宋、元、明,各朝代虽有修浚和疏整,但其渠道线路和规模基本没变。

明末清初,广济渠“叠罹寇燹”,断水时间长达60年。而清代对广济渠的整修始于康熙,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当时周全功担任陕州长刺使,认为“陕之为势,因高建城,城之中凿井每深数丈仍不及泉,虽或得之,卒多苦卤。居民皆远汲于郭外,方州之内无涓滴之泉可乎?”遂于庚寅春(1710年),组织人力物力,对广济渠进行重新修葺。“断崖处鸠工创筑,以连接之,亦或架以石渠或接以木槽,水得入城注泮池及瑞莲池,及州治四街。”刘兆几担任分巡道时,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对广济渠的部分渠道进行修浚,另外还重点对州城内的渠水设施进行增加,当时,州城内渠道总长为3040米,并在城东北隅,开通小渠直达陕州察院内。

乾隆癸未(1763年)春,因长年遭雨水冲刷和渠水涨落,沿途许多地方都被泥土淤塞,造成渠水无法流通。后来,野鹿村一带的山崖因洪水冲刷滑坡,泥土淤塞了渠道,加之土堰漏水、接引木槽腐朽等原因,渠水再度枯竭。当时广济渠已断流20多年,高积厚出任直隶陕州刺史,便咨询当地的居民,还组织人员从源头沿渠对其进行“崩圮淤塞”原因考察。经过深思熟虑,采用石灰和土按比例夯杵的方法进行疏浚修复,灰土混合夯杵中间,糯米和矾汤浇注其内,上覆黄土。疏浚修复过程中对损坏的地方重新修建,低缺的地方补齐,两项工程总长5036.67米,并在渠两边广植草木、以保护水土、提高水质。为合理分配渠水,沿渠又打了5眼井,建了7处水闸,方便沿渠乡民汲水和灌溉,为了杜绝乱用水资源的问题,高积厚还明文规定:渠水三分入城,七分灌田。此举使古老的广济渠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并深得城乡百姓的称赞,直到现在还有老人们夸奖高积厚因渠利民的功劳呢。光绪七年(1880年),赵希曾任直隶陕州知州,再次对广济渠进行疏浚。

到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欧阳珍任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兼陕县县长,基于城内居民汲饮之需,曾倡议修复广济渠,多次率众沿渠勘察,最终因灾荒连年,渠道淤塞,工程量大,水源难定,未能修复。

虽有修复——但广济渠最终消失

建国后,广济渠沿岸的民众因受益于其渠,曾自挖沙石对广济渠进行维修。1962年还专门成立了三门峡市水利灌溉管理站,还派安如祥管理渠道。至1963年渠水还可灌溉野鹿和斜桥村的部分田地。为了发展蔬菜生产,国家投资材料费3万元于1964年3月开始修复广济渠,从交口渠首到梁家渠渠尾,新建桥梁涵洞10多处,长200多米全部用500~700口径的水泥管和钢管架设。于年底竣工,完成土石方5000多立方米,可灌溉万余亩农田,并组织人员成立管理所对广济渠进行管理。

随着水源的逐年减少,斜桥村以下已经不能灌田。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广济渠管理所解散,至此,广济渠仅可灌溉千余亩农田。1976年,野鹿村利用渠水建了一提灌站,浇灌塬顶农田20公顷。后来又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土地,斜桥村以下不能通水;而且广济渠的管理和桥涵也被毁,渠水因此断流。从此,一条爬崖越涧、积人类劳动成果、伟大的水利工程——广济渠消失了。

广济渠消失——仍得深思

广济渠,是陕州缺水环境下的产物,是陕州特有地形的产物,也城市供水水利工程之一。屈指算来,从隋朝引橐水开始绵延到今天,广济渠已有千年的历史,经过苏威开渠、长孙操恢复、高积厚完善,建国后修复,一代又一代的陕州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后来,由于橐水水量骤减,广济渠本身渠道较窄,绵延若线,不能满足沿途用水,广济渠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绵延数千年,一直担当居民供水和灌溉农田的人工天渠为何消失,值得我们深思。广济渠一段时间的湮废,直至消失;难道是王朝更迭的混乱局面所至吗?难道是广济渠自身水源减少、渠道较窄所至吗?难道是其单一水利功能趋向多样化所至吗?难道是陕州城有更好的供水工程了吗?难道现在的我们不需要引水了吗?……

猜你喜欢
长孙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唐太宗托孤藏玄机
一箭双雕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一箭双雕
来自太傅的恶意
长孙家庭成功的秘诀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渠道
西安唐代长孙无傲夫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