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喀斯特微地貌的成因及对水土保持影响

2012-08-15 00:47张广波张广英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水利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4期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水土保持

□张广波 □张广英(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水利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有关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水土保持任务较为艰巨;另一方面,水土流失现象、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控制,再加上西部大开发速度的加快,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微地貌地区的核心地带,喀斯特碳酸盐的分布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左右。喀斯特主要指可溶性岩层在水的作用下,产生了化学溶蚀作用,并伴随沉积、塌陷等过程,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

由于贵州喀斯特微地貌山区的地质、地貌特殊性,造成贵州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再加上喀斯特山区的碳酸盐类、山区地面坡度较大、难以成土,因此地区的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问题日益制约农业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问题,以改善贵州的土壤贫乏状况,全面发展农业,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贵州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贵州喀斯特微地貌的成因与影响分析

在贵州的喀斯特微地貌地区,产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在于:山区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频繁发生旱涝灾害;于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特殊性,地质结构较薄弱,因此时常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在喀斯特微地貌山区,主要岩石为白云岩和石灰岩,其中白云岩比溶蚀度是0.37~0.60,石灰岩比溶蚀0.95~0.97。受到区域构造力的影响,石灰岩的透水性较强,这样就加快了水土流失过程。在喀斯特微地貌山区,坡度陡峭、地形崎岖起伏,峰丛洼地的相对高差在100~200m范围内,坡度>35°的山坡约占总数的82%;在贵州西部地区,土地的石漠化现象严重,植被缓慢生长,再加上喀斯特微地貌自身的保水能力差、土体松弛等,都加速了水土流失。影响喀斯特微地貌的社会因素在于: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人口密度大、人均收入低、平均文化素质差、人均粮食较少、缺乏基本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意识等。

由于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加剧了贵州喀斯特微地貌的水土流失程度,造成一些地区的人口暴涨,大量毁林开荒,形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贵州喀斯特微地貌山区,修路、开矿、采石、建房等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是在修建过程中不注重水土保持,再加上人口的迅速增长,贵州喀斯特地貌的恶化现象有增无减。例如,从独山到荔波的一段公路中,火烧耕作现象随处可见,有些火源可以及时控制,但是难以弥补带来的负面影响。喀斯特山区的地形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原有面貌,而石缝中的土壤也会随着降雨而消失。

在贵州南部的荔波地区,植被生长较好,因此荔波被称作地球上的一颗绿宝石。但是当地农民的环境意识、水土保持意识较差,在茂蓝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中,时常出现刀耕火种,形成石漠化,如果仍然不能及时控制并处理,水土流失现象将日益严重。可以说,如果贵州地区没有受到人口密度、社会不发达、经济落后等因素制约,水土流失现象不会如此严重,因此必须加强重视,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形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良性循环。

2.加强水土保持的几点对策

2.1 退耕还林

在植物繁殖体较为丰富的地区,通过退耕还林方式,在土层薄弱、植物繁殖体诸多的急坡耕地上,可采取退耕还林方法,更好地恢复植被,发挥保持水土的作用。

2.2 封山育林

在喀斯特微地貌山区,加强对植被景观的保护,并保持生物多样性,结合贵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可筛选具有一定适应性、生态性、经济性的乔灌、草种等。在喀斯特山区较为恶劣的地段,可实施人工恢复植被方式,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发挥生物蓄水作用。在灰岩山坡地区,通过小台地、小洼地、溶槽、溶沟、缓坡地等微地貌方式,在厚土层开展植树造林。

2.3 种植生态经济林

全面推广坡耕地水保耕作等技术,逐渐形成农牧、农林等复合式水土保持生态坡地,目前已经在遵义、紫云、金沙、花江等地区推广使用。在一些石灰岩裸露地区,可适当种植花椒、山葡萄、青天葵、金银花、苦丁茶等,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在喀斯特地区,很多地方不能种树,如果依赖传统的植树造林方法,显然不能彻底根治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发挥贵州地区的草业优势,通过草、林、牧、农相结合的方式,从根本改善贵州喀斯特微地貌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加速生态农业建设。

2.4 条带种植法

条带种植方法,主要包括各种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等高线种植产生的栅篱植物带,可有效减缓地表径流侵蚀,加强对土壤水分的保护,保持资源,加快作物的生长速度、提高产量。因此,是保持水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2.5 在土层深厚、人均耕地较少、立体土地的陡坡上,可将坡地改为窄面梯田,以石块垒砌田坎或者保持原生植物带,在田面的外侧位置种植经济林、田面种植矮杆中药材或者农作物,形成复合型、综合型经营体系,既可满足生态环境需要,又给农民带来一定经济收益,促进生态、环境、经济的和谐统一。在缓坡低山或者丘陵地区,除了进行坡改梯之外,还要注意设置防护林带,发挥固土目标。

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在贵州喀斯特微地貌地区培育并推广良种、调整能源结构、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种植植被覆盖物。例如在花江地区,并不是采取单一的措施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相结合,开展节水工程、退耕还林、坡改梯等,有效实现水土保持目标。

3.结语

在贵州的喀斯特微地貌山区,虽然近年来水土流失略有好转,但是整体趋势呈现恶化。尤其在一些耕地面积少、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采取退耕还林政策已经不能发挥作用;在公路沿线,生态系统最薄弱,因此需加以重视。还有一些农民由于缺乏基本的环保意识,大量毁林开荒,仅注重眼前利益,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因此,必须转变管理思路与管理办法,从多个方面加快完善手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

因此,有关水土流失问题,应做到未雨绸缪,在治理已经破坏的水土问题同时,还要做好有关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预警工作,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落实管理,发挥实效作用,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促进贵州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王恒松,熊康宁,刘云.喀斯特地区地下水土流失机理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9(8).

[2]刘军.喀斯特生态治理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利用评价及优化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08.

[3]王恒松.贵州典型喀斯特单元生态治理区水土流失机理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09.

[4]高华端,孙泉忠,袁勇.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0(2).

[5]王金乐,林昌虎,何腾兵.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环境背景与生态重建[J].水土保持研究.2006(5).

[6]周应书,罗林,何兴辉,谢永贵,王敏,吴明艳.喀斯特山区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变异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喀斯特山区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山区修梯田》
“别有洞天”的喀斯特王国
喀斯特
————水溶蚀岩石的奇观
山区
水土保持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等入选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