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融合的现代中国油画形式语言探析

2012-08-15 00:53陆姗姗
关键词:油画绘画传统

陆姗姗

(池州学院 艺术系,安徽 池州 247000)

绘画是以表现直观形象和作者的直觉感受为其特点的视觉艺术,因而,不管具象、意象、还是抽象的绘画表现方式,绘画的形式语言都是产生视觉艺术的基本要素。绘画的形式语言是引导受众进入绘画语境的起点,是艺术批评的最终依据,是画家把握画面的感性与理性、继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语言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朝拜”敦煌,从古老而又意义常新的敦煌艺术中寻求启发,差不多已成为所有中国美术家乐于履行的“圣职”。敦煌壁画的发展,对中国美术的发展意义深远。它促使中外学者对中国古代美术史观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绘画形式语言的开拓与创新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范例。

中国油画艺术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艺术界对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问题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油画作为外来画种,在明、清代之交与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传入中国,我们对它进行了借鉴学习,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了解和掌握了西方油画从古典到后现代的要求和特色之后,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的要求成为必然,否则油画将失去其在中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董希文、张大千、关山月、常书鸿、韩乐然等历尽艰辛,到敦煌“面壁”,从古老而又意义常新的敦煌艺术中寻求启发,成就了一代大师的艺术伟业,也为后辈艺术家开拓出一条汲取民族艺术养分的“朝圣”之路。这些大师的敦煌临画已成为研究20世纪中国绘画创新与发展轨迹的重要的图像史料。

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单就中国画而言,不管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什么样的创作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这些形式及创作手段表达创作者的思想、追求和心境。绘画是很直观的视觉艺术,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往往是耐人寻味的,给人以视觉审美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启迪。之所以能产生这种感染力,是因为创作者通过创作技法把握住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用直观的视觉上的传递把创作者的思想立场通过绘画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传达给观众,在震撼感染创作者的同时也震撼感染了观众。绘画中的线,是最基本的绘画要素之一,分为再现性线条和表现性线条两种。在西洋的绘画中,占主导地位的形式语言始终是光影和色彩,而线条却没能从中分离出来,终于成为光影和色彩的附庸。而中国绘画表现性线条则是对客观对象的提炼、概括和抽象,它不求外表的“形似”,而是带有很大的主观理解性,力求更凝练、更深刻地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从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和《八十七神仙图卷》等线描艺术杰作中,我们看到,画中用于勾勒发髻、衣纹、祥云、水波的种种线条,已经具有图案化的优美结体。从整幅画看去,满壁线条穿插交织,疏密有致,此伏彼起,你呼我应,犹如交响乐浑厚的和声效果,蔚为磅礴壮观。这样的线条,不仅是作者对客观自然的如是再现,也是主观情感的真挚抒发。

董希文曾深入研究过敦煌传统艺术,他临摹壁画,从亲身实践中深深地感受传统绘画的审美熏陶,并且学到了形成这种审美情趣的传统型手法。这是一种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它既有利于油画的普及,又是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提高。画面中,在借鉴西画语言外,还更多地运用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图式,蕴涵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可以说,它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图式的表现魅力,传统绘画语言图式也是民族文化观念的一种象征,是一种物化视觉形式,它通过油画《开国大典》永恒的瞬间,释放出更多、更丰富内涵的特征,这一特征与中国现代油画所寻求的形式语汇不谋而合,也就是传统绘画语言图式在中国当代油画中被发现、利用、创造的契合点。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图式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进行碰撞和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整合现象,是中国现代油画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二、西方艺术对现代中国绘画形式语言的影响

在西方传统绘画的空间设计中,是以一点透视(也称焦点透视)成像的方法来表现立体空间和深度空间的,这种空间设计运用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是视错觉、幻觉的空间。科学透视的运用,成为15世纪意大利绘画的主要特点。画家马萨卓等人以光学和数学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关于适应观众位置的成像法,即通过计算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表现出一切描绘物都与人的视点相适应的空间现象,这意味着人更进一步接近周围的世界。从哥特晚期开始,西方传统绘画为更准确诠释客观自然的空间感受,深入全面研究透视的科学原理,创立透视学,科学地总结了相同物体近大远小、级差变化和平行线集中的规律。即便当今的中国绘画,解决空间问题,透视学原理依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重要手段。在绘画语言中,除造型空间透视外,还有色彩透视空间,即鲜明的色彩为近色、灰暗的色彩为远色,暖色为近色、冷色为远色,近清晰、远模糊……强弱渐次的变化。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他在空间处理时,利用桌子、地板和天花板的线条确定的房间的中心(而在画中故事的中心人物是带有光圈的人物耶稣),这一新的中心的出现,表明了宇宙的中心已经失去了它的绝对有效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它只能作为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多种存在方式中的一种出现。虽然我们眼睛能够看到各种事物向它聚集,但在这个构架之内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具有自己的中心和标准,不受整体的牵连和制约。这样一来,个别的行为和事件就上升到了那个处于支配地位的权威同等的地位,与它有了同等的权利。事实上,就地平线以下的范围来看,耶稣的形象仍然占据着整个构架的中心。这样,就通过人物中心对宇宙空间中心的取代,使人在这个空间中获得了一个绝对有效的位置,一个极其典型地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的位置。即是一点透视的典范之作,在平面上创造了三维空间。如果没有一点透视法,那么就没有西方的写实性绘画。在中国画的绘画中,透视则多用的是多视点的透视法,善于表现丰富的情节的中国绘画,用单视点的透视法是很难完成的。因此,中国画用(类似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多镜头分割再重新组合)多视点来表现。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这幅画上创造性地运用了空间透视方法,使构图更符合绘画空间造型的视觉效应,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董希文大胆尝试,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讲究科学性,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现空间的科学规律。决定构图总体的线是构成构图透视的线,这种线决不能理解为描绘对象在表现中的一种形式。线形构图给人视觉传达的信息最直接,水平线有开阔、向两边无限延伸的感觉,而垂直线有速度、力度、庄严的感觉。

三、现代绘画形式元素的借鉴

我们都知道,一个绘画艺术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构图、造型、色彩等要素上的设计把握,同时,重要的还有用点、线、面和具有象征意味的几何形象等形式语言元素,表现出运动、成长与变化,表达了绘画艺术的思想追求。任何一个绘画艺术作品的产生,其起点都是从形式语言开始的。可以说,绘画作品中视觉形态的组合方式是画家对自然形态概括、归纳、反思的结果,是通过各种视觉要素的组合构成,表达画家对于世界的理解,沟通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具有语言功用的交流形式,也是扩大人类审美范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因而,绘画中视觉形态语言是我们绘画创作的基本点,既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是反映我们精神内涵实质的媒介。

构成是现代形式主义绘画艺术对画面设计安排的方法,构成形式就是指决定绘画构图的线的疏密组织,黑白灰的摆布,色彩的配置,空间的表达,物象在画面中的规律等等视觉元素。色彩是构成画面视觉效果的主要语言形式要素,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是红色,有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红”之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其文化传统相当浓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就风格而论,主要强调“气韵生动”、“墨分五色”,追求一种“笔墨情趣”、“空灵”、“含蓄”、“似与不似之间”等的境界。“五色观”作为一种审美理论,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无论是在民间美术、工艺装饰,经济文化,甚至政治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画的理论基础是哲学,而西画的理论基础是科学。西洋油画的发展经过了很长时期的成长,油画技法是在15世纪时得到了完善的,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形成了独特的西方艺术的风格,西方油画最根本美学思想是“崇尚理性、崇尚自然”,正是这一特点,使他能够细致入微地真实再现和描绘自然,从这一基础出发向人们传达一种特定的意义所在,这一点在西方绘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以林风眠为首的艺术先驱们,他们极力主张艺术要紧随时代而不断地变化,开拓一条调和中西艺术的新路。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年轻画家们正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向前探索着。

油画语言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或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来的。油画语言是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构成油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结构。就油画而言,它是一种在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说利用点、线、面或黑、白、灰及色彩、肌理等手段来传达人类或艺术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在符合它自身规律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怎样表达和表达什么都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没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种类来界定,油画是人类艺术追求的其中一种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单就油画而言,不同的表现题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只要是符合油画本体的艺术规律的任何题材、任何表现语言、任何表达方式,只要对人类的精神文明起到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只要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任何油画语言方式都应该探索,都应该允许存在和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讲,油画家个人的角度、个人的独特的风格面貌都是最可贵的。

当今,如何正确理解具有中国特色油画实质与精髓,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艺术文化需求,为我国现代油画注入强烈的中国文化元素、时代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是美术家们需要长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和情趣的不断更新,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经历的应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现代油画应该把传统语言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其中,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语言元素在现代油画中得以发展,打造新的民族油画语言图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与世界之间是矛盾统一体。所以要想使中国油画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走向世界,必须让现代油画融入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有了民族文化底蕴的中国油画才更具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国油画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油画绘画传统
一张油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油画《塬下》
油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岁月长又长》(油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