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问题新解

2012-08-15 00:52唐凯
关键词:实践经验天赋物种

唐凯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天赋问题新解

唐凯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天赋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难题,它追问的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根源问题。天赋论发展到今天受到各种不同形式的后天环境决定论的冲击,特别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严重威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反思以及对天赋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天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通过基因的遗传和进化而保留下来的知识结晶,其发生作用离不开实践经验的支持和刺激,并与实践经验共同发生作用以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天赋;实践经验;合理性;发生作用

天赋问题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它探讨的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根源问题。古往今来的众多哲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在针对天赋观念是否存在的问题上就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和思想,而这种对立在近代的欧洲表现的最为明显,它以经验论和天赋论两种完备的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经验论者以“凡在理智之中无不先在经验之中”为原则,认为天赋观念是不存在的,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人的经验;而天赋论者虽不反对经验是知识的一个来源,也不赞成一切知识都是天赋的,其坚信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一定是天赋的。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诞生似乎以实践来否定天赋,终止了人们对天赋问题的争论,但笔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天赋观念依旧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一、天赋论的流变与危机

在人类的认识长河中,天赋问题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无数先哲们在思考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同时都禁不住会反思一系列认识论问题:人如何认识外部世界?人的认识只有外部经验这唯一来源吗?心灵在认识发生之前是不是一块白板,或者说其上早已有天赋的知识?那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基础和根源究竟是心灵还是外部世界?如果天赋的知识的确存在,那么其形式和本质是什么?如何发生作用?纵观认识史的发展,大多数思想家对天赋问题都有着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理解和看法。

在知识的问题上,早期自然哲学家大多自觉或不自觉的以感性经验作为认识的依据。巴门尼德揭示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要使你的思想远离这种研究途径,别让习惯用经验的力量把你逼上这条路,只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你面前只剩下一条道路,可以放胆遵循”。①他认为感觉经验不具有恒常性、不能作为认识的依据,主张唯有对存在的思想才是真理之路,即寻求普遍必然性的天赋知识。柏拉图和巴门尼德一样否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提出不可感知的、普遍的、绝对的理念不可能来源于感觉经验,这就彻底断绝了通过感觉经验认识理念的可能性。可是不通过感觉经验如何来认识真实性的理念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拉图的“回忆型”天赋论便诞生了。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学习就是回忆”,②即“人应当通过理性,把纷然杂陈的感官知觉集纳成一个统一体,从而认识理念。这就是一种回忆,回忆到我们的灵魂随着神灵游历时所见到的一切;那时它高瞻远瞩,超出我们误以为真实的东西,抬头望见了真正的本体”③这个真正的本体就是天赋。柏拉图在“回忆型”天赋论中贬低了感性认识,认为其只可能得到意见不能得到真理。在柏拉图的理念中,已有天赋观念说的萌芽。这成为后来天赋论思想的先驱,以引发了后人对天赋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笛卡尔提出“逻辑型”天赋论的用意不是要解决认识的来源问题,而是要追求绝对确定的知识。“上帝创造我的时候把这个观念放在我的心里,就如同工匠把标记刻在他的作品上一样。”④他认为关于上帝、心灵的观念及逻辑学与数学的基本原理等都是在人出世以前,上帝就已引入人的心灵(理性)之中的。虽然笛卡尔也重视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但他相信真理性的知识只能是天赋的,笛卡尔通过天赋的知识保证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同时他又认为人生来就有的天赋知识是有限的,并不是一切知识都是天赋的,由此笛卡尔在天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的方式推出一系列的真观念,以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在这里,笛卡尔的天赋内容不过是其获得一个庞大确定性知识体系的逻辑前提。

莱布尼茨针针对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声称“心灵原来就包含着一些概念和学说的原则,外界的对象只是机缘把这些原则唤醒了”。⑤即天赋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知识的种子,天赋仅仅是变成知识的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莱布尼茨提出“大理石花纹假说”,把人心比作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而天赋就是大理石上未经雕刻的纹路,只需琢磨加工,既可成为雕像,即人的心灵“就他们的现实知识来说不是天赋的,但很多可以称为潜在的知识是天赋的,如大理石的纹路所构成的像,在人通过工作发现它们以前,就是在大理石之中的”。⑥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天赋观念的批判和否定占据着学术界的主流。而对天赋论冲击较大的是各种不同形式的后天环境决定论,如教育决定论、后天环境决定论、反映论以及实践论等。而在我国占主流地位的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对“天赋”学说的驳斥和影响最为深远,它提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又在实践的推动下由感觉、知觉、表象上升为概念、判断、推理,即上升为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又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总之,人的一切认识都是在人类后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天赋知识,至于天赋论者所论及的一些先天具有的知识或能力等均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所反对的对象。

二、天赋存在的合理性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关于实践经验的阐述是广泛的,深刻的,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的一切认识,当然它对实践经验的推崇也足以使得天赋学说成为一门伪学问。然而,我们能因此完全否定天赋的存在吗?笔者在此持否定态度。针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经验和天赋的看法,笔者想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以证明天赋的存在也具有其合理性。首先,从逻辑上讲,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能够穷尽对万事万物的解释而自然而然地否定其他方式或途径。这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吃五谷杂粮能填饱肚子而否定吃其他食物依旧能解决温饱问题。其次,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经验学说的框架里,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的穷尽对一切生命现象的解释,比如它不能对生物的本能反应等做出合理的解释。例如刚孵化出来的小鸡不用任何学习就会跑,勤劳的蜜蜂天生就会造房、采蜜,而且神奇的人类在刚出生时就拥有吸吮吃奶的本能等,这些问题在天赋论者那里均可得到圆满合理的解释,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揭露了经验理论的局限性以及“天赋”存在的可能性。再次,如果我们把刚出生的不同婴儿置于完全相同的环境下、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我们将会发现他们在智力、兴趣等方面的表现依旧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的经验对诸如此类的现象的解释将显得苍白无力,而如果用天赋的观点来说明,则可以得到相对圆满的解答,即每个婴儿先天就拥有各种不同的知识潜能,在经验的诱导和刺激下,它们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得到激活、进而显现出来,以造就上述案例中不同婴儿在智力、兴趣等方面的表现有差异。这也从另一个维度来增加了“天赋”存在的可信度。最后,有相当一部分人(比如先天性的精神病患者),无论我们在后天为其提供多么好的环境和教育机会,他们也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学习和生活,这从反面也印证了经验的并非万能和天赋存在的可能性观点。故笔者认为后天环境决定论等对天赋的批判是片面的、非科学的,天赋的存在也有其合理之处。

三、天赋观念的发生作用

在具体探讨天赋观念发生作用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天赋”的涵义作一界定,以明确确定和清晰理解我们研究的对象或客体。以往的先哲们大多认为天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而笔者认为天赋指的应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通过基因的遗传进化而保存下来的知识结晶。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天赋:首先,我们使用“天赋”一词时是从横向的维度来理解的,而假若从物种进化的历史维度来看,天赋又是经验的,即这种天赋源于实践经验,离开了实践经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它不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直接经验,而是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生存斗争以及相互的交往过程中总结和累积起来的经验,诚如韩明友所述,“我们的蒙昧祖先,和其他动物的祖先一样,将它们宝贵的生存经验录入物种的基因并将其无私地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今天的我们。”⑦通过遗传获得的天赋并不是“脱离任何个体的特殊经验而独立的”⑧换句话说,天赋是一种相对的天赋,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天赋,没有前人经验基础的积累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天赋的诞生。其次,这种天赋是一种潜在的天赋,即它是一种可能性的知识,而不是人天生就直接拥有的现实的知识,让这种可能性的知识转化为现实性的知识离不开单个人实践经验的刺激。只有经过实践经验的刺激和诱导,才能将这种潜在的知识显现出来,为人们所用。再次,这种所谓的天赋知识是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即在每一代人的生存实践中,通过遗传而获得相应的天赋的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生存经验,不断地整合、丰富和发展着这种天赋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又把自己业已整合了的经验知识以遗传的方式作为下一代的“天赋”遗传下去,如此往复,推动着天赋的丰富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再其次,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每一代面临的历史境遇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不同,导致这种天赋知识只是部分得以显现,而部分天赋知识由于缺少实践经验的刺激和诱导而没能得到显现,久而久之,一部分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天赋知识将得到加强而壮大,而另一部分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不大的天赋将会得到弱化乃至消损、泯灭,这是天赋知识的进化过程。最后,根据天赋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为方便我们对天赋的理解以及用天赋来解释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这里可以把天赋划分为两类:即群体天赋(作为一个物种中的任何成员都普遍拥有的天赋)和个体天赋(作为一个物种中的部分成员所独有的天赋)。由此我们可以更方便更合理地解释物种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物种起源的角度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群体天赋是物种一代又一代的祖先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需要所淀积下来的作为该物种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如蜘蛛为了捕食而必须会结网,婴儿为了获取养料而必须会吸吮吃奶,这是每个生物作为其物种中的一员所获得生存、发展而必须拥有的天赋,正是因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这种天赋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注意。而人们注意到的大多是个体天赋,它是物种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某种特殊的实践经验而获得的异于物种中其他同类的天赋知识,并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遗传给下一代的天赋。比如游牧民族的子女在骑马射箭等方便多优于汉族的子女,有文化父母的子女多比没文化父母的子女聪明。

天赋由潜在转化为现实发生作用,离不开实践经验的刺激和诱导。天赋相当于种子,它的发芽、成长离不开实践经验为其提供养料、水分、阳光等条件,而其成熟后所产生的新种子将作为一种新的天赋能力被保存,以便在经验的条件具备后发芽、成长,在如此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每一个人的大脑都不是白板,它里面隐含着上代人通过基因转录遗传给我们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是直接给予我们的,它们是一种隐在,只有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实践的刺激,这种信息才能够显现出来。但同时由于我们与上代人所处的外界环境有一定的差异,故作为隐在的天赋虽然因为我们的实践经验得到部分地显现,但是部分隐在的天赋由于缺少实践经验的刺激将会渐渐被淡忘,而通过我们的实践经验,我们又获得了新的知识,即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使人类自己在心理和生理结构上逐渐产生变化”⑨,它将同显现的天赋一并作为隐在的天赋录入基因传给下一代。由此推动认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天赋”发生作用的流程。

由此可以认定,人类认识是天赋和实践经验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虽然一切认识都来自于实践经验,但具体到单个人,天赋和个人的实践经验两方面对构成其认识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天赋使人们可以继承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劳动结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而实践经验使得每个人在现实的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即人类的认识的发展是人的天赋和实践经验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书馆,1981年版,第31、76、75页。

④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3页。

⑤⑥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43页。

⑦ 韩明友:《先验心理——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7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77页。

⑨ 姚鹏:《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北京:求实出版社,1986年5月版,第109页。

[1]韩明友.先验心理——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姚鹏.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6.

[4]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注 释:

①②③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

猜你喜欢
实践经验天赋物种
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戏曲实践经验及理论之融合研讨会综述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用努力换天赋
国外个人数字存档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