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培养

2012-08-15 00:54胡中亚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毕业生专业

胡中亚,朱 晶

(湖北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北 孝感432000)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与部属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学校定位、学生来源、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为适应社会对复合性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要想在重点高校和师范类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夹缝中求得比较好的就业出路,就必须在个人能力上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因此,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多样化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一、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现行情况分析

1.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概况。地方高校是由地方政府主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地方高校一般为二批、三批招生的本科院校,多为本地生源,多数毕业生首选当地就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没有硕士点、博士点,没有此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由于所处地域、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与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高校相比,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比如知名度较低,在社会认可中没有 “名牌效应”,获得的办学资源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较低,尤其是缺乏大师级的教师,录取新生的最低分数控制线较低,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相对不高等等[1]。

由于以上劣势,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与“名校”毕业生相比,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性不强,专业能力不到位,因此,大部分毕业生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岗位上尚不具有竞争能力。

2.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主要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教育技术学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设计,数字化视频技术设计开发,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育软件、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软件的设计、开发等工作[2]1-21。

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四大部分,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具体课程就不一一罗列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是无可非议的,如果学生按要求学好了上述课程,达到了培养目标,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即使是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岗位上也应该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3.能力培养的弊端。目前,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地方高校由于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没有科学地估计市场需求,没有充分的教学条件,仅凭几个兼职的、转行的教师就开办了专业,尽管近几年师资有一定的补充,但新引进的教师因为年轻、经验不足、资历不够,难以挑起大梁。

二是简单复制培养方案,没有地方特色。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几所专科院校(甚至包括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的,发展时间较短,对本科院校办学经验不足,软件、硬件环境都比较差。在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时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体现自身特点,没有突出地方特色,只是在“知名”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表面的修改。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不强,必然导致教学上有一定的盲目性,人才培养的特色不够明显,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课程之间缺乏沟通,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教学大纲的编写、教材的选用、课堂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认识,所设置的课程内容重复、逻辑混乱,教学内容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课程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综合能力的形成。

四是实验教学条件差,难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多是依托其他专业创办的,由于领导对专业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在原来的基础上东拼西凑,随便指定1-2名兼职的实验员。这样的实验环境,根本无法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体现教育技术学专业应有的特色。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难以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既没有专业特色,也没有地方特色,具体表现在其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上没有特色,没有优势[1]。

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多样化能力结构

本研究调查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根据统计结果,结合培养目标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多样化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能力,信息获取、加工、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1.教学设计能力。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中,毕业生主要从事教学及其相关工作,教学设计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成份,其他各种能力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所以,教学设计能力代表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水平,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生存之本。如何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2.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能力。媒体教学资源是新时代的产物,是高科技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它可以从感知觉到记忆到思维到情感意志等方面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教育教学领域内,媒体教学资源正在被大力地推广和应用着,并且在此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高科技产品并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在工具层面上给教学带来最大的便利。教育需要媒体资源,更需要媒体资源开发人员。教学媒体资源开发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学生具备较高的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能力,在就业市场就具备了竞争的优势。

3.信息获取、加工、处理能力。在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高校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必须适应这个“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时代,因此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加工处理能力一定要很强,应该在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索和协作式学习中培养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4.创新思维能力。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在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知识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知识经济社会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创新的社会,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善于吸纳、应用不断出现的新知识,而且要具有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时刻保持思维的敏捷性,在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大胆提出各种想法,刻意加强思维训练,形成积极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致于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此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社交组织能力、设备维修能力等等[3][4]。

三、多样化能力培养举措

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育尚存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地方高校教育者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经验,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结合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实教学情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谨提出如下能力培养举措。

1.结合地方特点,改造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造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点工作是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根据本科教育的特点、培养层次以及毕业生在当地所从事的职业特点等综合情况来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目标设置中既要考虑到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同时也要注重专业的价值取向。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地方的特点,制定独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授课顺序的排列,直接决定着未来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自身的特点,设置的课程既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是学生获得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是增加专业教师的数量,引进名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科班出身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杜绝多头代课、因人开课现象。其次是加大对原有教师(包括实验课教师、实验室管理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更新教师的理论水平,鼓励、促进教师完成一定量的科研任务与教研任务,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室建设,创建良好的实验环境。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1-21。这一定义决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实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包括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多种媒体综合应用等实验内容。实验室的建设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有利于学生掌握音像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利用和传播各种信息资源的技术,能够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现代教育媒体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以适应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软、硬件实验环境,并能集实验教学、科研开发于一体。

4.以学习竞赛为契机,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竞赛是推动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多媒体创作技能类的学习竞赛,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有一定优势的,参赛学生从主题的确定到作品的完成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实验分析,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及参考作品,在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学生凭自身努力解决问题后,会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更加坚定了“做”下去的信心。所以一次学习竞赛不仅巩固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磨练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意志,这是在课堂上、考场上难以达到的学习效果。

目前各级各类的学习竞赛比较多,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赛,同时建立一定激励机制。学生一旦报名参赛,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推上了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舞台[5]。

5.改革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考试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考试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的分数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学生的能力发展被异化为考试分数,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技术学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新型交叉学科,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旧的考试制度,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考核、评量学生成绩,用考试这个“指挥棒”促进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同时还严重影响到本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实现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1] 张有录.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造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1(1).

[2] 黄荣怀.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彭声泽.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12).

[4] 杨果仁.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能力素质体系的重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3(1).

[5] 孙虹乔.以竞赛为契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企业家天地2008(7).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毕业生专业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