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2012-08-15 00:50孝青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高青县秸秆农业

□文/孝青利

(高青县委党校 山东·高青)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增长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高青县而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青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做法

生态循环发展理念逐步融入高青县农业发展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循环发展。高青县把推进优势产业集中发展作为产业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规划布局了山东黑牛、高青大米、高青西瓜、高青西红柿等九大精品片区。加大对七大主导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引导企业提升加工规模和档次,提高农产品原料利用率和科技含量。弘扬农业生态文化,拓展休闲观光农林。2012年更是以镇、街道为板块,突出各镇特色,重点打造绿色优质奶源基地、优质肉鸭基地、高青大米基地、高青西瓜标准化种植基地等。

2、按照质量安全、环境生态要求,发展精品农业。提升标准农田质量,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业污染防治的法规建设。高青县按照“有标可依、按标生产”的要求,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冬绿肥生产等技术,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2012年高青县全面推进“十大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做好以黑牛为龙头做大做强畜牧业,积极打造绿色无公害食品安全区。目前,全县已建成5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8个农产品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精品瓜菜种植面积达19万亩。

3、创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提高农业效益

一是以沼气资源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模式。主要包含了农户一池三改生态模式、冬暖大棚里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和养殖场沼气能源利用生态模式。当前,高青县按照循环经济“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原则,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为中心,通过沼气工程这一纽带,将种植业、养殖业和食用菌产业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和“零排放”,构建“种—养—加”、“畜—沼—粮”、“畜—沼—果”、“畜—沼—菜”等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显著缓解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这主要是以大棚种植和河源养猪专业合作社以及山东黑牛养殖项目为代表。一个“四位一体”生态循环模式蔬菜大棚比普通大棚可以增产15%~20%,平均亩增收可达6,000元左右。河源养猪合作社把废弃的垫料与粪便混合搅拌添加微生物菌种,生产能够改良土壤的有机肥。整个生态循环的各个产业链所产生的剩余物(废弃物)都能变成另一个产业链的生产原料,实现了零排放。特别是山东黑牛产业,以10万头山东黑牛产业化工程为龙头,向前延伸种植业,向后延伸加工业,通过秸秆转化和饲料转化,实现种植业转化增值;通过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气发电、沼渣肥田,发展都市农业、有机农业,提高种植效益,形成以低碳和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大农业结构,既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又确保了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二是以减少化肥使用为目的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以测土配方技术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使用为主,以高青西红柿产业为代表。在高青西红柿的种植过程中,充分利用有机肥源、病虫害防治和良种供应等有机栽培技术,通过配套栽培、测土配肥和平衡施肥等科学管理方法,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全追溯。2011年秋季,通过流转土地2,000亩建成了高标准科技种植示范园。

二、高青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不顺,缺乏机制,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有利的多头执法,无利的推诿扯皮,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而循环农业发展需要的机制保障也不健全。现有的激励政策操作性不强,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标准、规模开发模式和技术评价体系,政策引导与监督执行的脱节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2、产业经营模式规模较小,农业循环意识不强。高青县的农业循环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规模总量较小,循环模式未能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框架,产品低商品率、低价格和低附加值的特质依然显著,农业作为原料产业的天然弱质性未发生根本变化。以秸秆利用为例,大量财政资金被用于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的财政投入增幅不高,造成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一直停留在示范阶段,一些成熟的、效益比较高的秸秆利用新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在低水平上循环。

3、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还比较薄弱,内在发展动力不足。当前,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所需要的用于废物利用、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健全,特别是一些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技术开发不够。

三、对高青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几点思考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政府部门和各镇密切配合。建议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发改委、财政、科技、国土、交通、林业、水利、环保、旅游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作。同时,健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考核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组织保障。

2、推进规模经营,培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带动主体。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开发生态循环农业,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生态循环农业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关键环节。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限制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当前,重点在于加强新型生物农业技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立体复合的农作制度、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技术攻关,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

猜你喜欢
高青县秸秆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熊猫兔
高青县乡镇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调查与对策
不等式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