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探析

2012-08-15 00:50张国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执业会计工作

□文/张国柱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洛阳)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起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现状看,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建账不规范、核算混乱等现象普遍存在,已经直接损害了会计工作的生命力,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对于促进其自身的健康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现实意义

1、会计规范化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规范是对企业整体会计行为由内到外的一种具体标准。它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总体管理水平。设置与实施会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内容真实、反应及时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会计信息作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客观依据,对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规范。但信息的规范化应随着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会计规范需要根据实施主体和目标客体的不同加以区别对待,只有规范的相对性才能真正保证规范实施的效果,这样既保证了中小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会计信息,也可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有利于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的提高。

2、会计规范化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规模都相对较小,而且还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原始资金积累的方式进行发展,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发展壮大。通过会计规范化,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执业水平及企业业绩含金量,在信息的披露上更可靠、更相关、更透明。而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披露能使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有着更加具体的了解,才能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对外融资的能力,解决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外部监督力量分散,力度不够。外部监督又包括政府部门会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在政府部门会计监督方面,我国目前虽有财政、税务、审计等机关的监督,但各部门因工作重点不同,标准不一,加之管理分散,缺乏横向沟通或出于部门考虑,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都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工作实施具体全面的监督,因此政府会计监督未能形成一个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进行有效监督的体系,难于将监督职能落到实处。

在社会审计监督方面,民间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经济活动是有偿审计,加之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和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审计工作往往停留于表面,未能深入核查,甚至对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人为地降低了审计质量,因此也难以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督。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规范化的基础。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于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部分中小企业甚至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会导致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因相互脱节而产生错误或因不相容职位缺乏相互制约,而发生舞弊。部分企业虽有制度却形同虚设,会计监督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使得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致使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屡见不鲜。

3、会计人员素质水平较低。部分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差,法制观念淡漠,为了企业利益,甚至因图谋私利,编造、篡改会计数据而导致会计账目不规范。有些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由于对会计核算规范掌握不透,加之会计工作繁忙,其主要精力放在记账、算账和报账上,对新的理论知识和新出台的财经法规、税收政策等研究应用较少,往往跟不上改革的步伐,从而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这也是当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强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对策

1、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各部门要有合理的分工,各司其职,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如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会计单位的账证联合审查,年终再经审计机关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年审,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保证会计规范化。对会计中介机构,特别像对会计师事务所这种社会审计监督机构,要加大对其监督力度,整顿其执业行为,而执业注册会计师自身则应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要依法执业,客观公正,保证会计规范化。依靠注册会计师这个社会监督力量去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财务行为、纳税行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对不负责任或者违反执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机构要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

2、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全面有效地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相关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与执行的监督制约程序、财产清查的范围和程序、实施内部审计的办法与程序等相关内容;另外,应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力度,应分别制定日常监督、临时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跟踪监督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并加以落实,使会计监督工作制度化。而且,企业领导要积极支持会计人员行使监督职责,带头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同时帮会计人员克服其监督中遇到的干扰和压力。

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会计规范化最直接、基础的环节,中小企业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会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训的相关活动,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续教育,并要保障各项培训活动的贯彻落实。一方面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其会计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对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另一方面应当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从业人员增强法制观念,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同时,应完善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经过考核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人员,才能取得会计资格,并且应由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资格进行年检,对于违法违规的会计人员,应根据法律和法规严肃处理。

[1]秦红.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8.

[2]周萍.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J].会计之友,2010.6.

[3]吴玉.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执业会计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企业内部控制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