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2-08-15 00:50王金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中职英语教学

□文/王金平

(郑州市卫生学校 河南·郑州)

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和职业技术方面应用的能力,为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目前,中职英语教学普遍面临着一些困境。分析这些困境,探讨解决对策,对于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为中职学生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新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全国生源总数下降,高中和大学不断扩招,致使中职学校招生几乎零门槛。中职学生多是应届初中毕业生、社会青年和因某种原因未能完成初中教育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差异很大,其中英语尤为突出。有的学生能顺利完成课堂听、说、读、写任务,有的学生甚至读不准26个英文字母,这种参差不齐的现象几乎每校都有。

(二)学生重专业轻文化课,存在“学习英语无用”心理。从中职生对学习认识的角度看,偏专业课、轻文化课意识的形成与其就读中职学校的动机密切相关。多数家长、学生认为:读中等职业学校就是为了学点就业的本领,今后好找“饭碗”,在中职学校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可,其他无所谓,因而重专业能力、轻综合能力,重专业课、轻文化课。例如,部分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出国就业的意向,将来工作环境中面对的都是中国患者,几乎碰不到外国人,根本没必要学习英语。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英语无用”心理在中职生中普遍存在,学习英语积极性必然不高。

(三)任课教师继续学习意识不强。中职教师多数兼任教学和班主任两项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和零碎、耗时的学生管理使教师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从事自身学习。中职学校既没有高中那样大的升学压力,也没有大学那样重的科研压力,教师继续学习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也造成教师进修、深造积极性不高,自我提升意识不强,出现“吃老本”现象。

(四)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所谓“教学理念陈旧”是指教师对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宗旨理解不够深刻,不能树立英语教学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的理念,不能结合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在中职学校,“满堂灌”的纯英语知识教学屡见不鲜,注重阅读、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听、说练习则是有时间就进行,没时间就一带而过现象也普遍存在,尤其在年龄偏大教师群体中较为突出。老师领读单词——讲解、翻译课文——语法讲解与练习——课后练习题的练习与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仍主导课堂。这些无疑严重抑制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英语学习处于枯燥的讲解和被动的接受中,语言应用性、交际性的本质特征无法实现。有些教师甚至一本书讲多遍,遍遍几乎一个样,同一内容多班讲,班班复制,不能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特点及授课现场情况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材选择不适用,与专业脱节。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而多数中职英语教材内容与专业脱节,已不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除部分涉外专业有专门用途英语外,现行的中职英语教材大多是面对全国或全省并仍按传统的学科体系编排的,重点体现了词汇、语法及知识点,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更没能体现出职业学校不同专业需要学习的有专业特色的专门英语。学生自然会觉得学好和学不好英语都是一个样,对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作用不大,从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

二、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以学定教,分层教学。中职生英语基础普遍很差、参差不齐现象已是不争事实,无法改变。学校、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只能在“教”上下功夫。如何教?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依据因材施教理论,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组或几个班,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供最优化的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如,笔者所在的郑州市卫生学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分层教学的做法是,按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客观有效地将其分成 A、B、C(即优、中、差)三个层次。C层主要复习初中英语课程,以落实双基为主,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B层主要学习规定教材,适当加大容量和难度,努力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A层在学习规定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和阅读量,并结合涉外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雅思考试培训,为学生出国就业创造条件。实践表明:以学定教,分层教学使优等生进一步提高,中等生得到发展,后进生得到补救,收效显著。

(二)英语教学中进行专业知识渗透。中职生为什么重专业轻文化?为什么会认为“学英语无用”呢?主要是英语教学与专业脱节的缘故。如果教师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专业知识,把英语和专业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会慢慢消除学生这种心理,提高其学习兴趣。例如,护理专业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节英语课,教师不用告诉学生学习英语有多重要而是播放一段有关“一名护士因看不懂进口呼吸机显示的吸入氧浓度英文报警信号,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造成一患儿脑死亡”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自己感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效果远远胜过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再例如,讲解高教版《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1 Nice to Meet You”时可渗透接诊、查房、收集患者信息、宣教等不同情景下护士与患者用不同方式打招呼的知识;在“Unit 2 I Can Do It”中可请学生用I can...句型操练护士应掌握的基本技能等。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英语知识,又复习了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性会有很大提高。只要教师充分备课,挖掘授课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巧妙地把专业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中,那么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力、消除“学英语无用”心理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面对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学对象变化巨大,首先,中职英语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增强自我学习意识,不断获取新知识,才能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中职学校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政策。“走出去”是指学校加大教师继续学习方面的投入,激励教师去高校进修、深造,甚至出国学习;教师积极参加校外英语教研活动,主动向外校教师学习。“请进来”是指学校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做讲座、开座谈会等,向教师传授先进教学理念、方法和经验,以便为学生提供最科学的英语教学;邀请对口单位技术骨干来校讲解当前职场需求,使教学与市场接轨。再者,英语教师可通过平时多留意专业课程、观摩学生实验、请教专业课教师甚至学生、课余多翻阅专业书籍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四)调整教学模式,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应该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寻知识转变,正如斯宾塞所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一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从“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受,理解知识。

教师还应根据授课专业、班级及现场情况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如模拟职场情景、角色扮演、做游戏、讲故事等,利用音乐、时事、影视、热门话题、名人事迹导入课文、举例等等。例如,讲授“Unit 7 Can I Speak to Wang Yang?”中的电话用语时,可为护理专业学生设置“电话预约”等情景,为助产专业学生设置“产后护理电话回访”等情景,让学生扮演护士、患者或家属进行电话用语练习,既可激活课堂,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合专业特点,精心选择教材。教材是教学的材料和依据,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的依据是:与专业相结合,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强,内容相对简单且含量适中,知识体系优化。近几年,在教育部、各系统教材办的努力下,现已有数套针对中职各个专业特点的教材发行,各中职学校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教材。如国家卫生部教材办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护理专业英语》系列教材就比较适合护理专业学生使用。另外,各地各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和编写符合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董文,徐小琳.中职学校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研究 [J].卫生职业教育,2012.11.

[3]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编写组.英语(基础模块)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中职英语教学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