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

2012-08-15 00:50□文/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19期
关键词:廊坊市高端服务业

□文/陈 萍 李 冬

(1.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2.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河北·廊坊)

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其中包括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网络信息、创意设计等领域。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务业,对于提升廊坊市服务业整体质量和水平,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2012年2月1日开幕的廊坊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聂瑞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重点面向京津高端休闲商务需求,加快发展网络经济、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虽然廊坊市高端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一、高端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端服务业占经济比重较低。近些年廊坊市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廊坊市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36%,低于全国40.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地区45%的水平;二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高端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生产性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三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服务业外资占廊坊市每年吸收外资的比重只有1/3,低于制造业;四是现代新兴服务业起步晚,廊坊市的服务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占比近40%;现代服务业中,除金融保险业比重稍高以外,其余新兴行业均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产品、服务手段、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较弱,导致产业能级较低。

(二)对接京津交通设施不发达。凡是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往往能比较好地带动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面临着技术、资金、人才等较高的要求,本地发展困难较大,所以应以开放引进为主,本地催生为辅,廊坊市引进高端服务业的资源优势就是区位优势,即京津半小时经济圈,“半小时进京入卫,一小时上天下海”,所以交通路网对接京津在高端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廊坊市还面临着对接京津交通设施滞后的瓶颈,适合高端人士出行的方式还比较单一,高端白领人士一般不会选择速度较慢的公交出行,高铁出行也未必方便,适合高端人士出行的高速公路多年来只有一条京沪高速,且限速较低,国道、省级公路路网密度小、等级水平低,丁头路、断头路现象普遍,路网连接北京相对欠发达的南部较多,连接经济更为发达的北京东部较少。目前急缺适合高端白领人士出行的连接北京东部和天津城区的高标准城市快速路。

(三)园区功能尚需完备。园区是经济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产物,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影响了高端服务业项目的招商进驻。一是存在园区重复建设、产业雷同、特色不突出、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同时也不同程度造成了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无序竞争;二是园区缺乏必要的城市配套设施。园区与城市相互分离,留不住科技人才,出现了许多白天热热闹闹、晚上冷冷清清。廊坊市最早开发建设的廊坊开发区,与先进地区相比,其医疗、教育、文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功能不够完善,不能充分满足园内企业的现实需求;三是园区项目吸附力和承载力也相对较弱。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这样要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具备产业的高度聚集性和辐射性。目前,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单兵作战现象明显,高端服务业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对相关产业的渗透性不强,难以促进二三产业融合,相辅相成的发展。

(四)城市服务和管理水平有待加强。一是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形成核心品牌,对于高端服务业的聚集将起到十分有利的作用。目前,廊坊市相邻地市以及临近京津各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中心城市不能形成发展极核和制高点,各种生产要素就会不断流失,区位优势就有可能被边缘化。但目前廊坊市域城镇规模发展相对均衡,主城区在高端发展中还没有形成龙头作用,核心作用不明显,品牌效应不突出,削弱了竞争力;二是效能建设需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虽有审批中心和办事大厅,但仍存在“前店后厂”、多头审批、程序繁杂等现象。在入区项目洽谈、跑办手续、日常管理等各个阶段都存在服务质量不高、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据有关机构对10个园区百家企业调查反映,对服务的满意度不足60%,而且这一数字呈逐年下降趋势;三是针对高端的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缺乏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的高水平的教育机构、现代医疗机构和高端休闲娱乐设施,缺乏技术、产权、信息等的交易平台和会展推介平台,缺乏方便快捷、灵活多样的资金支持和服务。

二、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对策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服务业比重。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可加快构建适宜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高地”,实实在在地推进高端服务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为此,政府有必要从制度体系、行业规范、市场培育、人才高地、政府服务、组织管理、资金支持和财税优惠等层面构建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是积极培育市场,努力放宽高端服务市场的准入领域,积极鼓励民营和外资参与高端服务业发展;二是加强行业规范,重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完善监管机制和建设征信服务系统;三是实施资金扶持和资源保障等鼓励性政策,建立高端服务业项目资助计划,并用专项资金、配套资金和项目资金进行资助,同时实施减免所得税、贷款贴息和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另外,还需对人才引进交流、教育培训、考核奖励等进行细化安排,使高端服务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得到保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能为高端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经营环境。这不仅有助于当地高端服务业成长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吸引外地乃至国外高端服务企业的涌入,因此应把路网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一是要建成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把空中、地上和地下交通系统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要加快建设轻轨对接,尽快实现与京津地区的轻轨连接;建造高标准的北京新机场通行线;与京津沟通,立项建立面向北京东部的京廊快速路、面向天津市区方向的津廊快速路,努力实现半小时上天入海。二是要打造功能完备的服务设施,创建一流的居住和商务条件,搞好各种文化设施建设,为人们提供快捷、便利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加强园区建设,优化发展平台。一是明确各园区各自的发展定位。对单个园区制定科学的控制性详规,以此形成成龙配套、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全市域园区规划体系,实现生产力要素最优配置,避免市域园区同质化发展和无序竞争;二是完善园区配套。坚持按照城市化理念建设园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可借鉴苏州和郑州新城的经验,按照做园区就是做城市的理念高标准建设园区。对现有园区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有欠账的,要抓紧补上,应重点完善教育、文化、医疗、金融服务、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满足入区人员居住、生活、休闲的需要;三是探索新模式。借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廊坊和燕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充分整合各类要素资源,使廊坊成熟园区发展空间相对扩大。

(四)优化城市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完善的城市功能为高端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高端服务业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功能和城市品牌形象提升。一是要提升主城区承载能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构筑对外协作和竞争的龙头,统筹推进中心商务区、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不断增强主城区产业集聚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要按照“三大板块,一体两翼”城镇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打造主城核心区,以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人口集聚规划、功能区规划等保障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实现高端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促共进;二是要实施精良管理。要坚持建管并重,增强管理意识,创新管理理念。积极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形成高效有序、协调运转的管理机制;三是加强效能建设。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强化服务责任,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为推进全市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李文秀,夏杰长.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人民日报,2012.6.4.

[2]王廉,桂华莲,柯华林.高端服务业经济.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1.1.

[3]杜人淮.努力推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7.65.

[4]聂瑞平.廊坊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廊坊日报,2012.2.1.

[5]廊坊市政协办公室.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http://zx.lf.gov.cn/zx2010/html/jyxc/dywz/1474.html,2012.5.2.

[6]廊坊市政协办公室.关于提升园区建设质量的调查与建议.http://zx.lf.gov.cn/zx2010/html/jyxc/dywz/1474.html,2012.5.22.

[7]廊坊市政协办公室.关于加快深入对接京津步伐的调查与建议.http://zx.lf.gov.cn/zx2010/html/jyxc/dywz/1474.html,2012.5.2.

猜你喜欢
廊坊市高端服务业
高端油品怎么卖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何故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