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新构想

2012-08-15 00:53叶小宝
关键词:句型语法形式

叶小宝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英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新构想

叶小宝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英语传统语法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缺点,而且不能完全解决语言交际问题。再者,交际法仍然在当下的英语教学中盛行,教师淡化语法教学,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根据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特点和难点,从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理论出发,提出以英语传统语法为主,以英语结构语法、英语交际语法、英汉对比语法为辅的教学语法新体系。阐述英语教学语法的特性,着重探讨三种辅助语法的现实意义及教学内容,展开对教学语法新体系的评价,并探索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英语语法教学;教学语法;语法能力;交际能力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人们重新认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作用,语法教学又重新回到课堂。英语是“法治的语言”,不学语法不可能真正学会英语。可令人不解的是,虽然交际法教学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但英语语法教学迄今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语法教学尚未完全复兴。现在,英语教学的关键不是语法该不该教,而是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使之更适应各层次教学目标的需要。本文拟探讨中学英语教学语法的新体系,目的是着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语法的特性

我国中学和大学的英语语法属于教学语法,毋庸讳言,我们的教学语法研究成果不多。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语法教学效率,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英语教学语法体系。那么构建更合理、更科学的中学英语教学语法体系有何依据?中国学生理解英语和表达英语的方式不同,理解英语的过程是从形式到意义,相反,表达英语的过程是从意义到形式。另一方面,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不在于英语独特的语法特征带来的陌生感,而在于受固有习惯的驱使,[1]以汉语语言习惯去

引 言

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传统语法对我国英语教学影响深远。在20世纪下半叶,尽管传统语法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挑战和批评,但它的基本理论在语言教学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直到现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基本上还在使用传统语法体系。然而,虽然传统语法体系重视对语言形式结构的描写,但却疏于对语义制约关系及语义功能的描写。

20世纪80年代,交际教学法被介绍到中国,此后英语语法教学受到巨大冲击,语法教学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本世纪初,教育部制订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标)。《新课标》提倡交际教学法,把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就是以交际功能为主线,语言材料的编写融合了意念和话题、语法结构及语言功能,语法项目呈隐性的、螺旋式排列,其弊端是:语法项目编排的相对独立性使得学习者缺少对语法知识系统整体性和连贯性的认知。当前,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仍然盛行,一些中学、大学教师淡化语法教学,导致英语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语法意识薄弱,理解与表使用英语。所以,中学英语教学如果仅仅依靠传统语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根据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困难及语法教学的特点,从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理论出发,提出以传统英语语法为主,以英语结构语法、英语交际语法、英汉对比语法为辅的教学语法新体系。

从1960年代起,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逐渐被区分开来,两者形成二元对立。“语言学语法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则的体系来研究,教学语法把语言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来学习。前者的目的是了解通则,即明理;后者的目的是学会技能,即致用。”[2]教学语法是教授学习者如何规范地使用语言的语法系统。“这种语法强调的是语法的功能而不是语法理论范畴。”[3]理想的教学语法体系应该是“科学的、实用的、完备的”。英语教学语法不应当仅仅包含从形式到意义描写的“形式语法”,还应当包含从意义到形式表达的“交际语法”,也应当包含以英汉语对比分析为中心的“对比语法”,就是说,教学语法内容体系涵盖的语法种类不应是单一平面的,而应是多元立体的。

简言之,教学语法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特性:(1)教学语法融合不同种类的语法。教学语法以语言学语法为基础,吸收语言学语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教学语法并不依照某一语言理论,而是集各家所长。”[](2)教学语法包括学习语法和教授语法,具有规定性、应用性。教学语法为学习者、教学者设计,是规范语法,也是应用性的语法。英语语法虽然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但教学语法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最重要、最实用的基础知识,以便培养他们的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3)教学语法由初级到中高级分阶段逐步呈现。在初中阶段可以重点教授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在高中阶段可以引入交际语法的教学。(4)教学语法应考虑学习者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对比,凸显学习者学习目标语的特点和难点。学者或教师根据学习者母语特点及其掌握情形,设计有效的目标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并且运用“迁移”理论,通过对比母语和目标语语法,从对比结果中预测学习者可能出现的语言错误,了解母语如何影响目标语学习。

二、三种辅助语法的现实意义及教学内容

(一)英语结构语法

结构语法又称结构主义语法,广义的结构语法是指在F.de.Saussure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语法学研究,主要探究语言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关系。结构语法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特点是从形式出发描写语言,其中一个显著成就乃是研究句型。实际上,句子形式与意义的深层关系不难理解,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意思,就是使用语言的特定形式表达具体含义,形式自然为内容服务。许多研究表明,适当地强调语言形式的学习,对学习者达到流利、准确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经历的。事实上,要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如果不记住它的重要基本句型,那永远也不能顺畅地表达正确的句子。

“学生要想成为熟练的语言运用者,就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单位,而语言单位并不是人们曾经普遍认为的单词,而是句子。”[5]“句型也称句子结构,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意义和结构特点从大量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典型句型,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语言结构的模式,是构成语言的框架。”[6]142一方面,句型从无数句子中梳理提炼出来,另一方面,句型又可以推演生成无数句子。句型将句子模式化,凸显句子结构信息和语义信息,符合外语学习者自觉类推的心理特点,便于他们理解记忆。

英语句子无限,但句型有限。我们可从三方面讨论句型:五种基本句型、动词句型和其它典型句型。句型教学可从最为关键的五种基本句型入手,初中英语教学就开始有计划地逐一讲解它们的意义、特征、用法,学生用一定时间有意识地重点操练,然后才能正确判断并熟练运用五种句型,接着再逐步学习基本句型的变式 (疑问、否定、被动等)、扩展(增加修饰语、运用从句及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组合(单句组合成复合句)、倒装和省略,从而为说写更复杂的句子,表达系统完整思想打好基础。这是由形式到内容的学习过程,符合语言能产性特征。

动词句型的教学也很重要。英国学者A.S.Hornby在1975年就把动词句型分为25种、82个,后来又把25种动词句型调整为30多种。他对动词句型的研究贡献很大,其成果曾经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发挥过重要作用。动词句型教学时,要告诉学生特定动词的特定意义往往需要使用特定句型。如 advance,accept,characterize,choose, consider, class, define, describe, elect, hire,intend, interpret, imagine, know, recognize, regard,report,see,take,treat,use等都可以使用“主语 + 及物动词+名词/代词+as+名词”这样的句型。另外,一个动词具有的不同义项,往往使用不同句型,而且同一义项也可能采用不同句型。我们可以比较同一个动词的不同句型,还可比较近义动词句型的异同,以免因类推造句而出现错误。如表达“我要求王飞立即答复。”,学生使用ask造句,I asked Wang Fei to answer at once.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用demand造句也如此类推,套用ask句型,那就错了。殊不知使用demand的正确句式是I demand an immediate answer of(from)Wang Fei.或 I demand that Wang Fei should answer me at once.。

英语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其它典型句型,教师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句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高效地学习语法,为说写表达打下扎实基础。如表示原因的句型,除含有because,since,as引导从句的复合句及含有for引导分句的并列句之外,还可以运用“主句+partly through+名词/because+从句and partly through+名词/because+从句”、“Not that/because(of)?, but that/because(of)”、“主语 + 谓语 +because of/out of/on account of+名词”、“主语+谓语+thanks to/due to/owing to+名词”等句型。

句型教学集传统语法与结构语法的长处,我国过去在这方面曾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在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总结句型教学的实践经验,梳理句型研究的成果,使句型教学更加切合语法教学和英语教学的需要。林新事等学者对句型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索,他们把句型教学划分为认知、操练、实践和应用、转换四个阶段,同时确定句型教学的五个原则:程序原则、全面原则、效率原则、情境原则、实践原则,并提出句型教学的呈现、机械性操练、有意义操练、交际性操练四个策略[6]143-146。这样的研究成果对语法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英语交际语法

交际语法也称功能语法,其性质是研究“使用中的语法”。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规则的知识,还包括社交中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Hymes把语言“交际能力”归结为四个方面:①能够辨别和构成合乎语法的句子;②能够判断哪些形式在心理上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③能够选用适合于某一语言环境的语言形式;④ 能够知道一种语言形式出现的频率,是常用的习语还是罕见的个人用语。[7]1换句话说,Hymes理解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的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如此诠释“交际能力”,对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交际语法学派应运而生。

通常,语法教材的编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语法的编写方法,即按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分别研究词类和句子的语法变化,这叫作语法现象的形式分类法,其特点是从外部形式到内部意思,强调一种语言形式表达一种思想内容。另一种方法是以意念为中心,从内部看语法,从内部意思到外部形式。这种语法根据语言所要表达的各种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对语法进行分类描写。交际语法按后一种方法编写。“交际语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发展使用者的交际能力,它通常从意义出发,特别注重交际者的交际需要;它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形式、意义和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者的交际需要和交际中对语言形式的合适选择。”[4]

交际语法提出全面系统的交际功能、意念纲要,其范围和数量大体覆盖语言交际的基本方面和主要内容,其语料涵盖英语基本词汇和句式。基于语义学、语用学等理论研究,交际语法从交际角度出发,以意义为主线研究语言使用规律,对交际功能(用语言做事和说话)、意念(围绕概念和话题表达思想)做出较详尽、全面的界定和分类,以较为详实的语料介绍各种功能、意念的典型话语及相关词汇、词组和句型,从而实现对语法系统的改造。[8]1-3在安排各种功能、意念语料时,交际语法把交际时相关的用法放在一起讨论。如传统语法中,日常交际使用的否定情态动词mustn’t,may not, can’t, shouldn’t, oughtn’t 等,都放在情态动词must, may, can, should, ought当中分别讨论,而交际语法集中解说这些表达禁止功能的否定情态动词,区分它们的语气强弱,而且,其它表示与禁止功能相关的词、词组、句型也归入这个分类系统:否定词 No(Parking./Smoking.)、形容词illegal等;否定词组on no account,under(in)no circumstances等;否定句型tell sb not to do sth,not let sb do sth,not allow sb to do sth,be not to do sth,forbid sb to do sth/forbid sb from doing sth, prohibit sb from doing sth等。

研究语言的变体是交际语法的一个特点。语义学认为,具体情景决定语言意义,我们不仅需要掌握语法形式,还要知道在某种具体语境中通常需要使用某种特定语言形式,这样才能掌握语法,达到交际目的。换言之,为了表达某个意思,我们选择的不同语法形式和结构必须适合不同语境,因为它们有“文体”或“类别”之分。语言的表达需要考虑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表达手段、文化背景等因素。语言交际的得体性表明,选择合适的语法形式和结构对学习者来说并非易事,但至关重要。交际语法读本往往使用“正式用法”、“随便用法”、“书面语”、“口语”等类别标记。如表示“对照”的含义,正式表达法有whereas,despite,nevertheless,even though等,较随便的表达法可用though, all the same, anyway等。

交际语法摆脱语法纯形式范畴的束缚,涵盖从语音、构词到用词造句和交际运用的全过程,系统全面地描述了英语结构及其运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形式语法的作用。[8]13甚至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Chomsky也不得不承认:“作为教学语法,传统的语法体系是够好的。”[[7]2这说明学习交际语法必须具备必要的传统语法和结构语法基础知识。我国高中生经过小学、初中的英语学习,已掌握了1500个左右的常见单词,并学习了基本的形式语法,因此,高中教学中引入交际语法应该是可行的。

(三)英汉对比语法

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汉语语法对母语学习不甚重要,乃至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也越来越淡化直至被取消”[9]2,如此漠视基础阶段汉语语法教学的行为,必然注定了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先天不足。事实上,一个人只有懂得母语,才能更好地懂得外语。而学生汉语语法知识和能力欠缺,必然导致他们在英语语法学习上的迷惑和困难。时下部分中学生甚至不懂汉语词类划分和句子成分划分,于是,他们也就难以理解英语中类似语法项目,更难以把握汉语中没有的时态体态、虚拟语气等语法项目的含义及用法,结果常常用汉语思维方式理解和表达英语。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必然受到母语的制约与影响,不可避免地用汉语规则类推英语规则,甚至进行错误的归纳。对比的方法是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基本方法。英汉两种语言虽然不属于同一语系,但两者同样可以进行对比。著名语法学家吕叔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是让他认识英汉之间的区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词形,语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地用汉语跟英语来做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深刻的体会。”[10]2

连淑能教授曾经总结出英汉语的十大区别,其中最主要区别首先表现在综合语与分析语上。[11]1-28综合型语言是指语法关系要靠词本身形态变化(屈折变化)来表现,分析型语言是指语法关系通过词序和功能词等手段来表示。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性语言,汉语是分析性语言。现代英语的主要特点是:①屈折变化出现蜕化萎缩;②词序既灵活又固定;③功能词数量较多,用法复杂。[11]1以词序为例,英语词序比较稳定,但由于充分运用形态变化和功能词表达时间和逻辑顺序,词序又相对灵活。例如英语中带有状语的基本句型是“主语+谓语+宾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而汉语与之对应的句型则是“主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谓语+宾语”,此时三种英语状语和三种汉语状语的位置不同,而且,英语状语还可放在句首、句中起强调等作用,而汉语状语的位置比较固定。

英汉语的另一个重要差别则反映在形合法和意合法上。[11]48-64英语句子凭借连词、介词等显性衔接手段表达语法关系,以形显义,句中的连接手段种类繁多,连词、介词使用频率极高,它们名为虚词,其实作用不虚,甚至更为重要,是语法教学的重点。汉语较少使用连词、介词,而是通常凭借隐性连贯及上下文等非语言形式手段表示语法关系,汉语构句自由灵活,句子结构关系隐蔽难辨。所以,英语被称为语法型或形合型语言,汉语被称为语义型或意合型语言。王力说:“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12]“法治”即指句子形式严格受到语法制约,“人治”意为句子不受语法形式的制约。我国中学生英语表达往往“人治”意识强于“法治”意识,“跟着感觉走”,这是英语学习的致命伤。

除了上述两个差别,连淑能总结的英汉语其它八个区别是:物称与人称、静态与动态、抽象与具体、硬性与弹性、繁复与简短、被动与主动、间接与直接、替换与重复。[11]29-127毫无疑问,英汉语的区别不仅存在于句法上,而且也表现在词法方面。何况进行英汉对比不能只限于语法层面,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语法对比进而比较两种思维方式和东西方文化。例如,中国人可借助汉语的量词来生动地描述物品:一条鱼、一头猪、一轮红日、一弯溪水、一钩新月,这是中国人的具体形象思维使然,而英美人没有此类形状感的描述,则源于他们的抽象思维方式。可以说,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英汉语言比较和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过程,同样,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英汉语言比较和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过程。

三、英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整体评价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是形式和内容、形和义的对立统一。“语言是十分复杂的,任何一种语法都不可能包罗一切语言现象,并对它们作出全面的解释。只有从这两个方面(从外到内、从内到外)同时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认识该语言的规律。”[13]我们认为,在构建英语教学语法新体系中,传统语法和上述三种语法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初中阶段,重点教授传统语法、结构语法,以语言形式、语言结构为中心,侧重语言的精确性,打好语言形式结构的基础,过好从形式到意义这一关;高中阶段在继续夯实形式语法的基础上引入交际语法,以思想、概念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侧重语言的得体性,过好从意义到形式这一关,这样,高中语法教学过程呈现双向互动,即从形式到意义,再从意义到形式;而作为补充,英汉对比语法则可以贯穿整个中学语法教学的始终。

回顾我国外语教学的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中就一直采用传统语法的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这种语法体系在教学中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对整个英语语法有一个基本而清晰的了解。然而,虽然传统语法对英语教学十分重要,但它不能解释某些语言现象,不能完全反映语言自身的内部规律,也不能完全解决语言交际问题。为了弥补传统语法的不足,讨论其它三种语法对于发展和完善教学语法体系颇有助益。

结构语法的教学,通俗地讲,就是句型教学。“句型是学习语法的起点,语法是学习句型的发展和提高。……句型是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内容,学生如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句型,就能为其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和进行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6]142我国曾经产生了不少英语句型研究的成果,但未能充分运用到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中,一些中学英语老师句型意识淡薄,没有充分发挥句型教学应有的作用。“句型是英语学习的立足点,也是英语教学的着力点,离开了句型,英语教和学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无论如何强调英语句型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都不为过。”[6]142

交际语法强调语法知识的交际功能,关注学习者语言交流的内容,要求他们运用所学语言形式做事,培养语用能力。边教交际语法边教用法(功能),使语法教学语境化、功能化,这正是英语语法教学的目标要求,也是语法教学的改革方向。事实上,变语法知识为语言运用能力,反映了当代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对语言及语法功能认识上的深化。交际语法按照功能和意念重新编排语法大纲,有利于根据语言实际需要编写教材,组织语言教学,也有利于学习者根据交际需要(语言的功能意念)选择特定的语言形式。可以说,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入,交际语法在教学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英汉对比语法的提出,是从相关性和针对性角度凸显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难点。东西方民族各有自己特定的思维定势,中国人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自己的思维习惯,还必须认清由此带来的汉语独特表达方式对英语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英汉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适度对比英汉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特别是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有利于确定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语法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降低“负迁移”的影响,进而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英语语法。

总之,传统语法、结构语法用微观描述的方法解说英语形式结构的作用,是学习英语语法的基础,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前提;交际语法由意义到形式,由思维到结构,从宏观层面将英语语篇及交际活动与结构形式结合起来,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培养结合起来;而英汉对比语法则在英汉语之间架起桥梁,帮助学习者认清英汉语的异同,避免汉语思维定势的干扰。传统语法与三种辅助语法形成“一主三从”的关系,主体和辅体之间互相依存,相得益彰,构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语法体系。

四、英语教学语法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

应该说,初步构建的英语教学语法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果我们在大纲和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中把它付诸实施,则有益于中学生更有效、更顺利地学习英语语法。

(一)在初中阶段,教授传统语法和结构语法,使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和句子结构,力争句子表达准确

传统语法和结构语法从语言的形式结构入手,再作语义解释,这是从形式出发描写人们“怎么说”语言,易于为英语初学者接受。

1.重视语言形式结构的教学

英语的形合性注重语言结构形式及其内部关系,它不只是用词汇表意,更是通过词汇和句子形态变化表达意义和功能。不少学生不明白这点,他们把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规则上,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学习重点从掌握单词转移到学习语言形式结构上,侧重语言的精确表达。例如,英语单词形态变化频繁出现,可以表达词性、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人称、比较等级、非限定性动词等语法意义,而初中生可能对这些细微的单词形态变化疏忽淡漠,因而表达中常会出现错误。教师若能始终强化形态变化的普遍性和法制性,这类错误就会减少。

2.把句型结构作为语法教学的重点

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英语语法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句型与语言意义和功能的对应关系,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如何掌握句型既是英语学习的一条捷径,也是难点。学习者必须懂得:句型犹如数理化的公式,具有强制性。教师可以围绕句型结构这个中心,把传统语法里常见的语法项目融入到句型教学中,而且,一些语法项目,如时态、体态、被动态、虚拟式、存在句、比较等级等,若用简明的句型展示,可以减省许多文字解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词法教学和句法教学相结合

词汇和句型息息相关,不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句型,就无法真正地掌握所学词汇。教师应遵循以句法为主干,以句法带词法并以词法来加深对句法理解的总体原则。在遇到动词、某些形容词及功能词时,教师更需要指明适合它们的句型及使用条件,把词汇教学和句型教学结合起来。如在总结描述人的品行和特点的形容词kind,nice, stupid, clever, foolish, selfish 等时,指出它们都可以使用“It+be+形容词+of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句型,效果会更佳。教师应该按使用的句型对某些词汇进行分类整理,为学生提供一套句型和词汇使用深层关系的明细清单。当然,编写词汇句型清单,必须既按一定性质分类,又按难易程度分级,这样,学生今后遇到此类词汇语法问题,便能触类旁通,得心应手。

(二)高中阶段在夯实形式语法基础的同时,引入交际语法教学,使学生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进行比较有效、得体地口头交际

Larsen-Freeman教授曾提出“语法能力”(grammaring)的概念,认为它是继听说读写之外的第五项技能,是准确、有意义、得体地使用语法结构的能力。[14]高中教学中,教师若能指导学生带着“我怎样运用语法进行交际?”来学习语法,以意念、内容为纲组织语言材料,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融为一体,便可逐步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1.引导学生发现语法,提升语法意识

语法意识提升是指“有意识地使学习者具体注意目的语的形式特征。”[15]陈新仁通过调查得出结论,“正是由于受试者的语法意识薄弱,才导致了其语法能力低下。”[16]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法意识尤为重要而迫切。语法意识提升强调学习者自己发现、分析、理解语言形式,进而能够准确使用语言形式。笔者曾经提出从七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法意识。[17]如在人教版高中教材Learning about Language的常规教学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出现的某类语言形式,让他们联系已有的语法知识发现这种语言结构的形式和意义,再通过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讨论,归纳出这种语法项目的结构、特征和使用规则,当然,其间还可采用传统的形式分析,从功能意念出发选取这类语言结构进行分析归纳,并通过句型操练等方式强化语法意识。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成为语法学习的研究者,并且在自学时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语言形式上,使他们感受逻辑与求证的严密,体会英语形合法的阳刚与理性之美,同时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2.提高学生语法项目使用的得体性

语言交际的得体性要求学生选择使用合适的语法形式和结构。学生只有在掌握语言能力、语言变异能力等之后,说写交际才能做到不仅语法正确而且恰当得体。就是说,交际语法不仅要照顾语法形式的正误,更要考虑正确形式之间的选择,这要求使用者有时甚至从几个正确的形式结构中选择最恰当的表达。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主要是语法的正确性),而忽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结果有的学生虽然能够有意识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结构,但使用不得体,反而弄巧成拙,这样就很难从得体的角度提高自己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应该强调一些语法项目的语体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使用的社会语境和语体色彩。例如,学生首先应该明白英语口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差异:口语体的句子常常结构松散、不完整,而书面语体的句子结构严谨、缜密。如一些动词后面接-ing分词,分词又带有自己的逻辑主语,像I don’t mind John/him/John’s/his buying another one.这个句子,在口语中分词的逻辑主语倾向使用名词通格和代词宾格,而在书面语中则倾向使用名词属格和物主限定词,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这类句子的使用语境,然后才能选择最恰当的分词逻辑主语。

3.在交际语法教学中凸显语法项目的语用功能

交际语法教学要抓好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环节,让学生掌握语言形式是基础,了解意义是关键,学会使用是目的,而重点是意义和使用。高中教学中引入交际语法,从思想、概念入手再作形式证明,并结合语境说明其语用功能,实现语言形式教学。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只注意单词的词汇意义及结构的语法意义,却忽视其语用意义,因此往往不能选用适合于某一语境的词汇和结构。交际语法不仅重视语言的结构意义,而且更重视其情景意义,因而在高中教学中自有其用武之地。例如,学生前面已分散学习了表示原因的连词because,since,as,for,但使用起来还是常常混淆出错,教师可在适当时候集中呈现这类连词,在综合归纳基础上进行比较,比较的范围包括性质、语气、功能、位置、文体等,让学生在整体上了解使用这几个连词的句法结构,明白使用它们的限制条件。这种方式可在语法项目的专题复习中使用,教师要改变语法规则的讲解与实际语境脱节的状况,为学生设计控制式的、半控制式的乃至自由式的练习,将原因连词的教学同听说读写活动结合起来,如设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短文中每个连词都要使用,如此这般,让他们逐步做到比较准确、得体地使用四个连词进行口笔头交际。

(三)在整个中学阶段,适当实施英汉对比语法的教学,发挥学生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减少“负迁移”带来的语言错误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乃至语法参考书应该适当体现汉语和英语的关联性。英汉语中一些显然不同因而无可比较的项目,或者基本上相同的项目,都可以不谈或者稍作提及,要比的主要是同中有异或貌同实异的项目。[18]无疑,英汉对比语法的教学不可不用,但不可滥用。

1.同中有异的比较

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基本上精通英汉两种语言,尤其是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语法。在教授英语语法项目时,教师从汉语语法概念、规则切入,然后再导入英语语法项目,帮助他们发现英语语法特点。例如,英汉语形容词可以表示事物性质、特征,然而,汉语形容词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在主语、宾语位置上化为名词,修饰名词时和汉语一样用形容词,说明动词时则又化为副词。这时,要告诫学生不能忽视英语词形变化。

2.貌同实异的比较

英汉对比语法能够确定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预见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防患于未然,提防学生归纳错误的语法规则。例如,可比较“yes、no”与“是、不是”的用法,在回答否定的一般疑问句时,学生自认为它们是对等的,但其实用法相反。汉语针对问话假设的真实性表达对与不对,英语则根据自身的实际对问话内容表示肯定或否定,这时英语的回答方式相反,教师应提醒学生在回答此类问句时,前后的肯否定形式必须保持一致。

3.酌情比较此有彼无的项目

一个语法项目,若在一种语言中缺失,英汉语有时就不能比较,如汉语没有英语的虚拟语气。但有时却又值得比较,因而也不可疏忽。例如,汉语有无主句,衡量语义型汉语句子是否成立,只要看能否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因此,汉语句子标准较为宽松,不一定要有主语。如“不行!”、“下雨了。”这样的句子,它们对应的英语分别是“It won’t do!”,“It is raining.”,其中斜体部分是添加的,而英语初学者可能会丢掉它们。这是由于语法型英语句子的框架必须是“主语+谓语动词”,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不可或缺,这样句子才完整,否则即使意思明确,句子也不正确。教师讲解英语“主语+谓语动词”句型时,可将英汉语句子放在一起,启发学生比较异同。

结 语

英语语法不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学中的永恒话题。语法是英语教和学成败的关键,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师最为关注的焦点,语法学习是学生掌握英语的必要条件和途径。英语语法教学必须回到课堂,只有重视语法教学,改革语法教学,才能使语法教学迈上新台阶,使英语教学获得新生。语法教学应该突破传统语法的模式,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和生动性。本文重点阐述中学英语教学语法新体系三种辅助语法的现实意义和教学内容,同时探索该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目的是优化现行中学英语教材和语法读本,改变语法教学单一枯燥的局面,丰富语法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消除英语教学中的“语法疲劳”,提高语法教学和英语教学质量。

[1]蔡龙权.大学英语成功策略·学习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7.

[2]许国璋.论语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1):7-9.

[3]哈特曼,R.R.K.,F.C.斯托克 .黄长著,等,译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253.

[4]黄国文.论英语语法的意义和种类[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6):20.

[5]Alexander,L.G.,何其莘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xix.

[6]林新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2-146.

[7]戴炜栋,等.译序[M]∥弗里·利奇,简·斯瓦特维克.英语交际语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8]邱述德.前言[M]∥英语学习与交际语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张先亮.前言[M]∥教学语法应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10]吕叔湘.修订本序[M]∥中国人学英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217.

[12]王力.中国语法理论 [M]∥王力文集: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53.

[13]熊建衡,赵织雯.实用英语交际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7.

[14]Larsen-Freeman,Diane.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er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34-38.

[15]Rutherford,William and MichaelSharwood-Smith.Consciousness Raising and Universal Grammar[J].Applied Linguistics,1985,6(3):274-282.

[16]李民,陈新仁.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法/语用意识程度及其能力调查[J].中国外语,2007,4(6):39.

[17]叶小宝.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提升哪些语法意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9(9):54-58.

[18]王菊泉.关于英汉语法比较的几个问题[G]∥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67.

H314

A

2095-0683(2012)03-0123-08达的准确性不高。

2012-04-27

叶小宝(1964-),男,安徽安庆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校秋 晨

猜你喜欢
句型语法形式
典型句型大聚会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