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教师队伍管理刍议

2012-08-15 00:47罗艺荣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人事处留人院校

罗艺荣

(贺州学院 人事处,广西 贺州 542899)

地方院校大多数座落于中小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因素的制约,更由于待遇相对于大城市的高校有较大差别。因此,地方院校在人才的引进和岗位安排方面往往令其人事处头痛。地方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是决定高校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地方院校人事处能否妥当处理与教师的关系,是其兴旺的关键所在。公共关系学的有关理论,为地方院校人事处管理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指导。要管理好教师队伍,地方院校必须真正做到“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从而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

一、人才管理的基础

地方院校教师的工作、待遇等状况,与省城高校相比,常大相径庭。正如有的专家所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为行政管辖的地方性、服务指向的区域性和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教师工作表现为创新性、学习性、协同性、奉献性和艰巨性等特征”[1]181。地方院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为了正常开展教学活动,更为了稳定并提升教学质量,曾设法大量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愿意到中西部地方院校来工作者,往往有其实际困难。有的是为了解决家属的调动,有的则是为了专业对口,有的纯粹是为了暂时找份工作糊口以等待时机。一句话,来到中小城市高校,特别是到位于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地方院校的任教者,绝大多数都是各有苦衷的;当然,不乏理想主义者。

据有关研究人员估算,目前,与工作需求应配备的师资数量相比,全国高校教师人数尚缺少11万之多,尤其是那些新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与高新技术相关的各学科专业的教师严重匮乏。新开设的专业引进教师确实很难;在缺乏师资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院校现有的教师只好一人顶数名专业教师的岗,以致凡是与自己专业有点瓜葛的课程都得去上。如此疲于应付教学任务,领导明白教师们无论从精力还是能力上都难以胜任,可惜更无良策。对大多数新建的地方院校而言,师资的结构性紧缺更是燃眉之急。所以,这些院校根据其所需制订了人才引进政策,用多种方法吸引人才,有时难免出现“拉郎配”的现象。

对于引进的教师,人事处要帮助接受这些教师的系部了解他们的相关详细情况。这是知人的最基础工作。首先,人事处应该掌握教师的家庭情况,配偶的简历和主要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孩子的情况不可忽视。其次,人事处应了解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藉此初步了解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能力、科研兴趣,以便为量才录用提供参考。第三,了解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既要了解其有无坚持锻炼、个人才艺等方面的爱好,也要弄清其有无赌博、酗酒之类恶习。第四,了解老师的身心健康状况。

其实,应届毕业的研究生,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包括离退专家),都可以被当作引进对象。对师资紧缺专业,重点高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还是应予考虑的。除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参加人才招聘会、上网招聘等举措引进人才之外,不妨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例如,发动本校教职工举贤不避亲,并把引进急需的人才作为一个专项指标去考核单位领导;既引进应届毕业生,也适当调动,并实行“柔性引进”措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授课、合作从事研究课题、指导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等),聘期为几个月至几年不等,至于受聘方的岗位工作目标及任务、报酬等仅仅在聘用合同中明确规定即可[2]310。

二、人才管理的关键

用人单位如果想留住劳动者尤其是其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就必须设身处地地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着想,设法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本着“双维护、双促进”的原则,与劳动者构建平等的对话机制,凡事多商量,特别是对双方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一定要多听取劳动者的心声。通过建立正常的工资、福利待遇增长机制,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适时适当上涨,给予劳动者工资不断上涨的愉快感,让其看到希望。特别是对于普遍感到头疼的住房问题,人事处要配合学校党委、行政及早解决,让老师们能安居乐业。用人单位要加强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家庭。总之,用人单位要想留住劳动者,应采取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等方式。

高校是知识分子荟萃之所,其人事处应协调各职能部门的人事工作,让各类任教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自的专业岗位上展示其才华。在高校任教的知识分子不仅渴望“千钟粟”般的优厚待遇,而且更有一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情。他们重视待遇但不一心只为待遇,他们注重“士为知己者用”,尽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已聘用的教师,不论其职称和社会背景,人事处在履行相关手续后,就必须把他们当作自己学校中的一员,认真地执行有关政策,按合同办事。一方面,任用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同时又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另一方面,尽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千万要注意的是,对教师的缺点,注意方式方法,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人事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必须诚恳地对待老师所提的各种要求,尽力成为教师的知己。

地方院校工资待遇既要和教师的工作挂钩,又要含有鼓励教师长期扎根下去的成分。一些地方院校采取将工资收入与教师工作业绩等考核指标挂钩的做法,如:考核工资制(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做法)、浮动工资制、奖金等。

地方院校的不断发展,会带来收入的不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也得以提高;人事处在职称、奖励等有关老师切身利益的事项上要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教师看到希望而越干越起劲,从而让教师立志扎根学校。这对稳定教师的队伍是很有好处的。

三、人才管理的根本

用人单位应做到事业留人。地方院校的教师绝大部分也渴望能干一番事业,希望自己学校能够提供必要的条件。鉴于此,地方院校的人事处必须设法运用事业留人的手段。

(一)协助教师做好事业规划

人事处应配合各教学系部向教师解释清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情况,设身处地为教师干事业进行规划。这样,地方院校真正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就也能真正吸引和留住已经引进的人才。“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稳定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但我们可以在人才流动与相对稳定之间寻找最佳的动态平衡”[2]313。这需要切实把事业留人落到实处,学校政策的制定、职能部门人员的素质,都事关重大,应更富人情味,工作更细致,更扎实,向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方向进行引导,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关于教师事业规划的制定,人事处须采取以下三点措施。首先,要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因为正确而清晰地认识自我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通过上岗培训、每周的政治学习等方式引导教师客观分析自己为人处事的优势和缺点,促其扬长避短,充满自信地从事教学与科研。其次,帮助教师制定通过努力基本上可以实现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让教师们既有一分辛劳一份收获的成就感又有继续奋斗的目标,而不至于骄傲自满。再次,大力宣传岗位成才的典型,给教师们树立榜样,使之受到鞭策。

(二)帮助教师找准事业的切入点

地方院校如果机械地采用传统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希望赶上并适当超越老牌本科院校,那是非常困难的。经历挫折后,很多地方院校都认识到,只有发挥自身的优势谋求差异发展,依靠培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才是恰当的发展之道。可见,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确是理智的选择;迄今,这几乎成了地方院校主要领导的共识。然而,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使最广大的教师还不能做到社会需要什么就努力去学习什么,也缺乏足够的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并引领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针对这种状况,可以援用公共关系学的有关理论指导,引导教师在讲授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事业。这样,既满足了学校教学之需求,又适应了自己事业的切入点。人事处就应设法帮助教师处理好教师的事业与目前所讲授的课程的关系。美国公共关系学会创始人R·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能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和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和事件,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并对之作出反应,它确定强调组织对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视者,帮助组织保持与社会变动同步,它使用有效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本的工具[3]217。更简单地说,公共关系是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活动。

(三)做好沟通服务工作

人事处与教师个人之间,应在相互间充分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顺畅的沟通渠道,保证持双向交流能及时、准确、畅通,在真诚沟通的过程中双方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教师一旦有了自己的事业,就不再会考虑跳槽了。不仅因为物质待遇、精神待遇较好,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28。

人事处与教师的沟通必须保持畅通,可以采取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说来,主要有设立人事工作信箱,定期召开各系部的部分教师开座谈会或者随时听取教师的建议,让教师们能求助、能诉苦、能出谋划策。人事处根据与教师密切沟通而了解的教师状况,及时为教师提供各个方面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其排忧解难,让广大教师经常心情舒畅、无后顾之忧。

总之,人事处只要按照公共部门关系学的有关原理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尽力做到不仅要靠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而且更重视靠事业留人,就必定能为地方院校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地方院校教师队伍管理是人事处最重要的工作,对地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地方院校人事处通过种种实施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就能吸引并基本稳定教师队伍,并逐步造就各系部各专业的优秀教师队伍,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并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发展留人”,最终促成地方院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与时俱进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并实现自身的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赶超跨越。

[1]罗求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及教师工作的特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9).

[2]姜雪红.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

[3]吴昌根.工业企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4]宋濂.送东阳马生序[A].古文学校辞典[Z].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人事处留人院校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3 年第一次集中学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学全会精神 汲奋进力量 葆革命本色 省审计厅人事处党支部和老干部第一党支部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点把点的他留人
因病施治化解医院“留人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县级医院怎样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