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博亮点展区”到“街区改造范例”——城市最佳实践区会后发展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2-08-17 12:31唐子来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1期
关键词:组群街坊世博

唐子来 金 鑫

1 现状鸟瞰

2 区位示意

1 项目背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紧扣主题和面向实践的展示内容、优美舒适和低碳生态的街区环境(图1),不仅使一般游客深受启示,而且成为城市领导和专业人士交流、分享、推广城市最佳实践的全球平台,获得大众媒体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亲笔题词,赞誉城市最佳实践区为“上海世博会的灵魂”,并将成为“未来世博会的范本”。

然而,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历史使命尚未完全实现。它不仅是“世博亮点展区”,还应当成为“街区改造范例”。当世博会降下帷幕之际,城市最佳实践区作为街区改造范例的实践过程也悄然开始,继续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将为上海城市的“后世博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2 规划依据

根据《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2011年),世博会地区的后续发展将形成“五区一带”的功能结构,分别是位于浦西一侧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文化博览区,位于浦东一侧的国际社区、会展及其商务区、后滩拓展区,以及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图2)。

世博会地区的后续发展将要突出公共特性,围绕顶级国际交流核心功能,形成文化博览创意、总部商务、高端会展、旅游休闲和生态居住为一体的上海21世纪标志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其中,城市最佳实践区将延续世博会期间的基本建筑格局,延续传承世博会的“美好城市”理念,形成文化创意街区。

3 发展目标

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会后发展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即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集聚区、世博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区、低碳生态发展的最佳实践区、充满活力的复合街坊、彰显魅力的城市客厅。

3 全景鸟瞰

4 总平面图

5 规划结构图

6 开放空间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集聚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会后发展不只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办公场所,而且包含文化创意产业所依赖的商务洽谈、产品展示、社会交往、文化休闲等相关设施,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综合体,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实现梦想的氛围,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世博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区:在世博会地区中,一轴四馆区域和城市最佳实践区作为基本保留的地区,无疑是世博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区。一方面,要基本保存街区的建筑组群、空间肌理和形态格局作为世博文化的有形遗产,形成城市历史记忆的独特片段;另一方面,要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设立城市最佳实践的全球论坛作为世博文化的无形遗产,继续成为交流、分享、推广城市最佳实践的全球平台,持久地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低碳生态发展的最佳实践区:城市最佳实践区作为“世博亮点展区”和“街区改造范例”,低碳生态发展是主要领域之一,应当在建筑、开放空间、基础设施、慢行交通等方面,继续体现街区层面上的低碳生态发展理念,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首个低碳生态街区。

充满活力的复合街坊:复合功能街坊能够满足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集聚效应,强化城市空间的活力,并有助于慢行交通主导的低碳出行方式。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会后发展应当在各个空间层面(街坊、组群、建筑),形成多种关联功能的高度复合,成为24小时的活力街区。

彰显魅力的城市客厅:第三场所是创意城市的基本环境特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各类开放空间形成连续体系,将会成为各色人群的聚会处、创意梦想的激发地、城市信息的发布点。在面向黄浦江的显突部位,形成形态独特的主题广场,塑造最具标志性的滨水开放空间,如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城市客厅”。

4 功能布局

城市最佳实践区会后发展的功能定位采取“一业为主、多业融合、魅力元素嵌入”的原则,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商务办公、文化艺术、会议展览、商业餐饮、休闲娱乐、酒店公寓、开放空间融为一体,艺术展馆、时尚秀场、环境设施(如巴赛罗那的高迪龙、罗阿大区的玫瑰园、马德里的空气树、温哥华的木构亭)等魅力元素嵌入,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综合体。

在建筑面积上,商务办公建筑面积占40%-50%,商业服务建筑面积占25%-30%,文化休闲建筑面积占25%-30%;在分布格局上,北街坊以商务办公为主、商业服务和文化休闲为辅,南街坊以商业服务和文化休闲为主、商务办公为辅,形成复合互补、动静相宜的功能布局;在空间界面上,主要开放空间沿线应当形成公共开放用途的积极界面。

5 空间形态

5.1 空间结构

街区的形态结构可以归纳为“一轴线、两核心、九组团”:一条步行轴线贯通南北街坊,串连开放空间核心和建筑组团;广场和绿地分别形成南北街坊的两个开放空间核心;九个建筑组团围绕开放空间核心,形成复合功能布局(图3,图4,图5)。

7 全景鸟瞰(夜景)

5.2 形态特征

街区的空间形态以开放空间为核心,新老建筑形成紧凑组合,有效地界定和围合开放空间。基于开放空间和建筑组群之间的有机关系,使街区的空间形态格局具有鲜明特色。

5.2.1 连续的开放空间体系

本项规划既保存了世博会期间的开放空间格局,又使之适应街区的会后发展需求。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开放空间包括主题广场、街区绿地、林荫步道、建筑院落、街角空间、步行巷道,形成功能有别、规模不等、形态各异、错落有致、收放相间的连续体系(图6)。

林荫步道连接南街坊的广场和北街坊的绿地,形成开放空间的主体部分;步行巷道连接主要开放空间和周边城市道路,形成开放空间网络;建筑院落和街角空间则使开放空间体系增添了丰富的层次。

(1)主题广场

结合S3地块的整体开发,对于世博会期间的城市广场进行全面重建。作为南街坊的空间形态核心,主题广场位于面向黄浦江的显突部位,并与当代艺术博物馆(原南市发电厂主厂房改造而成)和新建的商办综合体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空间格局,成为汇聚四方宾客、激发创意梦想、发布城市信息、展示公共艺术、促进市民交往的城市客厅,塑造最具标志性的滨水开放空间(图7)。

(2)街区绿地

保留世博会期间的成都活水公园,作为北街坊的空间形态核心,进行技术方面的适应性改造,继续体现生态环保理念。

(3)林荫步道

保留世博会期间串连南北街坊的林荫步道,连接南街坊的广场和北街坊的绿地,进行尺度方面的适应性改造,重点是采用绿化、铺地和街道设施的带状分布,有效地界定场所空间和流通空间,形成更为人性尺度的步行通道,并要强化林荫步道的南北门户对接。

(4)建筑院落

保留世博会期间的四处建筑院落,分别位于南街坊的S1建筑组群和S2建筑组群、北街坊的N2建筑组群和N3建筑组群,进行场所方面的适应性改造,延续国际友城之间的文化交流特色,包括罗阿大区的玫瑰园、马德里的空气树、巴赛罗纳的高迪龙、温哥华的木构亭,形成情趣各异的驻留场所。

(5)街角空间

街角空间形成分散布局,应当成为积极场所,采用铺地、绿化、街道设施加以界定,为交往和休憩提供小尺度的亲密场所。

(6)步行巷道

保留世博会期间的5条步行巷道,形成主要开放空间和周边城市道路之间的连接元素,其间串联街角空间,采用铺地、植物、街道设施加以强化,形成明确的指向性。

5.2.2 多样的建筑组群特征

基于开放空间网络,形成各具特征的九个建筑组群,包括南街坊的四个建筑组群和北街坊的五个建筑组群(图9)。

各个建筑组群在高度(低层、多层、高层)、体量(大体量、中体量、小体量)、肌理(块状、行列、围合)方面都有所差异,形成各自的可识别性。

5.2.3 有机的空间形态格局

良好的空间形态格局取决于开放空间和建筑组群之间的有机关系。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开放空间和建筑组群之间形成彼此关联的共扼关系和相互渗透的图底关系。

8 全景鸟瞰(开放空间和建筑组群的有机关系)

9 建筑组群的可识别性

10 建筑设计控制策略分类

一方面,各类开放空间形成连续体系,不仅串连各个建筑组群,而且渗透到一些建筑组群的内部。另一方面,各个建筑组群有效地界定和围合各类开放空间,使之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有趣的序列感。街区的天际轮廓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基本格局,水平延展的多层建筑形成开放空间的积极界面,垂直耸立的高层塔楼形成开放空间的对景焦点(图8)。

6 建筑设计控制策略

为了满足会后发展需求,在保留大部分建筑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和新建。建筑设计控制策略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整体开发地块、零星插建建筑、外观更新/内部改造建筑、外观保留/内部改造建筑、基本保留建筑(图10)。

11 整体开发地块(N1)的建筑意象

12 门户部位景观意象

对于整体新建地块、零星插建建筑、外观更新/内部改造建筑,制定相应的建筑设计控制要求和图则,并进行建筑设计概念方案的专题研究图(图11)。以原城市广场作为整体开发地块为例,建筑设计控制条件包括总建筑面积、建筑用途组合、裙房和塔楼的大致范围、建筑高度格局、建筑贴线要求、建筑界面要求、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机动车停车位、车行和人行的主要出入口大致位置、室内步行通道、公共厕所和其它要求(如建筑体形和外观的基本原则)。

7 景观设计控制策略

为了满足会后发展需求,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开放空间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改造和重建。景观设计控制策略分为三种类型,主题广场作为全面重建区域、各个门户部位作为重点改造区域、其它开放空间作为一般完善区域,制定相应的景观设计控制要求和图则,并进行景观设计概念方案的专题研究(图12)。

8 低碳生态建设控制策略

城市最佳实践区会后发展的低碳生态建设导则正在研究之中,将重点关注能源、建筑、交通、场地、绿化、环保基础设施等主要领域,每项控制指标都应当量化和可以进行绩效审核,并建立对于低碳生态建设进行有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猜你喜欢
组群街坊世博
73个传统建筑组群组团出道!带你活进从前的慢时光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组群”“妙比”“知人”:小学语文古诗群文阅读的三个途径
以街坊为单元的老城区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柏林Kreuzberg 地区为例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QC新七大工具之五:矩阵图法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磁盘组群组及iSCSI Target设置
OF DREAMS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