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室护生的带教工作体会

2012-08-20 01:31金丽微凌晓飞王秋惠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无菌器械

金丽微,凌晓飞,徐 洁,王秋惠

(瑞安市人民医院,浙江 瑞安 325200)

神经外科手术室是我院重要科室,具主专科性、专业性强、急诊重患多的特点,因此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手术抢救分秒必争。护生进入神经外科手术室实习,不仅能通过自身实践进一步强化书本知识,增加实践经验,同时在临床抢救手术中能不断提高抢救能力和水平,对将来从事护理工作打下重要基础。现将我科带教实习护生的体会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院神经外科手术室 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接收来自各医学院校的实习护士64人,其中男2例,女62例,年龄17-22岁,平均(18.5±1.5)岁。将64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两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名。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教育、自学能力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选择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老师是使护校学生进入护理角色的指导者,也带教老师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技术操作水平和理论知识乃至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护生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1]。因此,选择的带教老师应具有10以年手术室临床经验,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本科前沿新知识,能随临床变化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断地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将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护生。

3.带教方法。(1)熟悉环境。带领护生熟悉手术室的工作环境、了解手术室规章制度,参观无菌区与非无菌区。介绍手术室每日工作程序、不同岗位业务职责、手术室的常用器械以及重患抢救手术程序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医护配合的特点。(2)基础练习。带领护生进行基础性操作,带教老师带领护生从准备器械敷料、铺无菌器械台开始,逐渐熟悉了解术野范围和无菌区的维护及手术中器械的摆放、传递以及术中生命体征观察、术后三查七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重危病人监护等等。(3)模拟训练。由护士扮演重病手术患者,带教老师向护生详细讲解手术部位、手术的过程,从器械准备到解剖层次、术中配合,然后安排护生进行模拟抢救,由带教老师跟踪指导。训练结束由护生介绍抢救过程和抢救经验,使护生能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学为所用,边学边用。(4)实践演练。安排学生单独承担一部分中型手术助手和器械护士工作,带教老师严格注意手术进展情况,加强临床和指导,保证护生的术中配合及急诊手术的抢救配合工作到位,提高护生的应急反应能力。(5)综合考核。对照组在整个实习阶段不进行任何考核,试验组护生每周考核一次。出科时两组均进行综合考核。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试验组在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考核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详见附表)。

附表 两组护生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结果

三、体 会

临床实习是每个护生成长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必经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提高实习生的各种能力是临床带教的首要任务[2]。护生实习的过程是由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3]。神经外科手术室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服务性很强的特点,且危重病人多,手术抢救工作繁重,死亡率高。因此应培养护生敢于接触病人,从机械被动地学习到积极主动地进行模拟训练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急诊抢救配合能力。带教老师对护生应严格管理,做到“放手不放眼”,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正确引导处理手术中突发情况,加强沟通,更好地完成带教任务。总采取一对一带教模式,在实习中开展模拟演练和实战训练,严格出科考核,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从而有效保证神经外科手术室护理带教质量。

[1]杨敏利,王 宇,殷宝玲.手术室护生带教模式的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7(11):142.

[2]唐雪莲,秦 露.神经外科护理带教的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9(3):240-241.

[3]余 航,太嘉琪.在情景中体会和提高——手术室护生带教新模式的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4):34-35.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无菌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健身器械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