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筑中的知觉和行为谈设计的起源

2012-08-20 03:39马中军
山西建筑 2012年25期
关键词:住宅出版社空间

解 晴 马中军

(1.同济大学,上海 200000;2.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上海 200093;3.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要谈建筑设计的起源就不得不说什么是建筑。建筑是空间、还是场所,功能主义者认为“建筑就是机器”,典型的理性主义认为,“通过永恒的形式来沉思事物正是理性的本质”。

建筑的本质具体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构筑适宜人们生长和成长的空间。因此以建筑中人的体验来做设计——以人为本,这就是设计的出发点,落实到具体案例,则表现为多种设计问题的解法。其中居住建筑的构造手法和形式通常最为精炼简洁明确和致用,且因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而具广泛性和重要性。在这里我们就以它为讨论对象。

人们生活在按需要建筑的人工环境中,建筑又以各种形式限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设计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是,人们的活动必须满足舒适安全等要求,将其与建筑对应即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空间或功能的概念。根据人的特性,人和建筑的关系可分为知觉和行为。

1 行为空间的功能设计

在充分掌握人与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预测设定各种构成空间及人们在其中进行的行为。居住建筑中的生活行为可以整理分类为有限的一些,最原始的住所只有一个房间,为了区分不同性质的生活行为,逐渐发展到专间专能。现代建筑将对这种有序的追求推向了极致,提出建筑是机器的口号。在二战后初期恢复战争对城市的破坏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它忽略了人的多样性,仅仅在一个限定范围内简单分析了人的同一性,从而使住所成为纯功能性的遮蔽物。尤其在当代社会,人口的繁衍迁移频繁,技术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单调不变的建筑根本无法满足多方面的要求。相反它还以物化的形式限制了人们的生活轨迹和行为模式。为满足多变的需求,建筑设计开始了适应性的探索。

1.1 二维空间

从二维平面上分析,除了现有的功能分区明确,专间专能的平面形式外,应考虑平面的适应性,从住者不定的角度看,设计功能不明确,发展不明确的平面形式。使用集中式服务区,分离支撑体系和维护体系,使平面可灵活分割。可采用沿墙分布厨、卫、成条分布,集中块状分布等等,二房或三房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分割,阳台、平台等也可分可合,适应几个住家间亲密或独立的关系。根据白领、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等不同人群设计与之适应的平面。适应型设计方案,沿墙设服务空间(厨、卫),其余空间功能不定,可自由分割。建筑师以建议面积暗示动静关系。单体的有机组合形成变化丰富的群落体量。法兰克福库赫森公园(由泰斯西洛·西铁曼等设计)住宅平面图见图1。

图1 公园住宅平面示意图

1.2 三维空间

从三维空间上分析,除现有的单一层面,错层,跃层——固定的一定空间的划分设计外,考虑空间上不定划分可能性。建筑框架结构使层高不受限制,研究立方空间中建筑分隔的多样可能,建立上、下空间的对话,功能增加的加层要求,三维空间的全新塑造,可以设想建筑住房面积以立方计算,在个人的单元体内建筑师做生活空间的建筑延伸至室内设计。这种一对一的建与用的关系相信最符合自然的原则。早在20世纪50年代,勒·柯布西耶就拓展了室内高度方向上设计,建立上下空间的对话,增加室内的另一个表情,是今天的跃层模式的先导,可惜当年大师对新形式的探索,今天作为了套用的某种定式,见图2。

图2 1952年马赛公寓剖面图

1.3 四维空间

从四维方向上分析,除了现有的模式外,发展在时间上可延展的空间形式,以满足家族繁衍,如迁移,人员变化的建筑;现有的住房是20世纪70年代所有权实断的商品房,在此年限内,必然经历一个核心家庭2人变4人,5人或又变为2人,1人,甚至更大幅度的变迁,吸取日本对原有的DK2的模式的反省,增加住宅内的可分可合的灵活性,提供部分独立封闭,它有出租的可能性。

另外处理好新旧建筑的关系,充分利用旧建筑,通过改变旧有的功能结构,结合新技术为之注入新的生命,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信息特征,又不破坏人们所熟悉的城市纹理。上海新天地旧式里弄改造的案例是个很好的启发,见图3,图4。

图3 上海新天地LUNA餐厅

图4 上海新天地沙宣美发研修中心

1.4 其他

探索单体住宅单元的可变性。以勒·柯布西耶的“酒架”理论为首,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理论:住宅分为稳定体和可变体,以永久性材料为结构、塑料和木板材作为储藏和服务性空间方便更换。荷兰的哈布瑞肯的“支撑体系”理论:根据人的控制范围明确划分社区和个人的权力范围,公共设施和服务设备在内的结构体系为支撑体,其余组合元件为可变体。

2 知觉空间的功能设计

相对于人的行为,知觉问题较难量化,通常我们用满意度来衡量空间中与人的生活情感有关的质量。尽管这些质量非常微妙,甚至是难以琢磨的,但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将是今后的重要话题。有人将它分为功利性和美学性两类。诸如空间认知既属于功利性的知觉范畴,也是人的基本生存技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门厅路线的设计不当有过多选择时人们就会因难以认知而在大楼里迷路。马斯洛的金字塔原理,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等,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的需求,被社会承认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需要的建筑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并依次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有关满意度的评价标准有许多:如亲切的,舒适的,现代的,实用的,简洁的,有趣的,独特的……有人将这些林林总总的知觉需求总称为“人性化需求”。

1)最早,自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罗西的《城市的建筑》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建筑设计开始脱离注重功能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基础,进入注重历史,注重人的非同一性和多样性的后现代主义。

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开始从多方面研究“人们对实质环境的反应”,并试图使之物质化。a.《隐匿的纬度》和《个人空间》奠定了近体学理论,定义了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舒适距离等一系列社会距离。b.纽曼建立的可防卫空间理论提出大量设计特征,促进领域感,包括建立障碍物,改善居民对公共空间的自然监视机会和拥有感,以增加满意度中的安全感。c.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综述了物质环境设计对于人们交往生活的影响,对未来公共空间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他指出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是应精心考虑的一种建筑学要素。

3)建筑实践。安藤忠雄的住吉的长屋,设计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础上,在一个混凝土的方盒子之内设一个开敞的中庭,沿街的外墙不设一个窗,以躲避外部世界的喧嚣,而通过开敞的中庭组织交通并领略气候和季节的变化,以实现人通过建筑与自然对话。通过混凝土这种通用的建筑语汇与日本的传统美学和形态结合,形成居住建筑的亲切感及其与自然的结合。

稹文彦的代官山集合住宅,设计以人为主体的体验空间。最大的特点是由建筑围合的大大小小的广场。将建筑的内外空间与街道的呼应以微妙变化的层次关系和谐的体现,形成地点感。他认为人的空间感通常以场所为中介,建筑形成场所又在场所成为消除自我的角色。其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将建筑的元素与广场相连,从而使得广场成为场所整体形式的主体或焦点,成为不具任何实体框架的负空间。这样建筑的集群健步仅仅作为某种物质实体的表现,而最终导致的是某种社会形态的集群形式。

的确,建筑师的任务绝对不仅仅是单独设计一所房屋,他不仅需要考虑房屋内部的人的活动、关心房屋自身情况、了解城市时尚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关心房屋外部的人和社会的活动,考虑房屋与周围环境、与整个城市的关系,体察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也就是说,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的同时,也参与了设计整个城市的人居环境。研究人的行为模式,生活轨迹,心理感受,及构成城市经验的人类关系网,这将是建筑设计的源泉。

[1]刘敦源.现代城镇住宅图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刘卫东,彭 俊.上海市居民生活方式和住宅空间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肖 蓝.多层住宅的空间与造型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

[4]贾倍思.长效住宅[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5]贾倍思,王微琼.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6]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张在元,文 彦.东京建筑与城市设计(第一卷)[M].香港: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社,2012.

[8]沈克宁.建筑师[J].国外建筑思潮,1998(3):27-28.

[9]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10]小原二郎,加藤力,安藤忠雄.室内空间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住宅出版社空间
Jaffa住宅
空间是什么?
我等待……
创享空间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