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12-08-25 05:50陆彩荣
中国报道 2012年1期
关键词:土楼福建文化

陆彩荣

陆彩荣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承启楼。摄影/郭晓勇

振成楼有一个规矩,小孩出生时的胎盘要埋在土楼一楼的门坎下。长大了,家长会告诉孩子,这里就是他的根。因此,无论他走到天涯还是海角,土楼都永远跟他在一起。

在福建西部,也就是简称闽西的大山深处,留存着成千上万座封闭式的民居。这些民居或圆或方,或五角或八卦,形状不一,但都是用当地的黄土经反复捣固,加上竹片木块等建造的,因此,又称为土楼或围屋。

土楼或围屋里住着从河南、山西、陕西等中原各地躲避战乱、灾荒而来的中原汉民,因此又称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都是从西晋到清代共5次大规模南迁而来的,因此,他们又都古风古意,保存着许多古老的风俗。客家人后来又不断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足迹遍布世界,目前已经有过亿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生存并发展着。

2008年,以永定、南溪为主的福建土楼联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奇妙的创造智慧、浓郁的东方文化风韵,秒杀了世界各国专家评委,一举获选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也就因此而一举成名天下知。

当然,当地人更愿意以另一个版本来渲染土楼成名的原因,这个版本说的是某年,美国卫星忽然发现福建西部山山水水间有一些疑似核弹发射架的建筑,美国军方甚是不安,遂密派要员前往侦察,于是福建土楼就出了名。

但不管怎么说,如今的福建土楼已经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2010年,仅永定一县,旅游人数已经突破180万,农民人均年收入也从四五年前的四五千元,增长到一万元左右。在福建漳州、龙岩等地,路边标语牌上时常可见“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的口号,表达了当地人对旅游的认知。

土楼建筑文化两大看点

深秋时节,借用去厦门参加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机会,友人邀约前往土楼一探。土楼成千上万,但土楼中的名楼屈指可数,当中尤以漳州“四菜一汤”建筑最为出名。上网查阅福建土楼,多半都能看到这“四菜一汤”的靓姿。

车出厦门,一路西行,在高速公路南靖出口下高速,又穿越崇山峻岭,经过绿柚飘香、柿子火红的山岭人家,约摸三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四菜一汤”的所在地,一处山间高地。当地人用木栅栏拦出一处观景台,建起了旅游点,游客每人交纳一百元门票后,便在这里俯瞰这一著名的土楼群落。所谓“四菜一汤”是当地五座土楼的形象叫法。青山环抱、梯田环绕的山坳间,四座圆形土楼围住中间一座方形土楼,便有人起了这么一个很直白也很形象的名字。山高楼远,游人们纷纷拿起大大小小的相机,对着山下的景点,激情四射。绿树红柿映衬下的土楼,倒也平添了许多美意。

离“四菜一汤”约摸四十分钟行程,又有两个土楼中的“名角儿”。一个是承启楼,中国国家邮政局曾专门为其出过邮票。还有一个就是有“土楼中的王子”美誉的振成楼。承启楼与振成楼都是典型的圆形土楼,外墙为泥土竹木结构,内边则用砖木建造。承启楼,里面又大圆套小圆,分为四圈,总共有四百间房,中间则是土楼的核心:公共祭堂。承启楼内现在住着50多户人家,200多人。每家一至四楼一个单元。一楼为客厅饭堂,二楼为粮仓,三楼四楼为睡房。

我们进入土楼地区的时候一路上都是阴天,但踏进承启楼不久,善解人意的傍晚的迷人的阳光就从厚厚的云层里探出身来,喜气洋洋地映照着美丽的土楼。温柔敦厚的阳光,映照在圆形的土楼上,映照在古老的木结构的门窗上,映照在圆形木长廊上高挂的大红灯笼上,立刻,吉祥喜气在土楼间弥漫开来,在数码相机里晕化开来,在游人的心灵深处荡漾开来。我们在心底里深深地感谢上苍的恤顾,让我们这些万里迢迢前来拜望的游人感受了土楼最美好的时光。

要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与生活便利,改造、设计新式土楼。将大家庭的环境与小家庭的私密性更好更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与承启楼一样,振成楼也是位于山谷里,前面均有空阔的广场,左右青龙白虎双山环抱,背后群山耸立,门前一弯池塘横斜,风景秀丽,印象极佳。振成楼依八卦而建,呈辐射型八等份,内外两圈,中间是议事堂,兼具戏台等多项功能。其他土楼地面一般为木板结构,人行其上,吱呀作响;振成楼地面用青砖铺就,人行其上,静寂无声;其他土楼一般开二道门,振成楼则开天地人三门;其他楼楼内打一口井,振成楼在八卦阴阳两个卦眼处开有两口井,且一高一低一阴一阳一清一浊,甚是奇妙。振成楼内八卦间隔每卦从一楼到四楼用砖墙隔开,且设有木门,户闭自成院落,门开连成一体,形成小家庭大社会和谐统一的布局。承启楼以江姓为主,楼宽直径71米,高4层,圆4圈,全楼400间房,最多时楼内曾住过80多户,600多人;振成楼则以林姓居要,楼宽直径51米,外环4层每层40间房,共160间,内环两层每层12间房,共24间,全楼现住14户,70多口人。楼里院士官员、学者商贾辈出。

楼主之一林日耕今年60多岁了,中等身材,身健体康。他是林家七子女之老小。其兄姐国内外天各一方,其父独留他看家务农,把持基业。上上下下都称其为阿耕。阿耕为土楼讲解,为游人讲解,已经成为福建土楼的代言人。他上过电视登过报纸进过电台,如今已经是土楼的魅力导游。他将自己的命运、自己一家的命运、楼内人们的命运与土楼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讲得声情并茂。他告诉我们,振成楼有一个规矩,小孩出生时的胎盘要埋在土楼一楼的门坎下。长大了,家长会告诉孩子,这里就是他的根。因此,无论他走到天涯还是海角,土楼都永远跟他在一起。

土楼人是为躲避战乱而来,在大山深处,创造出这一独特的建筑样式,上小下大,墙砖厚度在1.3米至1.5米之间,防贼防震又防风。阿耕告诉我们,福建土楼有两大看点,一是建筑结构,二是文化样式。文化则深藏在土楼的深处。土楼里有许多对联,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振成楼有一名联“干国家事,读圣贤书”,可谓杰出代表。

当现代城市深陷水泥森林,文化特色日益减少时,福建土楼以其巨大的创造力与精湛的建造技艺,深深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我们在土楼参观的时候,外国游人不断,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世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创造,是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的。

左“土楼王子”振成楼内景。摄影/郭晓勇

土楼文化面临现代生活方式挑战

历经数百年风霜雨打,福建土楼傲然挺立于群山之间,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随着城乡的全面进步,土楼也面临着生存压力。

首先是土楼内逐群而居、门户相连、房间内没有卫生设施的居住方式,受到现代青年一代追求独立、相对单独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冲击。在土楼周边,早已出现更多的非土楼建筑,砖瓦水泥结构,方块简洁的普通住宅样式,成为山里人更主流的生活追求。

其次,土楼建造方式受到现代化大生产的冲击。传统土楼建造工艺复杂,耗时较长。土楼的基础是打造土墙砖,土墙砖一般厚度在1.3米至1.5米,高40~50厘米,长90厘米左右。要将当地砂土、黏土等多种土质混合夯压,土砖间再掺以木条、竹片等加固,土楼内见不到烟囱,烟道在建墙时就一次性埋藏在墙内。土楼工艺精湛,土楼王子振成楼建造时,采用了中式琉璃瓦、木刻门窗、暗藏式下水道等,还采用了西式铸铁花栏杆、戏台包厢等手法,中西合璧,美不胜收。当然土楼建造耗资颇多,振成楼就花掉大洋8万,耗时5年。这在现代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其他的现代生活需求也影响着土楼的生存与发展。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土楼及其土楼文化,是福建土楼地区人民特别是当地政府面临的重大考验。

土楼文化传承: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一个轻雾蒙蒙的清晨,我们见到了永定县委书记毛高良先生。这个60后的县里一把手,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正和县里同志研究着、实践着。他们目前在3个方向保护和发展着土楼及其文化:一是强力推动土楼旅游,大力转变发展方式;二是整理创新以土楼文化为题材的文艺节目,如土楼神韵音乐会等,在世界客家大会期间演出,并进军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好评如潮;三是积极推进土楼文化走出去,有关土楼建筑展览作为中国文化项目,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广受好评。2011年,他们又与台湾合作开展客家文化对歌活动,增进了两岸客家人的感情。

右傍晚时分,居民们在承启楼下休息闲聊。摄影/陆彩荣

土楼是创新的产物,是内地避乱者在不得已恶劣环境下,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地他乡创造出来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土楼是文化的产物,是特殊的建筑样式,文化意义极大。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将土楼文化保存下去、发展下去。

土楼的生存与发展,仍然离不开创新,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要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与生活便利,改造、设计新式土楼。将大家庭的环境与小家庭的私密性更好更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目前在土楼出没的地区,一些游客接待中心和酒店采用现代建筑技术建设,用砖头和钢筋、混凝土建造出新型圆形围屋,但百姓住房尚没有见到新型的围屋。如何根据现实生活变化,创新土楼空间,增加现代生活条件,进而传承土楼文化,任重道远。

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国际旅游界的关注,前来土楼地区参观的国外游客逐渐增加。但有关福建土楼的外语介绍资料和外语旅游手册,包括音像资料基本上还是空白。这给国外游客带来不便,更不利于土楼旅游的大规模发展。因此,要组织力量进行旅游文化宣传品的配套开发。

福建土楼由永定县和南靖县、华安县三地土楼组成,尤以前两个县为多。仅永定客家土楼就有23000多个,相当可观。可是永定属于龙岩市,南靖属于漳州市,尽管两家是联合申遗,但在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共同打造福建土楼品牌上还缺乏统一管理。从厦门去往土楼地区,首先经过漳州南靖地区,再往西走,才能进入永定土楼地区。一路上,路标很少而且指向不清。

特别是南靖与永定交界地区的路标更是稀少且不明确,给游客特别是自驾游游客带来非常大的不便。如果当地政府能够从方便出行角度出发,对路标进行系统性的规划设计,一定会造福于国内外游客,也必然会更有利于整个福建土楼旅游业的共同开发。

猜你喜欢
土楼福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谁远谁近?
土楼夜景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