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S控鼠技术在玉米田应用效果初报

2012-08-27 00:41李国忠张敬德张振铎郭永旺
植物保护 2012年1期
关键词:捕鼠玉米田围栏

李国忠, 张敬德, 郑 凯, 王 江, 张振铎, 郭永旺

(1.吉林省公主岭市植检植保站, 136100; 2.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长春 130021;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京 100125)

TBS控鼠技术在玉米田应用效果初报

李国忠1, 张敬德1, 郑 凯1, 王 江1, 张振铎2*, 郭永旺3

(1.吉林省公主岭市植检植保站, 136100; 2.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长春 130021;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京 100125)

为探索TBS控鼠技术在玉米田的控制效果,在公主岭市玉米田设置捕鼠器与围栏进行害鼠控制试验。试验期间捕获褐家鼠、黑线仓鼠等害鼠共计94只,试验区鼠害控制效果达到86.6%,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为3.92%。初步证明在玉米田应用该技术控制鼠害的可行性。

TBS; 玉米田; 控制效果

TBS技术(trap-barrier system)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控制农田鼠害新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在保持原有生产措施与结构的前提下,不使用杀鼠剂和其他药物,利用鼠类的行为特点,通过捕鼠器与围栏结合的形式控制农田害鼠的技术措施[1]。公主岭市是吉林省玉米主产区,鼠害常年发生危害,严重年份损失达15%左右。为探索该技术在玉米田应用的效果,以便采用新的技术控制鼠害,保护玉米生产安全,在玉米田进行了TBS控鼠技术的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金属筛网240m,筛网孔径≤1cm,高度60cm。金属筛网用来围建围栏。北京市隆华新业卫生杀虫剂有限公司定制。

捕鼠桶48个,桶口直径25cm,桶底直径32cm,桶高50cm,桶外侧扁平,桶底有小孔(孔径0.5cm),桶身上面直径小于桶底直径。捕鼠桶用来做陷阱。北京市隆华新业卫生杀虫剂有限公司定制。

固定木桩50根,长度70cm,其间距为4~5m。木桩用来固定围栏。自制。

长柄坩埚钳一把,用来从捕鼠桶中取出老鼠。长度45cm。

规格为12cm×6.5cm的中号铁板鼠夹600只,用来调查鼠密度。武汉市蔡甸区雄鹰捕鼠器厂。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选在公主岭市黑林子镇柳杨村玉米田。选择两块条件相似、相对独立的连片地块,面积均为33.33hm2,一块作为试验区、另一块作为对照区,两块地相距500m。试验区和对照区都种植玉米,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种植品种为‘郑单958’。

1.3 试验方法

试验区和对照区试验前1年不采取任何灭鼠措施。试验期间试验区设置TBS,对照区不采取任何灭鼠活动。TBS试验地块和对照区在2010年5月6日播种相同品种玉米,种植方法及玉米整个生育期田间管理方法一致。播种后即在试验地远离地边围建4个TBS,相邻两个TBS间距100m,4个TBS分别建在100m见方田块的4个顶点,见图1。每个TBS大小10m×20m,用铁丝网围成围栏,铁丝网埋入地下20cm,用木桩固定。紧贴铁丝网埋入捕鼠桶,每隔5m一个,使捕鼠桶扁平的一侧与铁丝网拉齐,桶口向上,桶口上缘与地面持平,捕鼠桶上方铁丝网剪成直径6cm的洞口,老鼠爬行通过此洞口后落入桶中,次日晨用坩埚钳夹出杀死。在试验前和试验后,采用夹夜法布放300个鼠夹,分别对试验区及对照区鼠密度进行了调查。在玉米成熟后,分别对试验区与对照区玉米进行测产。

图1 TBS田间试验示意图

1.4 调查及计算方法

(1)害鼠捕获情况调查:每天早晨检查铁桶内鼠的捕获情况,记录鼠种和捕获日期,用坩埚钳取出后杀死。

(2)控制效果调查:用夹夜法[2],以生花生米为诱饵。在4月30日和9月23日,分别对试验区及对照区鼠密度进行了调查,每晚19:00布夹,次日08:00收起。布夹方法是沿垄走向,距离5m布夹1只,行距50m,每行50夹,共布夹300只。收夹时,记录有效夹数和捕鼠数量及种类。

(3)产量调查:9月24日,玉米成熟后,分别对试验区与对照区进行收获并按面积测产。

在试验区的围栏内、围栏外和对照区,分别按五点法随机选取5个样点,围栏外从距离四个TBS外侧50m以外处抽取样点,每个样点面积2m2,单独收获玉米果穗。称量每个样点的玉米粒重并计算单位面积产量。

(4)计算方法[3]

2 结果分析

2.1 TBS捕鼠情况

害鼠从铁丝网剪出的洞口爬入后落入铁桶陷阱而被捕获,逐日检查捕鼠器内的情况,5月20日开始捕到老鼠,9月8日以后未再捕到,试验期间有31d捕到害鼠,4个TBS共计捕获鼠类94只,最多一天捕获10只。所捕获害鼠中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Rerkonhout)27只,占28.7%;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Pallas)26只,占27.7%;小家鼠(Mus musculusLinnaeus)13只,占13.8%;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Pallas)11只,占11.7%;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Brandt)11只,占11.7%;大 仓 鼠 (Cricetulus tritonWinton)5 只,占5.3%;鼩鼱(Soricidae)1只,占1.1%。5月份捕鼠38只,占40.4%;6月份捕鼠42只,占44.7%;7月份捕鼠8只,占8.5%;8月份捕鼠3只,占3.2%;9月份捕鼠3只,占3.2%。6月份捕鼠数量最多,8、9月份捕鼠数量最少。各个时间段捕获害鼠数量有波动,可能与不同害鼠的活动规律有关。试验期间各种害鼠捕获情况详见图2。

2.2 TBS控鼠效果

4月30日调查,试验区夹夜法捕获率为5.42%,对照区捕获率为5.14%;9月23日调查,试验区捕获率为1.01%,对照区捕获率为7.14%。4月试验区和对照区鼠密度相近,9月试验区鼠密度低于对照区。计算得到自然减退率为-38.9%,说明对照区鼠密度在增长,TBS校正灭鼠率即控制效果为86.6%,说明试验区鼠害得到控制。详见表1。

图2 玉米田TBS试验害鼠捕获情况

表1 TBS试验前后鼠密度调查结果

2.3 产量调查结果

按面积测产结果:试验区4个TBS围栏内20个样点玉米粒重共计53.560kg,换算得平均产量13 390.00kg/hm2,4个 TBS围栏外20个样点玉米粒重共计53.080kg,换算得平均产量13 270.00kg/hm2;对照区5个样点玉米粒重共计12.805kg,换算得平均产量12 805.00kg/hm2。试验区围栏内外玉米产量都高于对照区,围栏内玉米产量比对照区平均高出585.00kg/hm2,比对照区挽回产量损失4.57%;围栏外玉米产量比对照区平均高出465.00kg/hm2,比对照区挽回产量损失3.63%。

试验区及对照区玉米产量按面积测定结果详见表2。

表2 TBS试验玉米产量按面积(2m2)测定结果

2.4 经济效益分析

建设4个TBS,需筛网240m,费用为15元/m,计3 600元,捕鼠桶48个,费用为30元/个,计1 440元,固定木桩50根,费用为15元/根,计750元,人工加其他费用约为2 210元,费用合计8 000元。按全部试 验 区辐射面积33.33hm2计算[4-6],TBS围栏外每公顷挽回玉米产量502.50kg,33.33hm2共挽回玉米产量16 750kg,玉米按1.5元/kg计算,共挽回损失25 125元。作物生产的当季即可收回成本,并且能增收,而且由于TBS可以长期应用(一般可以使用3年以上),所以长期效益更为明显。

3 结论和讨论

试验证明害鼠从铁丝网剪出的洞口爬入后落入铁桶陷阱而被捕获,利用TBS可以捕获到玉米田发生的害鼠,能够降低玉米田害鼠的密度,减轻害鼠对于玉米的危害,挽回一定的粮食损失,起到了保护玉米生产的作用。捕获的害鼠都完整无损,科技人员可以利用TBS对鼠类种群结构和消长规律进行研究。该技术在小麦田、水稻田应用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4-6],本试验证明该技术在玉米田应用的可行性,鼠害发生区的农民可以根据需要应用该技术,特别是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农田,增收作用更显著。

该技术需要每天将捕鼠桶内的老鼠取出,以便不影响害鼠次日进入,因此投入人工较大。TBS具有一次投入长期使用的优点,节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TBS技术对人畜无害,具有保护鼠类天敌、无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优点,能够维护农区生态平衡。进行TBS控鼠试验时,一般在围栏内比围栏外提前一周种植作物,以便吸引鼠类进入,本试验虽然在围栏内外同时播种,但是仍然捕获到了害鼠,其原因需要继续研究。

[1] Singleton G R,Suriapermana S.An experimental field study to evaluate a trap-barrier system and fumigation for controlling the rice field rat,Rattus argentiventer,in rice field in West Java[J].Crop Protection,1998,17(1):55-64.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农村灭鼠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7-28.

[3] 卢浩泉,马勇,赵桂芝.害鼠的分类测报与防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107-109.

[4] 王振坤,戴爱梅,郭永旺,等.TBS技术在小麦田的控鼠试验[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9):29-30.

[5] 陈昊.TBS技术农田控鼠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138-139.

[6] 陈越华,陈伟.围栏捕鼠技术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09(10):97-98.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of trap-barrier system in maize fields

Li Guozhong1, Zhang Jingde1, Zheng Kai1, Wang Jiang1, Zhang Zhenduo2, Guo Yongwang3
(1.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Gongzhuling,Jilin136100,China;2.Jilin Provincial Agro-Tech Extension Center,Changchun130021,China;3.National Agro-Tech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Beijing100125,China)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control efficacy for rodents by applying the trap-barrier system (TBS)in maize fields in Gongzhuling County of Jili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4 rats,includingRattus norvegicus,Cricetulus barabensis,were trapped in the TBS,and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the TBS for rodents was 86.6%,and the restoring loss rate of maize yield was 3.92%.It indicated that TBS could be applied to control rodents in the maize field.

trap-barrier system; maize field; control efficacy

S 443

B

10.3969/j.issn.0529-1542.2012.01.038

2010-11-23

2010-12-16

* 通信作者 E-mail:zzduo@eyou.com

猜你喜欢
捕鼠玉米田围栏
捕鼠记
TBS围栏灭鼠技术
捕鼠能手小花猫
围栏
动物园
洗澡围栏
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
甘肃省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消长动态
玉米田封闭除草剂撒施效果比较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