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茹:黔南行,黔楚情

2012-08-30 18:20白林文
青年时代 2012年4期
关键词:支教团小慧支教

白林文

2011年8月,由杨雅茹任队长的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七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开始了他们的支教生涯。

说起这段经历,杨雅茹很是感慨:“我支教班级孩子们的英语基础很差,连英语字母都认不全,起初我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去提高。后来我尝试用多媒体和其它一些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先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效果很不错。”杨雅茹还常常利用周末时间给孩子们补习,一点点从基础教起。渐渐地,孩子们喜欢上了英语,喜欢上了杨雅茹这个山外来的大姐姐,每次上课还没走到教室,全班同学都会高兴激动地喊:“小杨老师来啦!小杨老师来啦。”热烈地鼓掌欢迎她。

一天,杨雅茹跟高三班主任聊天时得知,班里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明德因父亲去世不得不辍学,准备出去打工,挣钱养家。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杨雅茹决定对他进行一次家访。

“我这辈子也忘不了那次家访。”杨雅茹说。德明家住在离县城30公里、海拔1500米的草原乡。去明德家的那条土路,坡度大,弯道多,坑坑洼洼布满了石块,车顺着山路颠簸着盘旋而上,非常危险。后来,杨雅茹他们索性徒步而行,翻山丘,穿山道,终于到了德明家。德明家的房子用石块堆砌而成,石头墙的缝隙非常大,勉强用报纸遮掩起来,窗户也用报纸贴上去挡风。很难想象在这四面透风、阴暗潮湿的屋子里,德明一家竟然生活了几十年。德明的母亲虽然刚步入中年,却早已满头白发,德明的父亲去世后,体弱多病的母亲一个人撑起了家庭。同行的一名龙里好友告诉杨雅茹,在龙里,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留给老人或者亲戚照看,这些孩子便成了留守儿童,他们根本无法拥有像城里孩子一样幸福、快乐的童年,对父母的印象只是逢年过节时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

听到这里,杨雅茹流泪了:“我和队友们决心要为像德明这样的孩子搭建一座通向希望的桥。桥的根基是爱心,连着山的这头和那头,连着外面人的心和山里孩子的心。”

为了给孩子们搭建这座彩虹桥,杨雅茹和队友们放弃了节假日,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深入乡镇开展“爱在脚下,情递千里”为主题的校园乡村行活动,搜集整理贫困学生的信息。经过数月的跋涉,他们跑遍了整个龙里县,对全县30多所中心校、村寨小学进行了数据采集,建立了全县首个贫困学子信息库,收录1032名极贫学生的信息,将这些信息整理发布在百度、腾讯等公益媒体上,呼吁社会献爱心。此外,他们还建立了以武汉理工大学和当地方言命名的“理工滴滴go”助学金,用“一帮一”的助学模式,帮助品学兼优的学生解决生活与求学问题。到目前为止,“理工滴滴go” 。收到书籍、衣物等捐赠价值14万余元,帮扶的孩子达120余人,发放助学金数八万余元。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杨雅茹他们经常邀请农民工子女到支教团之家做客,一起包饺子;通过微笑小屋的亲情电话,帮留守的孩子们与父母交流。杨雅茹支教班里的小慧联系上了她长期在外打工的爸爸,当孩子听到父亲的声音时,激动地伏在电话上边哭边喊;“爸爸,爸爸我想你。”小慧的爸爸已经5年没有回过家了,她一直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

为了扩宽山里孩子们的眼界,用科技和文化的魅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杨雅茹他们还发挥特长开设舞蹈班、合唱队用艺术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为让乡镇小学的留守儿童也感受到关怀,杨雅茹他们建立了素质拓展营地——快乐流动站,每学期定期在全县14个乡镇中心校流动开展,全县的大小乡镇留下了他们支教团的足迹。

如今,获得资助的德明可以安心坐在教室里,他的资助人,山东的周叔叔,常常在电话里以自己当年也是一名贫困学生,但经过不断拼搏最终实现梦想的经历来鼓励德明不要放弃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小慧放学后,除了到关爱行动的基地“微笑小屋”学习以外,又多了一个新去处——舞蹈排练厅。去年过年的时候,小慧的资助人小小阿姨还特意从深圳寄来很多糖果,鼓励她好好学习,还邀请她去深圳家中做客。看到小慧日渐开朗的笑容,杨雅茹很欣慰。

杨雅茹的支教生活就要结束了,她将回到学校继续深造。“一年黔南行,一生黔楚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双双清澈明亮又充满好奇的眼睛;不会忘记家访结束后学生家长迈着蹒跚的脚步追上我们,只为送一袋自家种的葵花籽时的情景;不会忘记学生亲手织的厚围巾带给我的整个冬季的温暖……”说到这里,杨雅茹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杨雅茹支教学校的张清杰校长曾对支教团寄语:“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后,要用实践这一途径来实现。只有通过实践,最后才能形成一种付出行动的、非常有价值的理念,只有将远大理想和踏实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未来,杨雅茹将继续以此勉励自己,继续为贵州、为西部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和智慧!

猜你喜欢
支教团小慧支教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研究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中山大学:为开展扶贫接力提供支点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吉祥号
吉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