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

2012-09-01 08:4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总分驱动数据库

万 李

(湖南科技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00)

0 引言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数据库技术方面的知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和利用的意识与能力,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据库基础及应用的教学必须注重应用,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实践型、应用型计算机人才。access概念清楚,功能完备,简单易学,一个数据库的全部内容由一个文件组成,不用编程序代码即可实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作为数据库的基础课程,access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数据库课程的先驱,更是学生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工具。

我校开设的“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面向所有的文科专业,每学年有近2000名学生学习该课程。由于涉及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得教学环节中呈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在“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们普遍认为access数据库涉及的对象多,规则多,使用灵活,要设计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要求 VBA编程,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我校将“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作为文科专业一年级学生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文科生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加上课时有限,这就更加大了文科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们能够顺利完成“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对“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1]。

1 总分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总分式任务驱动教学是以总分式结构设计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的教学方法,是总分式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结合。总分式案例教学又称牵引式教学,是指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这些小问题本身互不直接牵连,但又分别与大问题相扣合,学习了诸多小问题,再综合探索大问题,其特点是“以大领小,从小到大”。同时,根据教学目的需要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通过最终作品激发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法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各部分的作用,还能锻炼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常能收到条理清晰、纲举目张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总分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大任务”细化成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任务”,让每一个“任务”有既有立体感,又有层次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2]。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教师和课程为中心,注重概念讲解、教学举例和上机练习等常规方法,强调的是局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每堂课的教学都是以一连串、一大堆具体、局部的细小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这种“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常常使学生只能初步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而不能系统、全面地认识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虽然较容易掌握每一节课的基本知识,但并不清楚分散的课程知识点在整个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头脑中较难建立起“数据库开发”的整体概念。所以很多同学学完这门课以后,不知道access数据库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使用目的是什么,最终也将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差,在实际应用程序开发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总分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的实现

3.1 总分式案例教学深化理论教学

总分式案例教学与一般的案例教学不同,总分式案例教学中核心案例的选取非常重要,它既是我们这门课程的最终作品,又有利于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分步展开。让同学们第一堂课的时候就看到最终作品,了解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目标,分步式地将最终作品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让同学们有目的性的进行学习。例如,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整个教学中可以始终贯穿一个核心实例——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这个系统学生比较熟悉系统的业务,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数据库课程内容的学习上,而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业务分析[3]。

在课程教学开始的初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分析得出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所要包括的基本功能:需要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档案,需要管理课程,需要管理学生的成绩,包括成绩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等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打印表格,所以还得有打印的功能;如果该系统规定专人负责,还需要规定用户名和登录密码,体现保密性等等,基本功能框架如图 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告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开发出这样的应用系统。这样做,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有所用的教学情境,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教师设计的这个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要把Access数据库的所有知识点都融入在这个系统中。

图1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框架图

在以后的教学中,把这个演示案例系统逐一进行分解,让学生清楚整个系统的具体组成,并将分解内容与书中的章节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全部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每一次课,演示几个知识点,同时讲授这几个知识点。随着课程的进展,系统逐步开发完成,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全部讲授完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使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所有知识点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3.2 任务驱动教学推动实践教学

Access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任务、讲练有机融合,使学生积极参与。

3.2.1 设计实验,同步课程

上机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紧扣理论课学习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通过上机练习,自己动手,练习知识点,逐步完成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在练习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提问。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集中讲授后,根据教师提供的分解问题和主要步骤,来模仿设计一个类似的管理系统。

3.2.2 分步教学,任务驱动

通过我们的最终作品,让同学们了解需要学习哪些知识,从而展开平时的分步式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设计精巧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3 分解难点,逐个解决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实验在整体设计上,注意分散难点、合理选材,为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顺序,并注意适时、适量,学以致用地逐步渗透相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于有难度的知识点,先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反复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引入一些复杂的实验,深入理解和掌握,然后再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帮助学生把已学到的内容不断纳入新的内容体系中去,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3.2.4 归纳总结,及时反馈

总结是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准确理解新知识并形成较高层次认识的重要过程。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教学,一般都是从局部分散地讲,如果不归纳总结,学生则难以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因此,实验教学中要及时归纳、做好小结。归纳可以是多方面(如概念、设计方法、功能等)的归纳,也可以是对一堂实验课的归纳(如创建交叉表查询实验的归纳)。总结可以是一课的总结,也可以是几课的总结。归纳总结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使用文字概括,也可以使用图示总结,重难点要着重强调。这种归纳总结,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融会贯通,顺利实现知识迁移,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学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校的教学反馈系统,以及平时和学生们的交流,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修改教案,总结经验,让我们的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完善。

4 结束语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而教师的悉心引导、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总分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之以渔”。它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渠道获取知识和技术,通过处理和提取必要信息,锻炼检索、归纳总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通过系统需求分析,编写项目规划书,画出系统 E-R图,锻炼总体规划设计能力;通过分工协作,锻炼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估,锻炼表达、总结、反馈能力。在对分步任务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整体项目的认识和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达到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姚茂群.“ACCESS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1):172.

[2]柴梦竹.基于任务驱动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课程改革与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5(31): 37-38.

[3]夏璐蓉.高职 access数据库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7):474-475.

[4]杨新泉,苏军,韩昧华.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VFP程序设计》为例[J].科技信息,2010,(14):616.

[5]李秀明,武怀生.“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应用——《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7,(1):88-90.

猜你喜欢
总分驱动数据库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数据库
数据库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数据库
数据库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