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律

2012-09-06 00:54陈晓东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潮汕乡亲社区

陈晓东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10月28日,在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的操办下,P市X社区举行慈善会成立仪式,这是一场隆重的乡村庆典,参加仪式的四千多人按其来历被有条不紊地安排在会场,会仪的成功举办与仪式上的座次安排充分体现出一个城市化进程中的侨乡的社会结构,折射出侨乡乡村社会治理的特点,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探索城市乡进程中侨乡社会治理规律,有利于进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一、X社区居委会情况简介

X社区居委会地处P县级市市区L镇东部(该镇曾是全国闻名的商贸镇,现分拆为城东、城西、城南、城北街道),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政府被改设街道,村委会也被改名为社区居委会,但其治理形态并没有因为改名而发生任何变化。该居委会人口13000多人,集体经济比较发达,是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社区,是P市唯一一个设党委的社区居委会,该居委会党委书记已经在社区连续任职23年,是当地闻名的乡村书记,也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X社区是“全省先进村党总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南粤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二、庆典活动的座次及内涵

2011年11月,经居委会全体干部,特别是村党委书记兼社区居委会主任陈书记的不懈努力下,慈善基金会成立仪式将于居委会生态园广场隆重举行,此次慈善基金会一共募集了4600多万元善款,为扩大其影响力,进一步凝聚人心,居委会决定举办一次大型庆典,这是该居委会多年未有的盛大庆典。来自海内外的乡亲代表及村民欢聚一堂,该庆典还邀请了省及P市众多领导参加。庆典活动中,来自各方代表的吃住,会仪座次的安排以及仪式后几千人的吃饭问题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仪式的组织工作非常出色。从会议的组织与座次的安排中,我们能窥见一个潮汕村落的社会力量的构成,并从中理解其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

(一)主席台

1、概况。主席台设四排,每排18人,共72人。在第一排就座的是省民政厅分管社团的领导、市五套班子领导、村党委书记和慈善会会长,后面三排是社区在全国各地的同乡会会长和本次慈善捐款超过50万元以上的乡亲。

乡村治理中的面子与权威观念讨论。在潮汕乡村,中国人传统的面子观念依然强大,深懂执政规律的干部必须经常考虑乡村的面子问题。一个乡村的庆典活动能请到省有关部门领导和市五套班子领导出席,对特别注重面子的潮汕村民和村书记来说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庆典活动之后本村村民给了村书记极高的评价,认为他为本地赢得了很大的面子;周边的村民谈及新坛村的庆典仪式也都为此流露出对该该村羡慕的神情,这对增加村书记的执政权威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在村书记的带领下,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与村书记上能通达各级政府,下能给村民带来实惠有直接关系。

广东省社科院的一份调查显示,良好的乡村社会治理主要依赖村书记执政能力的高低,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一般需要书记连任三届以上,即9年以上的任期。多年连任实质上是乡村书记树立权威,进而利用权威带领全村进行各项建设所必须的资历。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合法性不只需要法律的认定、政府的授权,还需要村干部在实践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进而利用威信进行自治,有经验的村书记都懂得如何利用各种方式树立村干部的威信。遗憾的是,现在乡村干部每届法定的任期只有三年,连续三届的选举并连任大幅度提高乡村干部树立权威的成本。

2、主席台第一排:省及市五套班子领导。

潮汕区域拆分之后,P市行政上隶属于地级市J市管辖的时间已经近20年了,但是,这种国家行政行为至今仍未获得村民的文化认同。因此,在庆典仪式上,P市领导就是地方上最大的领导了,J市的领导没有受到邀请,省民政厅领导受到热情邀请。在我国,乡村虽然在法律上被定位为自治组织,但是,村居的行政化特点很明显,该居委会是P市第一个成立党委的村居,村书记本身就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下,良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优秀的村书记都懂得如何妥善处理好与乡村与各级政府的关系,最大限度取得政府对乡村建设的支持;同时也懂得与政府进行利益博奕,特别是当面临政府强制性征地、拆迁等政府利益与乡村利益发生较大矛盾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本村的利益。另外,由于该居委会近年来乡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成为该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政府也需要居委会给政府增光彩,给政府领导人带来政绩。

这一次乡村庆典活动的主题是慈善基金会成立,在中央大力提倡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境下,在潮汕人特别倡导慈善公益的文化背景下,市领导们也愿意参加这样的庆典。因此,出现市长带头,五套班子领导齐参加的隆重场面。同时,为了给乡村更大的面子,也做好在外乡亲的统战工作,P市市委决定给予捐款超过50万元以上的29位乡亲颁发P市最高荣誉奖——铁山兰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在大会上亲自宣读了这一决定并由市领导给他们颁奖。这给每一位参加捐款的乡亲更大的荣誉,也给该村及村干部更大的面子,在更大程度上支持了村干部的工作。在潮汕,深通基层治理规律的各级官员也会充分考虑到个人和集体的面子问题。

3、主席台第二排到第四排:大笔善款捐款人与各地同乡会会长。

大笔善款捐款人。这次村筹集善款,得到了全体村民和在外乡亲的广泛支持,大多数的村民都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捐了款。最后村领导决定以捐款超过50万元以上作为安排主席台就座的标准,这一标准参照了获得P市荣誉市民标准,被认为是有理可循,潮汕乡村治理理念中特别讲究合乎情理,有章可循。

改革开放以后,和其他各地的潮汕人一样,该村村民带着敏锐的商业意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进入商业领域,推动了本土布料、服装、药材、香烟市场成为全国闻名的批发市场,并逐步分散到国内各地去创业经商。他们以广州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为代表,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在经济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功,积累了大量财富。在这次的慈善捐款中,乡亲们出于对村干部的信任和对乡村慈善事业的支持,纷纷慷慨解囊,一共捐出了4600多万元,这是目前潮汕地区乡村慈善会中捐得款项最多的。在这次捐款活动中,捐款数额达到 200万元以上的有16人,陈凯旋兄弟更是捐出了500万元。为了给捐款的乡村精英最大的荣誉感,在村书记的设计下,在成立大会庆典仪式上,精英们一共接受了包括“荣誉村民”“铁山兰奖”“慈善会永远名誉会长”等奖项。用村书记的说法是:要给捐款行善者足够的面子。

各地同乡会会长。他们是在外的热心乡村事业的成功人士,既有商人,也有退休官员,他们是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浓厚乡村情怀乡村精英。乡村正是通过他们在世界各地组织乡亲同乡会,把全世界各地的X村人与本村联结在一起,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可能有这次慈善会的成功组织。一直以来,各地同乡会会长在乡村中都享有崇高地位,受到全村的尊重。这次,村慈善会成立,各地同乡会会长都受聘成为慈善会的常务理事。把这个群体置于主席台上体现了村书记高超的乡村统战工作水平。

(二)中间第一、二方块的市直领导和街道领导

主席台正下方两个方块分别是市直领导和街道领导。出席庆典的所谓的市直领导和街道领导除了个别科级干部外,大部分都是政府普通工作人员。但是,出于对合法政府的敬畏和尊重,市直、街道工作人员被摆到了最中间的位置上。市直和街道领导都到村里参加慈善会成立仪式,这对村民及村书记来说,也是很有面子的事。

由于X社区居委会地处县城东郊,良好的地理位置使该居委会在县城的建设中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村民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创办了大量经济实体,迅速富裕起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乡村也创办了不少集体企业,集体经济发展良好。居委会的集体经济是居委会安身立命之本,按该居委会的陈书记的理解,没有村集体经济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切成果。在集体经济的支撑下,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村里创办了规模宏大,规格很高的二所中学、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及两座生态公园等一大批公益设施。另外,乡村规划、道路建设、治安监控、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长足进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当然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工商、税务城市建设和环保等政府部门的支持配珍贵,离不开村干部与政府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政府各级部门以组团的形式参加村办的慈善会就是一种支持的表现。

(三)中间第三方块是特邀嘉宾和老人常务理事,中间第四方块是四乡宗亲

1、特邀嘉宾。

特邀嘉宾是乡村的朋友,常常是为该村做出过贡献的人或者合作伙伴,类似于一个国家的国际友人。这次应邀参加X社区居委会庆典仪式的特邀嘉宾就有与村合作经营商贸城的老板,在乡村租地经营或企业挂靠在村集体的商人,到乡村中担任中小学校长的外乡人士,受村聘请到村里修村志的文化人,到村里教授英歌舞的师傅等等,他们都是为乡村做出过贡献的人,善等这些人体现了这个社区的人情味,潮汕人特加紧重视人情味,乡村也然。潮汕传统的乡村是有人格的,是一个充满人情味、有人格力量的活生生的实体,有朋友,有感情,有过去,有未来,有良知。

2、老人常务理事。

潮汕农村至今仍然具有很浓厚的宗族社会色彩,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潮汕人特别讲究孝道,老人在社会中有很高的地位,老人是乡村中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是各种社会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在X社区中,老人组的常务理事是由社区各级退休干部、有经济社会实力、有社会影响的老人组成。

长期以来,潮汕有游神赛会的传统,解放前一般由宗族轮流进行组织。解放后,政府禁止乡村游神赛会,但在潮汕乡村,游神赛会从未真正断绝过。汕头市澄海区盐灶社区解放后只停止过一次游神赛会,还是在斯大林逝世的那一年,乡民在镇干部的劝说下自愿放弃的。因为政府禁止和长期不提倡社区居民从事这些民俗活动,把它当作一项封建迷信活动,因此,民间的民俗活动基本由老人组进行组织。也正因为如此,在多数的农村,村两委要不就是站在游神活动的对立面,至少是不敢参与游神活动的,村委会与老人组的关系大多矛盾重重。特别是政府强领禁止游神赛会时,村两委执行政策禁止游神和老人组按村民需要进行组织游神的进程中,老人组和村委还常常发生冲突。近些年来,在基层组织建设落后的村,村干部与老人组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其实,在潮汕社区,老人组在乡村中代表了一种传统势力,是乡村道德力量的化身,村干部是政府力量的代表,当村两委干部过份侵犯村民利益时,冲突就会时常发生,一些乡村的老人组甚至取代村两委进行乡村自治。但是,在对潮汕各地的先进村的考察中我们也发现,在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老人组是村两委的左臂右膀,是乡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先社区的书记们一般都能利用老人组的力量,为社区出谋出力。比如X社区的祠堂、庙宇、公园等公共工程的建设,都由该村老人组负责组织落实的。从大南山引清水进村的清污工程和即将全面展开的旧村改造工程等都是在社区书记的领导下,由老人组组织实施或者在老人组的帮助下实施的。此外,在对村务村帐的监督方面老人组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潮汕几个全国、全省先进示范村的考察我们发现,如澄海的龙田村,潮阳的东华村、西凤村等都能把老人组当作一个重要的社团力量进行领导,让他们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次庆典活动中,乡村老人组的摆放位置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协调能力。

3、四乡宗亲。

在X社区的陈氏族谱中,记录着该社区陈氏宗族漫长的迁移历史。X社区陈氏源出河南颍川,后经福建莆田迁入潮汕,落户澄海澄城,后有一支迁至潮阳城西,后又有一支迁至惠来县周田镇,在明代,迁入普宁莲芸村。莲坛村一世祖生得五子,五子中有二子留在莲坛,其余三子离开莲坛另造基业,一个迁至潮州金石镇,一个迁至普宁和尚寮村,一个迁至普宁新坛村。虽事隔数百年,但四乡之间一直以宗亲相称,潮州市金石村曾与普宁三村失去一段时间的联系,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共同的族谱最终得以认祖归宗。至今各村之间仍会互帮互敬,偶有大型庆典,各村都会派代表参加,宗亲相遇,热情有加,礼节甚详,潮汕社会的宗族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潮汕乡村治理的人格化特点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中间第五方块的慈善基金会理事

慈善基金会理事是具体掌控慈善会日常运作的本村村民,包括各片区片长和老人组代表。由于慈善会基金主要功能被定位为助学、济困济危,对象涉及遍布全世界的X社区居民,因此,需要设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理事,以确保使用资金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理事的设置体现了乡村民主协商制度的发展。

(五)右第一方块的马来西亚、泰国、香港乡亲代表

潮汕是侨乡社会,一直有本土一个潮汕,海内一个潮汕和海外一个潮汕的权威说法。潮汕人号称东方犹太人,长于经商,因此,潮汕社区外出的乡亲数量众多,经济实力雄厚。高明的乡村管理者都懂得一个基本道理,要做好乡村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把海内外乡亲的力量凝聚到乡村中来,因此,建设与海内外乡亲的共同纽带,如宗祠建设、神庙建设等都不遗余力,他们正是利用这些精神上的共同纽带,通过一些文化活动让这些外出的乡亲经常与社区保持联系。在慈善基金筹备成立阶段,村书记就通过各地同秀乡会到海内外进行一番游说,筹集了大量资金。实际上,潮汕几个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如汕头濠江的珠浦村、潮阳的西凤村等都是利用这种侨乡资源进行建设的。

潮汕华侨有同村及宗族聚居的特点,本村的华侨大量聚居在泰国、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这些地方都成立了村同乡会。自清代潮汕侨乡社会形成之后,华侨一直源源不断向本土输入大量财富,促进了潮汕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华侨及港澳同胞向乡村的输入确保了村民的生存与繁衍。解放后,海外华侨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减少,特别是第二代第三代华侨与乡村的情感日趋淡薄。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华侨向国内的输入呈快速递减趋势,但村书记还是积极向海外同乡会做了动员工作,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华侨们回乡看看,但从实际回乡的华侨看,依然是老华侨居多。

(六)右第二方块的汕头乡亲代表

在潮汕,汕头是区域中心城市,自从1860年汕头开埠以后,在很多潮汕人的心目中,汕头不只是区域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更是城市的代名词,在村民心中有比较特殊的心理地位。在2000年以前,该村村民与潮汕的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以到汕头工作为荣,很多社区精英因此移居汕头。2000年后,由于汕头经济发展碰到困难,长于流动的村民迅速流向珠江三角洲甚至北京上海等地。1991年潮汕区域拆分为三个地级市之后,P市被划归J市管辖,流向汕头的乡村精英迅速减少。现在居住在汕头的本村村民虽然有一百多人,但取得的成就不大,难以对本村形成大的影响,难以做出大的贡献。虽然现在汕头的乡亲对本村的贡献不大,但基于对历史的感情和汕头粤东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的认识,汕头乡亲依然被视为很重要的一支力量,村干部也把汕头乡亲代表放到了右二的位置上,汕头同乡会也组织了超过二十人的村民代表参加了慈善会成立仪式。

(七)左一方块广州乡亲代表

X社区位于普宁市流沙镇,流沙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集市,老一代人都叫流沙圩,人民有敏锐的商业意识。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他们就先知先觉,充分利用了P市作为粤东门户的地理优势,迅速聚集形成了当时全国最早的进口布料专业市场、服装专业市场和中药专业市场,其影响力遍及全国。后来,由于大环境改变、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社会治安恶化等原因,经商环境恶化,布料等专业市场的大商人远走广州,并带走了大量中小商家。该社区居民从商者人数众多,因此也大量移居广州,在广州布料等批发市场形成了一股很有影响力的商业力量,在同乡聚居和宗族力量的影响下,本地村民源源不断地流向广州。这股力量在同乡会的组织下,在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的带领下,成为这次捐款的主力之一。由于广州是广东的省城,又是该社区经济精英最集中的地方,于是其位置安排在左侧第一方块的位置。

(八)左二方块是深圳乡亲代表

潮汕人是一个流动的族群,哪里有最好的赚钱机会,他们就会流动到那里,深圳作为一个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大里的机会吸引了数量众多的潮汕人,如今,深圳是潮汕人在国内除本土之外最大规模的聚居城市。据深圳潮汕商会的介绍,现在聚居于深圳的潮汕人有300多万,有100多万潮商,潮商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占据着上至信息产业、风险投资业、房地产业,下至蔬菜水果批发行业等各个领域。X社区的村民也在深圳这个全新的城市中充分发挥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济实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这次慈善捐款中的另一个主要团体。

(九)村各片代表

潮汕有大聚落的传统,乡村人口超1万人的村有300多座,在大村中,按村民组织法规定的只设两委一级组织机构是无法进行正常工作的,需要在两委下再设一级单位,潮汕大村大部分都采用设片长的形式,这些片的负责人大部分是按两委半薪的形式领取报酬,是社区干部需要依赖和处理好关系的对象。

为了充分体现这次庆典的规模与效应,社区所属七个片区都派代表参加了这次庆典仪式。X社区是一个人口在达13000人的大村,社区居民都是同宗同族,都是陈姓。但是,村中七个房界一直也有分歧与矛盾,过去内部多有纠纷,直到现任书记强势当选之后,各方矛盾才得以化解,但村各片的关系的协调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村干部充分去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需要协调好各个房界之间的关系,这次各片区的座次安排由片区片长通过抽签形式获得座次。

三、从庆典中总结出来的潮汕乡村社会治理的几条规律

1、农村社会管理的主导力量是村两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进行乡村社会治理的组织条件。

我国农村社区的法定性质是自治组织,但是,目前合法的自治组织基本上只有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因为村两委实质上承担着各种政府职能,所以村两委的自治能力决定了乡村社会管理的质量。从潮汕地区各个示范村的建设情况看,其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基层组织建设居于前提地位,没有良好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没有良好的乡村社会治理。X社区能作为一个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离不开一个连续任职时间超过二十年的村党委书记。而且,X社区的党委书记一直都是书记主任一肩挑,权力高度集中。另外,市委破格在村中设立了党委,这是P市第一个党委,社区党委书记同时又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这些都强化了村书记的权力。在一个权力比较集中的书记领导下,一个高效的工作团队是做好工作的必须。同样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还有汕头濠江区的珠浦村和潮阳区的东华村,其支部书记任职时间都超过三十年,都是乡村建设的好带头人。有大量外出商人的潮汕社区数量众多,但真正能利用侨乡资源进行社会建设的却很少,原因就是基层组织建设没有做好,社区居民对干部不信任,不愿意也不放心把钱捐给社区。在潮汕乡村,强势社区书记的作用是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是进行各项建设的前提。

2、集体经济和侨乡资源是潮汕农村社会治理两大基本资源

要进行良好的社会治理离不开大量的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潮汕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是广东省经济落后的地区,在经济落后地区如何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治理之路是一个重要课题。

(1)关于集体经济。没有经济就没有乡村的治理。这次慈善会的成功组织,为乡村筹集到4600多万的慈款。但是,办理庆典及联络工作花费以数十万计,没有强大的乡村集体经济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笔者对潮汕十几个乡村的治理成本进行过统计,潮汕的乡村集体至少需要每人200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才能维持基本的管理、卫生、保安、路灯等基本费用。在已经城市化的或半城市化的村居,每人自治成本必须在500元以上。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潮汕乡村村集体经济难以达标,在没有集体企业,大量商业租金的情况下,只靠集体提留的土地收益完全不足以支持干部的工资和正常的行政支出,更不用说社会治理了。

(2)关于捐赠。按国际社会的经验,社会自治的资金主要来源应该包括政府划拨、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区捐赠几个主要部分。在我国,特别是在财政收入偏少的潮汕地区,政府的拨款严重不足,一般情况下,每个乡村干部每月的财政拨款都不足一千元,最少的只有三百多元。由于乡镇政府都把乡村当作下属单位,大量政务工作基本都是无偿交付乡村承担,乡村承担了超过90%以上的政府职能,但是政府是不付费的。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社会治理的资金只能依靠集体经济和社会捐赠。

潮汕社会是一个侨乡社会,潮汕人号称“东方犹太人”,他拥有大量财富,大多数的乡村具备获得外部捐赠的条件。一直以来,潮汕的各种公益事业,如学校、医院、道路等都大量接受了华侨及国内潮商的捐助。在x社区修建的多座学校、幼儿园、神庙及公园等乡村公益设施中,每个设施中都是石刻芳名榜,在芳名榜的上刻录着捐赠者的名字及捐款数额。因此,有领导能力的社区干部都会运用各种手段做好统战工作,把社区居民的钱集中到本村的社会建设中去。潮阳的西凤村,达濠的珠浦村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比如达濠的珠浦村,近四年乡村投入各项社会建设的钱数以亿计,基本都来自于社会捐赠。X社区这次组织成立的慈善会筹得了 4600多万元,用于帮教和扶贫济困更是把乡村社会治理事业向更深层次推进。通过做好乡亲工作,大量获取社会捐赠是潮汕社区社会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3、抓住宗族与信仰两个纽带是获取社会捐赠的关键。

远出的乡亲,要让他们回乡捐赠,回馈乡村,最重的就是必须取得他们对乡情的认同,对干部的信任。因此,能够获得乡亲大量捐赠的乡村,首先是必须有德厚望重的乡村书记,取得他们的信任之后,他们才会放心地把钱交给村干部去做事。

其次是必须有紧密联系乡亲的纽带,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乡村共同信仰。潮汕是一个民间信仰力量特别强大的地方,远出的乡亲即使生意再繁忙,也会在乡村的神日回乡祭拜。因此,修好神庙,组织好游神活动是其方法之一。珠浦村每年的“赛桌日”就是远赴海内外的乡亲回乡祭拜的日子,乡村就利用这个节日联结他们。

乡村最强有力的纽带是宗族观念。X社区的书记正是充分利用这种观念和秉承这种观念的人,多年来,他修族谱、祠堂,心怀海内外乡亲。为了强化日渐弱化的马来西亚乡亲第三、四代年青人的宗族观念,他甚至萌发了去马来西亚修祠堂的想法。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感召下,很多乡亲为了照顾贫苦的族人愿意大量进行捐献。我们考察了若干潮汕地区大量的省级示范村,如澄海的龙田村,东社村,潮阳的西凤村、濠江的珠浦村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祠堂繁华明亮,乡村团结和谐。相反,很多省级贫困村也有共同的特点都是祠堂破败,人心涣散。

从一个潮汕乡村的庆典仪式中,我们能窥见一个乡村的社会结构,治理好一个乡村所需协调处理好的各种社会力量以及治理好一个乡村所必须的智慧。在这个鄉村庆典活动中,能部分折射出乡村能人治理的特点,以及乡村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农村社会治理必须回到具体的文化环境中去,在潮汕,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评估宗族、信仰等传统的文化力量对乡村治理的作用与意义。建立和谐社会当务之急是必须照顾好弱势群体。在广大农村,照顾好弱势群体不能只靠政府的力量,在经济比较满后的潮汕,在政府财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文化纽带凝聚人心,获取社会建设资源。当前在侨乡社会中最行之有效的就是建立乡村慈善会,以慈善的形式募集民间资金,这是侨乡社会中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潮汕乡亲社区
路遇乡亲
老来心事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
点赞
潮汕火锅怎么牛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潮汕话的发展现状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