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越人文化探析

2012-09-06 00:54张全辉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张全辉

【摘要】:越人是哀牢夷主体民族之一,他们原居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新石器时代开始进入哀牢国地,同当地濮人共存发展,在相互吸收、补充的历史过程之中,发展了自身独具民族特征的越人文化。

【关键词】:哀牢;百越;越人文化;民族特征;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百越即古代越族,是我国古代长江以南最大的一个族群,因支系众多,战国末年又称为百越。据考古资料,4000多年前,越族先民就自今两广经滇东南进入哀牢国地,与当地濮人交好。他们带来了以磨光直角平肩石斧、石锛为代表性器物的越人文化,在民族的分化与融合历史过程中,成为哀牢文化的重要组成。哀牢濮、越族系虽不同源,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的文化因子,他们共同发展成为哀牢夷的主体民族。

一、 哀牢越人文化的传入

越人文化传入哀牢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与百越民族的发展与演变紧密相关。在新石器时代,由长江下游地区、闽江下游、珠江下游、红河中下游、澜沧江—湄公河下游、怒江—萨尔温江中下游地区一直到伊洛瓦底中上游地区,广泛分布着一支庞大的越民族群体。《汉书•地理志》中说百越民族:“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仅是我国境内分布情况,百越民族分布区域之广阔,自会稽沿至伊洛瓦底江流域一直到今印度阿萨姆邦。其分布地跨越了我国的江苏省经浙、闽、桂、黔、滇及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到印度的阿萨姆邦,呈半月形。在这个半月形地区内,属空气湿润,气温高,雨量充沛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诸河流之间分布着众多山地、丘陵、盆地,犬牙交错,溪流纵横其间,为百越民族群体提供了适宜的生态自然资源。因此,越民族群体的居住环境总的说来是分布在平原低地、山间盆地和靠近江河湖海、水道纵横的地区,这样的地理生态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相互作用,孕育出了固有的民族文化特质。

二、文献、考古中的哀牢越人文化

越人进入哀牢境地后,主要分布在今大理、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等地州,在内部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下,经过融合、分化和重新组合,形成了现代的傣族。历代文献记载了哀牢越人的称谓变化、生存境况、族群分布及演变。西汉《史记•大宛列传》载:“昆明……其西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昆明”即指主居金沙江两岸至洱海及其以东地区,出自氐羌系统的民族群体,“滇越”则是居住在今德宏、保山西南部、临沧和思茅南部、东至西双版纳及其南外地区的越人部族,在这一区域普遍流传着乘象、象战、象耕之俗。晋代《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载:“永昌郡,古哀牢国。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对哀牢越人“越”“僚”并称,西部(今德宏等地)称“僄越”,东部(今西双版纳等地)称“鸠僚”,有时简称“僚”,在西部永昌郡气候适宜于五谷生长,且居民种桑养蚕,且“有兰干细布,兰干,僚言纻也”。

到唐宋时代的《蛮书》、《唐书》等文献中,哀牢越人后裔有了金齿蛮、银齿蛮、黑齿蛮、绣脚蛮、绣面蛮以及“漆齿”“雕题”“茫蛮”等十多种族名,他们分布在三个区域:一是开南及其以南地区,即今景谷到西双版纳地区;二是“永昌城南”包括今德宏等地;三是怒江中游以西到丽水城、安西城,即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 。此时的南诏国境内居住着大量的濮越族人,有大量越人首领参与到南诏政权中,并对南诏文化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考古资料看,哀牢越民族群体尽管地域分布甚广,在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性,但就总体而言共性特征是鲜明的,有共同的考古文化,反映出越人的经济、社会习俗、精神文化等民族群体特征。冶炼青铜器是百越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组成,哀牢越人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他们和濮人一起发展了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制造出包括生产工具、武器、乐器等生产生活用具。据考古发现,在西双版纳勐腊、景洪,思茅镇沅,德宏潞西、梁河,保山隆阳、龙陵、施甸、昌宁、腾冲,怒江泸水的很多地点都出土了百越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性器物——磨光平肩石斧和有段石锛,“它们是大量越人新石器时代就在此居住、活动的物证” 。据文献记载和古今学者考证,越人以制造和使用青铜钺而得名,哀牢夷青铜文化中,有大量技术成熟的铜钺,保山、临沧、德宏一些区县出土的靴型钺、伞型钺,德宏、保山怒江边出土的叉角肩铜斧,腾冲出土的青铜铜鼓,都是哀牢越人的典型器物。大量的考古资料都证实,哀牢是越人的世居地。

栽培水稻是哀牢越人的又一重要的文化特征,百越是我国稻谷的最早栽培者,年代距今近四千年的昌宁城东营盘山遗址出土炭化稻米7000多克,是云南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古稻遗存,距今近三千年的耿马石佛洞和南碧桥遗址各出土了大量炭化稻谷,营盘山西南河耿马现今仍为傣族聚居区。另外,纺织和干栏式建筑也是哀牢越人的民族特征,哀牢国有著名的兰干细布,是优质苎麻细布,不同于当时全滇生产的大麻粗布,苎麻纤维长而柔软细腻,其华美有如丝织品中的彩色大花绫锦。干栏式建筑的创造者是越人,“干栏”是古越(壮)语建筑名词,《魏书》、《南史》记载魏晋至南北朝时住干栏的都是僚(越)人;保山坝蜀汉墓出土了典型的干栏式仓房模型:房屋平面正方形,屋脊高凸,房屋四角之下各立一根圆形的带榫底将房屋架空;直至近现代,哀牢越人后裔傣族仍普遍筑居干栏。断发文身、束发高髻也代表了越人文化的特征,魏晋时期,保山坝蜀汉墓出土的女性头颈俑,是“束发高髻”的典型越人形象。

三、卧佛传说的越人文化信息

哀牢越人文化在一些民族传说中也有所反映。在哀牢腹地的保山西北山麓有一个卧佛寺,自古以来是滇缅宗教圣地,因寺内岩下横卧长二丈多的石雕卧佛而得名,关于卧佛的来历在濮人和越人中有一个悠久的传说。据越人卧佛传说,此卧佛系纪念一傣族货郎。相传卧佛洞洞底有一条暗河,直通怒江,洞中流有一股清泉,供人饮用。一天,这位傣族货郎卖货经过此地,突见河水从洞中急涌而出,眼看山下万顷良田将被淹没,货郎心急如焚,他急中生智,毅然横躺在洞口,挡住河水,使这一带的群众免除了水患。人们感激他,故修此“云岩卧佛”,并将每年正月初八定为“卧佛庙会”。每年春节前后,保山四方的乡邻及缅、泰等国的佛教信徒就纷至沓来,每年多达10余万人,有的朝圣拜佛,有的旅游观光。正月初八,人们奔临卧佛寺参加庙会,或焚香朝拜,或祈福禳灾,年年如此,从未间断。1961年缅甸前总理吴努访问中国时也专程到卧佛寺瞻仰拜谒。

越人卧佛传说透露出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而濮人卧佛传与之有所不同,拯救乡亲的主人公不再是傣族货郎,而是砍柴的樵大,且多了一个预先警告灾难的“拄金竹棍的老公公”形象,并明确指出水灾的罪魁祸首乃龙王,减少了越人传说中宗教的色彩,更多了一些汉文化的影子。越人传说与濮人传说中故事情节的差异变化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表面现象,其间隐含着历史上民族的融合、异化与重新组合才是实质性内容。古代越人先民进入哀牢境区后曾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影响,有研究指出在百越民族历史发展中,“包括中国云南的南部、西南部、越南西部、老挝、泰国、缅甸掸邦”“其北有澜沧江,东南有红河,西有巨大的阿拉干山脉,因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分布区”,这一区域都是受到了印度佛教文化影响的异化区 。越人卧佛传说是佛教文化渗透到越人文化之后的产物,它是哀牢越人民族异化的文化表象,濮人卧佛传说则更多地受到汉文化影响,体现出民族的分化现象。卧佛传说所折射出的文化信息,也更加证明了哀牢民族乃濮人、越人多民族共同体,濮、越两个民族有许多相同的文化因子,他们杂居共处,但又始终处于相互吸收、补充的历史过程之中。越人文化正是多民族、多文化交锋、融合后的综合产物。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