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与对策

2012-09-06 00:54鲍玲玲伍芝铭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红线节水水资源

鲍玲玲 伍芝铭

【摘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节约用水,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将对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将大有改善。本文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对策

[ Abstract ]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vigorously conserve water, promot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our country economy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favorable role in promoting, on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also be greatly improve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the main problem that face, put forwar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 Key words ]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水资源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尖锐矛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节约用水,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将对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将大有改善。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治水方略的转变,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只有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力度.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坚持入水相亲、人水两利,科学开发利用的原则,扎实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水平很低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 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 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 亿m3,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 年淡水取水量4700 亿m3 还高。由于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m3 ,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2、水资源时空、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年际间最大和最小径流的比值,长江以南中等河流在5以下;北方河流多在10 以上。径流量的逐年变化存在着明显的丰平枯水期,可能出现连续数年为丰水年或枯水年的交替现象。径流年际变化大和连续丰枯交替出现,致使我国经常发生洪涝、干旱或连涝、连旱问题,对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

3、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水污染是人为与自然双重因素所致,是水资源领域的特殊灾害致使水资源匮乏的形势更加严重。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全国的污废水排放量快速增长。目前,全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1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库。全国污水排放量达到数百亿吨,80% 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最为严重的是淮河、辽河、汾河、海河、白洋淀以及部分水库均被严重污染,南方的黄浦江、滇池等水体也被严重污染。全国约90% 的城市水环境恶化,附近河流或河段已成为排污沟。可见,水质污染严重和水环境质量恶化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并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因此,限制污水排放并使污水资源化,使水

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与对策

1、建立节水型社会, 大力营造节水氛围,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节水意识

在缺水严重地区,政府加大投入;制定切实有效的政治法规;采取强制措施,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对于浪费水的行为,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制止,逐渐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大力进行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技术的挖潜、改造,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比起节水措施来,人们更热衷于通过修建蓄水、拦水、调水工程来增加水资源量,应改变这一状况。

2、加强对新建项目的论证分析,杜绝或限制引进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

在引进、上马新工业项目时,应对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 对项目的需水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特别是在严重缺水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要杜绝或限制引进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对已有的高耗水项目, 要通过节水技术改造和进行污水治理来提高水的利用率。同时,要改变传统的高耗水农作物种植模式,引种低耗水农作物。

3、加大对雨水集蓄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尤其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应大力推广对雨水集蓄技术, 以解决或缓解枯水或特枯水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农村和城市都可以进行推广。一方面,可存蓄暴雨集中时的雨水;另一方面, 也可以利用存蓄的雨水进行抽水蓄能发电和解决城市枯水时的用水危机。在我国北方缺水严重的大都市可以考虑这种方法, 虽然投资较大,但从各方面比较,恐怕要比从几千千米外调水划算得多。

4、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力度

我国已是水污染非常严重的国家,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水和一方净土,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通过各种手段坚决杜绝和防止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制止一切为了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长远影响地盲目引进高污染项目的行为。

5、树立大水利、全流域的战略意识

国家水利政策的调整和改变, 流域内工业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区域重大工业项目和水利项目的上马, 都会对整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论证,多方案比较,站在整个流域而不是局部区域,把不利影响、负面影响、长远影响、全流域影响考虑充分。如上马一个蓄水项目或调水项目, 不仅要考虑对当地带来的利益和影响,还要考虑项目对上游、下游和其他区域产生的影响, 要对项目的必要性进行详细论证,并与节水等方案进行比较,能否通过节水等措施获得同样多的水资源量,而投资较省、风险较低、负面影响又较小。

6、与时俱进,开创节水新局面

中国水资源在相当长的阶段仍处于短缺状态, 各级政府要全面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把节水减污和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节水是当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节水的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优化配置水土资源,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措施,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7、保障措施

(1)重视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人们的习惯思想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观点导致人们用水无度,浪费很大。正是这种观点才导致目前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导致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够很好满足。这种短缺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代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人们逐渐加大了对水资源的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了对“水”的宣传和教育。但受各种情况制约,宣传效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明显。

(2)加强领导协调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涉及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三大方面工作。红线的划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涉及水资源分配和调度,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涉及用水需求管理和用水过程管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废污水减排管理,这三条红线都涉及地区经济利益。在红线划定方面要加强上级对下级、流域对区域的指导和监督。同级各部门间要加强协调,按照职能分工,通力合作,增强大局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合力。在红线划定工作中,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前期工作,搞好技术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兼顾各方面利益,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详细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望军. 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J]. 中国物价, 2010,(03) .

[2] 黄丽.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6) .

[3] 卢丁贤. 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J]. 汕头科技, 2007,(04) .

[4] 薛玉宝,郗慧群.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 中国环境管理丛书, 2010,(01) .

[5] 王军,任重琳. 人水和谐 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 海河水利, 2010,(01) .

[6] 曾群. 国外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对我国的启示[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6,(04)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红线节水水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四年内全面完成
干旱区田间高效节水工程的最优设计
张媛媛出席2016年度节水论坛
节水必备水袋
生态红线能否保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