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方法浅述

2012-09-06 00:54刘海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方法

刘海波

摘要: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城市改造过程中, 尤其是旧城改造的速度、规模和开发强度都令人咋舌。同时,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城市形象的塑造问题,但仍不断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使城市失去本有特色.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重视,引入城市设计理念,加强旧城改造的环境建设,本文结合工作经验,针对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进行了初浅论述。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提出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城市诞生之日起,旧城改造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是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旧城原有物质设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以及旧城功能的过于集中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旧城居住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越发难以解决,而且在工业离开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出现功能和结构的衰退问题,亟需进一步配置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与内容需要达到完美统一的结合。

2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化和营造适用、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对于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也是广泛的,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城市设计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环境问题,而空间环境是由城市物质实体和空间互为依存的因素而组成,具有三维的概念。由空间和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环境是显性的,可被感知的。

不应忽略的是,城市设计应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应以有利于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城市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购物和工作。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城市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与原有部分和谐融合,以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当今的城市设计涉及的环境质量内容,除城市“美”外,正越来越扩展到其他方面,进一步的涉及到城市的物质层面,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和思维。

3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三个原则

3.1探索旧城的空间布局规律因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面貌不仅仅取决于一幢幢单独的建筑。建筑物之间良好的建筑关系,细腻而独特的外部环境,以及丰富的空间场所才是城市最为重要的空间特征。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创造城市自身特色的场所。

同时,为了城市改造中新旧建设的和谐一致,我们在城市营造上需要探索和融汇旧城的空间组织规律,传统的城市充满丰富的空间,既是我们建设的基础,也是我们创造的源泉。

城市设计的几类手法包括序列性原则、侧面封闭和边沿连续原则、综合性跨接原则、轴线和透视原则、室内外融合原则、强调和暗示原则等。借此就便于创造出具有清晰的虚实结构,完善的场所联系,并考虑人的需求和文化脉络的、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3.2发掘旧城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与空间形态密切相关,同时文化特色的体现又是在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场所、感受、文脉等文化性的要求,因而有着更为深入和丰富的内涵。

在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主要关注点首先是场所,场所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决定了人们的感觉。对城市中各种场所的特征加以总结提升,反过来再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应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是旧城改造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考虑场所优先于考虑建筑;谦虚地向过去学习并尊重文脉;鼓励社区所有层次的混合功能;在人性尺度上进行设计;鼓励步行的自由;满足社区所有层次的需求并和他们协商;建设易读的环境;建设能够持久和适应的环境;避免太大规模地区同时变化;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促进建成环境的舒适性、愉悦性和观赏性。

3.3激发旧城的生命力把促进地段复兴作为旧城改造的首要目标。通过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整合城市风貌,推动城市的二次发展。

整体协调观念,珍惜借鉴历史传统,推陈出新,综合各行各业的需求,即维护社会平衡的要求。

4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构成要素

在城市设计领域中,设计构成要素一般多指城市中一切看到的直观产品,如建筑物,道路,小品,广告等.需要指出的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不仅只是物质的要素,更重要的是要素之间构造的关联框架,用以支撑要素的共同组合和存在.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要素包括土地,建筑和建筑群,地下空间,开敞空间,道路交通,步行街,市民活动,标识系统等.这里,着重对土地要素进行讨论.因为土地使用是城市设计关注的基本问题,土地决定城市空间形成的二度基面.土地使用功能布局的合理与否,其影响开发强度,交通流线组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效率和环境质量.土地使用设计过程有三个步骤,第一,根据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标;第二,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特别应注意实施的可行性和使用的充分性;第三,规划设计,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当然,以上三个步骤在规划中均应被考虑到,在城市设计中,还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4.1土地的综合使用

时间和空间是土地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城市设计必然从人们社会生活,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出发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尽量避免和减少土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使用"低谷"。林奇认为,"一条设计有望的街道,由于涉及现存的城市,所以它应是一种对于不同的空间使用,时间及对于所需活动重新适应的探求,我们可以将这种街道设计成游憩场地,开发利用屋顶,出空的商店,废弃的建筑,不规则的用地等……,也可以找到新的转换方式。"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即要求土地使用过程中任何时刻都要有较高的使用率,这是土地综合使用要求的一个层面;另一层面,就是要求对地上,地面,地下的各层次空间综合开发,以充分提高土地,空间的利用率,特别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之一。

4.2自然生态和环境协调的保护

土地开发使用的不当会造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不和谐,以致破坏土地原有的格局与价值.因为土地是自然环境的载体,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对其要素的不当运用会导致结构失调.如在杭州西湖周围大规模建设高层建筑,不仅造成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同时由于增加西湖周围的居住,活动等容量,势必造成对西湖风景区自然生态的影响.可见,土地的合理使用对城市环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3基础设施

从目前看,基础设施已成为旧城改造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基础设施是比形体空间设计预先的建设步骤,基础设施的容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城市的空间配置量,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有预见性,整体考虑,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的用地(如停车场等)及未来将形成的景观效果要在建设之前有预先的对策和考虑,以免产生基础设施建设与其它建设相脱节的现象。

4.4历史地段

在人们习见的观念中,保护(保存)主要指对历史古老建筑和遗存而言.但今天的保护工作已涉及到更广义的建筑,空间场所,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镇.无论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只要它们还具有文化意义和经济活动就有保护的价值.这对城市设计来说,应主要关注作为整体存在的形体环境。

5.结束语

总之,要力求保护旧城原有结构和风貌。首先,要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注重调查现状;同时,有层次地进行"城——区——街坊——组群——单体"的分析,重新评价旧城综合价值构成.其次,要尽量与社会科学工作者合作,对旧城的历史演化,文化传统,居民心理,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作出分析.只有在这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开展进一步的旧城改造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文王君.试论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Z].

[2] 姚准,城市空间研究的文化视角[J] 规划师2006(2).

[3] 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理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方法
浅析新时期下旧城改造的措施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律师服务城市危旧住宅区改造的创新思考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