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都市主义与“天人合一”思想之比较研究

2012-09-06 00:54王金平胡延庆孙小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天人合一

王金平 胡延庆 孙小丽

[摘要]:景观都市主义是近年来在欧美景观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思想。本文对该理论产生的动机、定义及内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而“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观念, 中国古代人居环境深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它们之间有着哪些相同之处,本文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探析,从而试图找到一些适合于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实践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天人合一”;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实践

Landscape urbanism and "Heaven" Thought of Comparative Study

[Abstract]: Landscape urbanism landscape in Europe and America in recent years,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 field of new ideas. This paper, the theories of motivation, definition and content analyzed and elaborated. The "Heaven" Thought is the fundamental idea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the ancient Chinese living environment by "Heaven" philosophical ideas. What they share a common, this article is through such an Analysis to try to find some suitable for our current work in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ideas and methods.

[Key words]:Landscape urbanism; "Heaven"; contemporary China;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景观都市主义

1.1景观都市主义概述

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建筑规划的批判阶段,这些批判包括现代主义不能创造一个“有意义”“宜居”的公共领域,不能将城市作为各种群体历史综合意识的集合,又不能满足城市中各个层次的观众交流。查尔斯•詹克斯于1977年宣称,伴随着美国工业经济的不断衰退,“现代主义建筑的死亡”标志着市场向消费者选择多样化方向的转变。而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并不能够解决工业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问题,即越来越多的居民搬离城市的中心区,城市人口出现了负增长。[1]与此同时,整个社会也在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进行着深刻的反省,工业文明在创造了辉煌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破坏并且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转向一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重塑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景观逐渐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刺激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成为重新组织城市发展空间的最重要手段。

1.2景观都市主义的内涵

景观都市主义的内涵包括3方面内容:工业废弃地的修复、自然过程作为设计的形式以及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

1.2.1工业废弃地的修复

工业废弃地指曾经用于工业生产及其相关用途,而现在已经不再作为工业用途的场地。主要包括工业采掘场地、工业制造场地、交通运输设施、工业或商用仓储场地以及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场地等。这些场地都或多或少有些环境污染,但都有很大的再发展潜力。[1]当绝大多数设计师对这些工业遗留场地束手无策时,风景园林师挺身而出,将之巧妙利用,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一切的出发点则是由于景观手法的合理运用。在其它方法无力解决这些问题时,试着换一个思路,运用生态手法处理场地里的污染、景观优先、植物生态恢复及景观作为空间分隔的手段等等。

1.2.2自然过程作为设计形式

景观都市主义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自然过程作为设计的形式,即充分尊重场地的自然演变过程,以场地的演变肌理为蓝本,作为启发设计师构图时的基本形式,更进一步,将这一思想融合到场地的生态演变中去。以乔治•哈格里夫斯的瓜的亚纳滨河公园规划设计最为典型,哈格里夫斯从阿拉斯加河流的河道肌理中获得灵感,设计出的地形与河道冲刷后的纹理极为相似,为了达到设计的精确度,甚至做了一个巨大的试验模型,设定相应的水流速不断冲刷,研究场地地形的形成肌理,最终的实施方案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1]在洪水泛滥的季节,这些地形又变成了重要的泄洪通道,最大限度地守护着两岸居民的安全。

1.2.3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5]

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想法与实践最初出现在高伊策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的景观规划中。这个设计中体现的思想极其简单,高伊策没有像其他的设计师那样设计很多人工景观,而是只做了3件事:大量种植了适合当地环境且能快速生长的白桦树;种植了一些三叶草;请养蜂人在白桦林里养蜂。在设计初期以植物为切入点,不考虑人为的场地干预。事实上,白桦林给三叶草的生长提供了小气候,蜜蜂又促进了植物的繁衍和自然生长,在此基础上又引入其他植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而整个景观不需要大量的后期维护。白桦树、三叶草和蜜蜂替代人工,成为阿姆斯特丹机场景观形成的推手,最终在极少的人工干预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自然艺术,而景观也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基础设施。

2.“天人合一”思想

2.1“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中国哲学中关于人与天的关系的讨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即所谓的“天人之际”。在天人之际中,有主张天人之分,也有主张天人相胜,但最为重要的观点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作为哲学命题萌芽于西周,定型于两汉,成熟于宋代。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一词的是宋代的张载。“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基于自然之天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基于最高原理的义理之天,强调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仁义礼智乃是宇宙最高原理,人要顺应这个义理,才能与天合一;“万物主宰”之天,则相信“天”为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宇宙万物,人的活动要顺服最高主宰的意志,于是就有了祭祀祈报,这是一种文化信仰。[9]

天人合一乃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也是中华文化的终极理想。“天人合一”不只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更是对最高道德标准、人生理想和文化信仰的讨论,认为人伦纲常源于宇宙的最高秩序,人生的最高理想便是追求“天人合一”。

2.2“天人合一”思想对人居环境影响及其处理方式

人居环境是人们聚居生活的地方,是在特定自然环境中按照特有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建设的聚居场所。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观念下所形成的人居环境是不同的。人居环境的建设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活动,自然会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对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人居环境建设与“天人合一”中“自然之天”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居环境建设,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和谐。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有“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歇,亡国之征也”的劝戒。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中国古代人居环境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本特征。人居环境建设一方面要尊重自然环境,因自然之势;另一方面还要化育自然,“赞天地之化育”,自然还要按照人的愿望共同实现一种理想。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就是人工建设向往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这是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优秀传统。“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9]

随着我们对自然、社会进一步的认识,人居环境必然要适应新的时代,但“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经验,对我们如何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指导下进行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给我们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智慧。

3.景观都市主义与“天人合一”思想之比较

综合上述,不难看出,景观都市主义虽然源自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末,然而其一些理论观点,与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某些方面却有着极其相似之处,表现在:

首先,对于城市现象的景观化理解。这里更多地是指一种认知层面上的“景观”。当代都市的水平蔓延、边界模糊和肌理破碎化使得一种“景观范式”被引入到对城市现象的阅读和研究中来。这种“景观范式”是与注重个体形态的“建筑范式”相对的,侧重于各种要素和作用力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侧重于“之间”的空间。总的来说,当今的大都市不再能仅仅被视为是一个个盒子状建筑的集合,而更多地要被视为一个有厚度的、由积聚的斑块和层叠的系统构成的有生命的毯状物:“现在重点已经从一转向多,从对象转向场域,从个体转向开放的网络。” [2]它水平延展,跨越传统上城市-乡村、人工-自然的二元对立,柔性、多元、混杂而互联。

其次,对于生态学的理解和运用。这一点,对于景观都市主义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它强调以景观为载体的生态学在城市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然而景观都

市主义所秉承的生态学不同于传统上基于自然过程和自然形态的生态学,而是强调一种真正打破自然过程和人工过程的樊篱,并将两者视为一个整体的动态历程中相互转换、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生态学思想。詹姆斯•科纳指出:“万物相互联系,如果环境始终是外在的,我们就不可能充分认识事物的相互依存和互动”,城市某一特定阶段的形态是它在演变为其他形态的历程中的一个暂时状态,貌似随机或是混乱的明显不和谐或是复杂的状态事实上能够被揭示为高度结构化的存在,包含一系列特定的几何学的和空间的秩序,在此意义上,“城市和基础设施正如森林和河流一样生态”。[2]

而中国古代大凡进行人居环境建设,从都城到各府州县,甚至寨堡、庙宇、驿站的建设与对自然和环境的认知都紧紧相联。汉初,为选择都城的位置,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娄敬指出关中的形胜“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警,百万之众可立具。……入关而都之,此搤天下之亢而抚其背也”。班固《西都赋》云: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9]人居环境的建设总是从大范围的山水结构去着眼,将人居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从小的自然环境来看,依旧如此。古语云“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中国人居总是把居住地与周围的山水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寻求一种人居与四方山水空间的理想秩序。

4.结束语

景观都市主义是“Landscape”和“Urbanism”二者的并存和交流,不是标新立异的动机。成熟的生态框架和生态低技术可以将工业化的城市消解为景观,使城市变为“开放的、离散的、自我组织的”系统。同时,景观都市主义也提供了一种工具,使景观学可以重新致力于城市营造,并在城市化、公共决策、城市开发、城市设计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

然而,该理论是基于西方社会对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反思所产生的,其实践也多见诸于欧美发达国家。对于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践,这一理论究竟有何借鉴意义?该理论是否适合描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该理论对于宏观和微观尺度意义有何不同?这些问题仍然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和探索。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我国传统城市设计的实践影响,这些也都为当下景观都市主义的中国本土化实践,提供了某种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

也因为如此,近些年来国际上的有识之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希望从东方智慧中吸取灵感,求得治病良药。基本取向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主客二分”转向“天人合一”。确实,反观中国以“天人合一”为内核的自然哲学,可以看出对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科学性和合理成分,对解决当今世界人与自然日趋紧张的关系不无启发作用。[10]

参考文献:

[1] 杨锐,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中国园林,2009(10).

[2] 华晓宁,吴琅,当代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与实践,建筑学报,2009(12).

[3] 胡一可,刘海龙,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内涵探讨,中国园林,2009(10).

[4] 华晓宁,吴琅,回眸拉_维莱特公园_景观都市主义的滥觞,中国园林,2009(10).

[5] 李开然,绿色基础设施_概念_理论及实践,中国园林,2009(10).

[6] 髙娟,吕斌,“生态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实践应用_以唐山市新城城市总体规划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9(2).

[7] 杨骞,从生态规划到景观城市主义,城市发展研究,2009(7).

[8] 朱捷,宋秋明,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新区设计方法初探_以重庆梁平县双桂湖片区城市设计为例,室内设计,2010(6).

[9] 王树声,“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西北大学学报,2009(10).

[10] 熊志辉,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城市规划汇刊,2002(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天人合一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