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2012-09-06 00:54邓喜恒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总体布局本质属性科学内涵

邓喜恒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总体布局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C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获得的一个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一、这个科学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

我们党为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提出,要从“总体布局”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这条道路成功的探索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对“总体布局”的认识,同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直接相联系。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逐渐认识到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工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还包括民主法制、精神文明等要求。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中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仅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里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因此,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布局”这一概念。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正是根据这样的认识,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明确地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更是反复强调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要建设“政治文明”,“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社会建设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因此,多年来党中央逐步形成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社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党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认识到社会建设的意义,在制定五年计划时,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现在更加认识到“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和任务时,已经明确地把“社会和谐”与“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殷实”一起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不仅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而且把它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应对国际复杂局势的能力”并列提出来,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思考。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任务,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上的重大理论突破。

二、这个科学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认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从各个方面做过论述,其基本精神有两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他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同社会主义法制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都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系列论断,中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揭示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属性和内涵。《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有了新的突破和新的认识,增添了过去不曾有过的新内容。这一认识,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社会和谐不仅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美好图景。早在空想社会主义那里,就已经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社会模式。傅立叶就把他设计的理想社会制度叫做“和谐制度”,欧文把他在美国实验的共产主义公社称为“新和谐公社”。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的时候,恰恰对于他们“提倡社会和谐”这一点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到了“消灭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也就是说我们建立的和谐社会要求更高,是科学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由此决定了我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为争取社会和谐而奋斗。今天我们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为实现未来的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现实表现。把“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化了对科学内涵的认识。

三、这个科学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不仅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且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里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提法与以往的提法比,最大的变化是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提了出来。

从结构上看,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涵上看,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那么它当然就会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从思想认识的角度看,它反映了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认识的深化,确实是一大理论贡献。因为它已涉及到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问题。我们党经过长期的探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终于认识到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是能够保证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地向前发展的唯一正确的路线,这条路线明确地规定了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五大把这三大奋斗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纲领。因此,当我们把“社会和谐”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明确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意味着我们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认识深化了、丰富了。所以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有科学的理论根据和重大的理论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理论贡献,这一最新成果必将载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史册,对于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总体布局本质属性科学内涵
论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巧借题目变式,助力新题衍生
对区县图书馆总体布局的思考
论档案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本质属性及其衍生特征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