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相关问题的探讨

2012-09-06 00:54王奔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火灾建筑对策

王奔

摘要:建筑火灾情况下的人员安全疏散问题是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总体目标之一,要实现此目标必须对火灾中人员疏散方式和规律有所了解。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建筑火灾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火灾;安全疏散;行为反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X92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研究内容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起火、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等几个阶段,伴随着火灾发展过程,人员在疏散时要经历获悉火灾信息阶段、行动准备阶段和疏散行动阶段。由于火灾本身的突发性、多变性、瞬时性,以及火灾产生烟气的高温性、毒性等特点,使身在其中的人处于非正常状态,从而最直接地表现在人员疏散行为上。

1.1个体疏散行为

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人员会形成一定规律性的心理特征。人员在火灾中经历的认知过程,其心理时刻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人员产生的求生欲望、期待逃离火场的焦虑心情与人员在火灾环境下产生的恐惧、惊慌心理等因素对人员的疏散行为产生了交互影响。总体说来,人员的心理在受到剧烈刺激时,其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将受到严重影响,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人员行为出现异常。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趋熟。趋熟就是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趋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道路、环境,以求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逃生。火灾时,熟悉的环境能够刺激人脑处于兴奋状态,因此,一旦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人员往往利用其进入建筑的路线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如火灾发生在酒店等临时性场所内,人员在接到报警信号后从房间内跑出,将在第一时间内选择自己较熟悉的走廊、楼梯、电梯或出口进行逃生,而这些部位被火灾烟气阻断时,部分人员会选择原路返回自己所住的房间等待救援。

(2)向地。人员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将大地作为生存的根基,在火场环境下,由于烟气、火焰等因素对人员的刺激作用,人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往楼下跑,直至室外地面。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到室外,才有生的希望,但如果烈火封住出口,逃生无路时,人员会产生冲动和侥幸的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人员势必采取无法预知结果的逃生行为,如从十几层的高楼往下跳等。

(3)沿墙和向光。火灾时产生的浓烟可能使建筑内处于黑暗状态,而被困于建筑内的人员因为视觉关系不知该向何处逃生,往往利用手、脚等寻求逃生出路,即人员在受困于火灾烟气时通常沿墙根逃生。同时,如果在这时看见亮光,就会奔向光亮处。但是,这时的火场中,光亮之地正是火魔逞威之处。因此,建筑内设置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宜设置于疏散通道两侧的墙上,且高度距地面0.3~1.0m为最佳。目前建筑物中设置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设施就是利用人的这种特性设计的,以使人能够在火灾中安全有效地疏散,从而避免人员盲目奔向光亮。

(4)从众。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从而产生一种盲从跟随人流的行为。从众是人员为适应团体或群体的要求而改变自己行动和信念的过程,它不管群体的行为是否正确,盲目地顺从群体。在建筑火灾中,人们极易产生从众心理,多数人往往单纯地觉得人多的地方是安全的,并未真正思考该区域是否安全,疏散方向是否正确。

(5)选方便之路。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逃生路线时往往是下意识地以方便为依据的,并未考虑选择可能性较大的逃生路线。

1.2 群体疏散行为

当建筑内发生火灾,如果建筑内的人们不能在火灾危险来临之前疏散到安全区域,且消防救援力量还没有到达时,建筑内人员可利用建筑内的避难场所暂避火灾及火灾烟气对人体的伤害,直至救援力量到达。火灾群聚体一旦形成,不论每个个体是否相识,均会融于此群体。火灾群聚体内人员的抗火时间比单个个体的抗火时间要长。通常情况下,火灾群聚体往往形成于某些被选择作为避难场所的特殊房间,如临街的房间、有阳台的房间、便于接近楼梯间的房间等。群体疏散行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体在发生火灾后与其他人一起避难、逃生时,有助于减少恐惧,增加信心,以便个体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条件逃生。

(2)传递。当人员处于火场逃生时,不同人员之间可通过情绪传递和行为传递两种途径相互影响。情绪传递具有反馈放大作用,当个体的情绪在引起他人同样的情绪后,受到其他个体反馈回来的情绪的影响,更加剧了个体的情绪,造成了情绪传递的高潮,如火灾现场中惊慌情绪的传递。行为传递则是从某一个体行为传递至其他个体的一种模仿行为。

(3)钝化。在特定环境下,群体内存在非个性化的“集体心理”,这种心理具有一定的迟钝性,并使得其中个体的感觉、思维和行为与其独处时的情况具有很大不同。这种特性不仅来源于个体聚集为群体状态的结果,亦由于个体本身因缺少对该环境的认识、了解,以及处在火灾状态下导致个体的认知模式发生变化。这种心理的迟钝性往往妨碍了群体的积极行为,在多数火灾中通常表现为消极等待救援。

2 人员疏散行为统计分析

根据对火灾后人群的调查统计和模拟结果可以得出,人员在建筑火灾中的行为反应顺序为:报警求助-通知他人火灾信息-亲自外出查证-尝试救火。人员在建筑火灾时的第一行为反应为报警求助,这种行为的比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亲自外出确认的比例也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通知他人火灾信息的比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而通过他人证实火灾的比例则与受教育程度呈反比,受教育程度越低,通过他人证实火灾的比例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则相反。

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对灾后的幸存者调查和实验模拟统计得出:

(1)性别对火灾时的人员行为存在较大影响。火灾时,男性参与灭火行为的比例要高于女性,而女性报警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由于其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更多趋向于借助外力避难和逃生。在面对逃生阻碍时,女性的表现明显弱于男性。

(2)疏散能力有缺陷的人与没有缺陷的人相比反应时间要慢,往往造成疏散路线的堵塞,这类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避难场所,如果得不到救援,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事件。

(3)人员对现场的熟悉程度也是影响人员疏散行为的因素,对现场熟悉的人,其行为一般表现在路线的选择上,如果线路长度相当,则选择熟悉的疏散路线概率较大,约为选择紧急出口人数的2~3倍。

3 改善人员疏散行为对策

3.1 设计合理的安全疏散系统和避难场所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使用人员的个体特征,设置疏散系统和避难场所。如建筑使用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较大时,以及当建筑内人员为老幼群体时应根据需要设置避难层、避难间,且疏散系统应尽量简约,减少阻碍。

3.2设计合理的疏散诱导系统

从个体和群体疏散行为来看,引入其他附加措施以改善疏散诱导系统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使因火灾导致人们迷失方向所造成的疏散延迟时间达到最小化。因为固有的标志位于出口门上方,受火灾烟气的阻挡,有时并不能完全可见。因此,宜在疏散路径的地板上设置视觉连续性的疏散指示标志;同时,根据人员疏散时沿墙和向光的特性,还可以将疏散指示标志设置在墙上。另外,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标志牌对建筑安全出口布局进行标示,使进入场所的使用人员对其所在位置、安全出口布局有初始印象。

3.3选用适合的自动灭火设施

建筑内发生火灾后,如果能够控制火灾的蔓延和最大火灾规模,就能为人员安全疏散提供有利的环境。因此,增强灭火能力是改善疏散条件的有效途径之一。常见的闭式喷水灭火系统最大净空高度值为12m,对大空间建筑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雨淋系统、自动定位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等主动消防系统。建筑内设计的自动灭火设施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可燃物燃烧特性和人员特性设置自动灭火设施,以能够很好地保护建筑,给人员安全疏散提供有利的环境。

3.4加强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加强对各单位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监督检查工作,严防习惯性违法行为,尤其是超市、商场、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型场所;二是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使其能够掌握有关消防知识,会熟练使用灭火器,能够在火灾时组织并引导人员安全疏散;三是消防控制中心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24h在岗,一旦发现火情,迅速按照预案要求采取通知人员疏散、报警等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4 结束语

建筑消防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障火灾中人员生命安全,要实现此目标必须对火灾中人员疏散方式和规律有所了解。安全疏散的合理设计和正确选择将有利于人员的撤离,降低火灾造成的灾害。

参考文献:

[1]田玉敏.火灾中人员反应时间的分布对疏散时间影响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

[2]张树平,史行君,卢兆明.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研究综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

[3]宋卫国,于彦飞,陈涛.出口条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及其分析[J].火灾科学,200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火灾建筑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离奇的火灾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