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2012-09-06 00:54贺伟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管网状况

贺伟民

摘要:本文主要以地下管网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为例,探讨了构建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保障体系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地下管网当前的现状、需求状况、常态下的相关指标参数以及对地下管网铺设完成后的运行状况、风险状况的评估等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对管网建成后的运行状况、风险状况的评估,从而对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的内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地下管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现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市政公用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何才能有效完成对水、电、暖、气的高效、合理的供应也成为城市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市政公用设施体系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政府的服务职能的顺利实现以及服务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市政公用设施不仅具备较高的服务水平还要拥有良好地安全性。因此,构建一个良好地公用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对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2.1地下管网的管道信息

管道信息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测体系、监测体系、安全评估体系以及维护体系的一系列数据。这些数据对于进行公用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的可靠性、灵活性、可维护性等的分析提供了基本的参考依据。由于地下管道的数据信息包含管道的代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础数据,又包含管道的材料类型、长度、数目、检测口深度、跨度等结构参数信息,同时还包含管道的维护记录、斜交角度等附加参数信息,此外还涉及到管道的峰值流量、设计流量、安全系数、设施类型等安全参数信息和管道的维修日期、更新类型的信息。由于管道涉及到众多的参数,在应用到不同的环境条件中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些参数信息是进行地下管网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安全评估、可靠性分析等的重要依据。

2.2需求预测

可能影响到地下管网的需求状况的相关因素大致可以分为能源、道路交通、管网系统三大类。其中能源系统中影响到管网需求状况的主要参数有GDP增长状况、能源利用情况、消费者的偏好、各类能源的价格等。在道路和交通方面,主要影响参数包括车辆增长状况、人口变化状况、交通方式等。对于管网系统自身,其需求主要受到人口变化状况、能源使用状况、气候状况等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数据收集,然后利用风险分析手段来实现对地下管网的需求变换状况,重要的指标参数的分析和掌握。根据地下管网的需求策略得到地下管网的变革趋势和目标。

2.3常态下检测和监测

对于地下管网的检测以及检测主要涉及到对各个子系统的相关设备的运行状况、结构状况等的检测以及监测。进行结构状况检测也是构成地下管网的检测以及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无法通过管道的流量状况来知晓或者推测出地下管道的基本结构情况,但是结构状态作为衡量管道的安全系数以及后续使用年限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及监测。

2.4对地下管网系统的运行评估

进行运行评估是实现风险评估和管网系统进行灾害预警的前提,进行运行评估的实质就是在常态下检测系统的相关运行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级等处理。完成运行评估后会得到关于地下管网系统还可以使用的年限以及运行状况的相关数据。不同的城镇对于地下管网的评估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是将评定标准分为从优到非常差的五个不同等级。通过对各项评估参数的统计、并结合材料、地理环境、系统本身等因素进行加权平均后来确定地下管网的运行状况等级。另外,地下管网系统的运行评估结果一般会分为绿、黄、红三个不同的区域。如果评估结果处在绿色区域范围内则表示该系统可以继续使用,黄色则表示需要进一本评估安全性和风险状况,而落入红色区域范围内则表示需要预警处理,并通过一系列的修复措施来减少或者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

2.5对地下管网系统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可靠性评价,进行可靠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协助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当前管网系统的基本状况的重要手段,同时为相关应对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提供参考。可靠性分析是构成地下管网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密切关系着地下管网的需求预测、维修计划、等级评定等环节。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应当对管道发生事故的起因、出现问题的基本模型、管道出现事故后可能造成的后果、管道发生事故的概率等内容进行综合的考虑和分析。

3地下管网保障体系建成后的目标

该管网的安全保障体系建成后应当能够对市政公用设施相关系统的运行状况、存在缺陷、系统特点、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等实现较为细致、准确的分析,可以提高系统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水平。能够对突发事件做出一系列的安全防护建议,可以对影响执政公用设施的各类可能因素进行划分以及权重的衡量,同时做出相应的分析评价建议,还应当具备对缺陷的诊断以及对事故的处理的功能。系统能够协调各个系统,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进行联动预案处理等功能。。总之,该保障体系在建成后应当能够将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刘妹锟.智能公共设施网络的构建理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

[2]顾鸣东,陈白磊.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述评[J].现代城市.2010,(1).

[3]张仁桥.基于离散型地域结构的乡村公共设施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

[4]李永森,潘若愚,李传军.公共设施选址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

[5]米澄质.对迅速发展中的城市近期公共设施建设重点的探讨¬——以张家港市为例[J].中国科技博览.2009,(8) .

[6]林世军,张子毅.地域文化在住宅社区公共设施中的展示[J].2010,(6)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管网状况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
浅谈GIS在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采购绩效的供应链采购质量控制对策
安全感,你有吗?
石家庄裕西隔压热力站混水改造方案探讨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