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发展历程与区别

2012-09-06 00:54刘钊宋文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区别建议

刘钊 宋文华

摘要:本文通过分别阐述国内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并结合国内外当前的技术开发方向对国内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新趋势进行了预测,再次基础上对国内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内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发展历程;新趋势预测;区别;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风险评价是识别和评价风险活动对人类以及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过程,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是识别和评价针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人类和其周围环境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过程。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初期快速发展和初期忽略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导致我国企业出现了环境问题爆发增长的态势。不仅如此由于环境问题的爆发,进一步产生了相关的生产安全、生态破坏等一系列连锁问题,例如太湖蓝藻问题进一步影响到当地饮用水安全问题。因此如何控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潜在的环境风险成为当前环境安全领域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

本文通过分别阐述国内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并针对国外当前的技术开发方向以及最新成果对国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新趋势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同时结合我国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四大战略之一的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战略对我国的的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新趋势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1 国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历程及新趋势预测

1.1 国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历程

到目前为止,国外的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环境风险评价的萌芽阶段,并没有明确出现环境风险管理而是由于医学中的流行病领域出现了针对特殊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例如:暴露在危险化学品场所或者长期接触或吸入低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药物动力学领域利用与人类相近的动物进行定性、定量模拟实验以判断对人和动物由于长期接触化学品的潜在影响,这就是环境风险管理的雏形。

第二阶段为20世界70年代到8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都爆发了比较严重的企业环境问题并且由于环境问题导致了生产安全和污染问题最终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例如1986年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学公司爆炸事件导致的欧洲莱茵河严重污染事件,此事件是典型的由于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存在严重薄弱点从而引发了安全生产事故最终导致了环境污染事件。在此阶段中由于企业环境风险问题频发,促进了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企业环境风险管理问题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WASH-1400报告《核电厂风险概率评价实施指南》,该报告第一次系统的阐述、建立了企业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以——危害鉴别、计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为核心的四步分析法。此体系成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并深刻影响其他国家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如荷兰、法国、日本等国家,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都将其作为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

在第二阶段期间国外的学者Kasperson建立了基于企业风险评价体系的风险解析理论,并结合以前的风险研究和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对环境风险事故潜伏、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进行解析,解释各阶段的潜在联系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节点,构建环境风险全过程与管理体系[1]。英国为了验证新提出理论的有效性同时降低企业环境风险概率在1980年针对英国泰晤士河口堪维岛的石油化工区域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价最终验证了相关理论的有效性并有效降低了企业环境风险的概率。同一时期,荷兰对本国石油化工密集区瑞金孟德地区进行了区域级长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也达到了有效降低工业化中期大量出现环境风险的概率。

第三阶段我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主要的推动力量在于新的技术和理论的应用。在此阶段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原来的四步分析法体系对不同领域和不同环境的详细探究。例如《致癌风险评价指南》、《致畸风险评价指南》《化学混合物的健康风险评价指南》、《内吸毒物的健康评价指南》,在此阶段中由于生态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针对生态系统在1992年美国提出了《生态风险评价指南》。

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GIS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ontini等人将GIS技术应用于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管理系统开发出了在GIS系统下的风险识别、潜在风险概率及事故后果影响分析,同时结合成熟的模型将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管理全过程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得到全面的展现并提供最优方案[2]。

美国Lakes environmental Software 公司分别开发出针对大气污染过程中、水体污染过程中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基于GIS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结合。

1.2国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新趋势预测

结合国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科技水平来看,国外的研究机构的新的研究热点趋向于:从个体健康风险转向具有某些共性的群体健康风险,并关注其周围的生态危害的潜在变化;从单一污染物作为主导影响因素转变为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的复合型影响;从化学污染转变为物理化学污染物交叉污染类型。从定性分析转变为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例如GIS量化风险影响。

2 国内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历程和新趋势预测

2.1国内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历程

我国的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虽然相比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环境风险较为重视所以发展很快,在借助国外成熟的相关模型和技术以及典型事故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法律、法规等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环境风险管理起步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1989年3月国家环保局成立了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组织有毒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和管理,标志着我国开展环境风险管理的开端。我国环境风险管理的研究,以介绍国外的理论和模型为起始,以核设施运行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为行业试点。

第二阶段:环境风险管理快速发展阶段为21世纪初至今,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程序、基本内容、源相分析、后果风险计算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规定。在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出的《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对环境风险源头控制、开展环境风险源排查、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加强督查和责任追究进行明确。同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的通知》针对重型化工企业进行了专项的环境风险评估。在我国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将防范环境风险作为环境保护四大战略任务进行了明确,达到了相当的战略高度。

当前我国在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发展以不同领域进行针对性系统开发为主,例如在油气田、地下水、农田土壤、化工使用、病毒实验室、区域规划等分支都引入环境风险评价理论并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分析法(GRAP)进行评价和管理。

杨其亮等人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于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决策过程的方法,建立基于企业、环境敏感点、等不同层面的区域环境风险防范预警体系[3]。陈蓓青等人利用GIS技术结合ArcGis engine模块功能开发了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并在长江三峡库区万州段获得了实际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4]。吴迪军等人利用有限差分法和污染扩散方程进行量化推演结合GIS可视化的方法和途径建立了水污染扩散的二维数值模型,并利用现实中的某河道实例进行验证得到了较为符合实际的修正模型[5]。贾倩等利用系统工程原理的思想从环境风险源的辨识、环境风险源的解析、环境风险源的评价、环境风险源的管理四个环节中进行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蝴蝶结分析法、危害指数法再结合GIS技术将环境风险分析过程和结果在GIS软件中达到动态化、可视化实现环境风险源的高效管理[6]。张斌才等人利用GIS软件与高斯烟羽模型相结合,分析并评估由于工业企业排放有害大气污染物对人群和生态系统可能引起的风险[7]。李金明等人结合兰州石化公司实际情况以GIS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通过二次开发的手段有针对性对大型石化企业在生产运营阶段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利用软件进行可视化信息管理达到辅助决策的作用[8]。何铮等利用GIS软件结合城市中由于工业企业出现突发事故带来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可视化评估和管理分析[9]。周剑峰等人基于GIS对具有易燃易爆的重大危险源建立了风险管理系统,此系统从数据管理、风险分析、查询检索和地图管理4个方面以及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三方面进行了细化[10]。冯凯等对于小城镇附近的工业企业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因素导致的城镇局部地区的公共安全问题集合GIS及数据库软件和数字仿真模型进行了建模及应用达到了灾害全周期的可视化管理[11]。孔祥磊在阐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后针对氯碱行业的特殊性制定出了氯碱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框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重要风险节点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12]。

2.2国内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新趋势预测

国内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从1989年开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并利用成熟的管理模型在国内一些重点行业和企业中进行了探索式的研究。在我国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将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后,我国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理论和模型的研究,旨在开发出适合我国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模型,从而提高理论和模型的有效性。第二针对我国各个行业和规模性企业的运营特点开发出具有明确针对性的系统分析工具以及直观量化的分析软件,提高行业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效率。

3简要分析

从国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历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其发展模式为:以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为起始,在当时技术手段下建立理论和模型,根据开发出的理论和模型指导工程建设,再通过实际运营过程中的相关结果和结果对进行理论修订和模型修正。在科技进步产生新的理论和模型后,对原有理论和模型进行替代,这样一个不断更新理论和模型的循环体系中,最终以提高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国内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发展由于科技、认知角度等因素的影响与国外发展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在国内初期没有客观意识到企业环境风险的重要性,在发展阶段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后参考了国外经验和国内此方面领先的地方经验后,提出了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理论和模型为基础,结合国内企业当前生产工艺和运营模式的特点,通过系统工程分析和经验数据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二次开发,达到理论模型能够适应我国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目的。在工程中更新工艺和运营模式后,以原有的管理模型为基础,通过在运行过程中总结相关经验并结合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提出对风险点的监控,国内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以工程经验为主要依据结合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已达到降低企业环境风险的概率。

4建议

1、建议国内外关注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学者加强沟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以及实践经验对不同行业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提出都可以接受的量化评估体系,促进提高同行业之间环境风险管理的水平。

2、国内的研究人员应结合我国行业的工艺特点和运营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模型,并充分考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更新扩展的能力。

3、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对环境风险管理进行模拟实验以提高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5参考文献

[1]林玉锁.国外环境风险评价的现状与趋势[J].环境科学动态1993,1:8-10

[2]Contini S.,Bellezza.F.,Christou M.D.2000.The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major accident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78(1-3)223-245

[3]李其亮,毕军,杨洁,2006.on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6(1):75-78

[4]陈蓓青,谭德宝,宋丽.GIS技术在突发性水污染时间应急相应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27(1):29-32.

[5]吴迪军,陈建国,黄全义,文仁强.水污染扩散的二位数值模拟及其可视化[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42(3):296-300.

[6]贾倩,袁增伟. 重点企业环境风险源评估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

[7]张斌才,赵军。大气污染扩散的高斯烟羽模型及其GIS集成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5):17-19

[8]李金明,刘子鹏。基于GIS的石化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9(1):98-100

[9]何铮,朱良峰.基于GIS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应急管理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0]周剑峰,陈国华.基于GIS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系统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6,19(2):71-75.

[11]冯凯,徐志胜,张福麟.GIS小城镇灾害数字仿真与公共安全应急系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1(8):165-168.

[12]孔祥磊,王立本.氯碱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框架的构建及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刘钊(1987-),男,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10级纺织消防与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急管理和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宋文华(1964-),男,山东济宁人,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安全监控及管理工程,安全评价研究,承担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区别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三代人的建议
位置的区别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