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2012-09-06 00:54王冰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防治对策质量问题施工

王冰

摘要: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属于钻孔灌注桩类型,适用于黏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砾)石土及风化岩层,以及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大的岩层。文章介绍了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 施工 质量问题 防治对策

Abstract: the underwater concrete pouring pile of bored pile types, applicable to clay, silt, sand, soil, broken stone ( gravel) soil and weathered rock, and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dissection, weathering is uneven, and changes in roc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water concrete filling piles in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underwater concrete of bored pil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

(1)原因分析:

a、测量放线有误或放样标识点变位,而未加以校核纠正。

b、设备安装不水平,钻具回转中心或冲锤中心没有对正桩中心点。

c、开孔施工时,遇孤石或坚硬障碍导致施工设备位移。

d、灌注过程中钢筋笼未固定好导致桩位偏移。

(2)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a、加强测量放线定位的精确性,及时检查和校正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

b、设备安装要水平、周正,桩中心、钻具中心、设备回转(冲击)三点一线。

c、开孔时要轻压慢转,遇有孤石或坚硬障碍物应及时采取措施。

d、固定钢筋笼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中心一致,并时刻观察钢筋笼的固定情况。

2.桩身弯曲:

(1)原因分析:

a、施工过程中,钻机移位或钻机未保持水平状态。

b、采取超规程技术参数,尤其是自由加压。

c、桩端进入持力层时,岩石风化不均匀。

d、钻杆弯曲或螺旋钻杆弯曲。

(2)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a、施工过程中保持钻机不位移和水平状态。

b、采取合理规程技术参数。

c、桩端持力层风化不均匀时,应采用孔底加压或小规程冲击钻进。

d、适用符合要求的钻杆或螺旋钻杆。

3.混凝土离析:

(1)混凝土离析的原因:

a.骨科级配不当,水灰比过大,使用的水泥品种不当或失效,混凝土搅拌不均匀,运输时间长。

b.灌注导管密封不严,混凝土断断续续地被水稀释而严重离析。

c.管道埋深过浅,冲洗液从管口侵入管内。

d.导管提升速度过快,冲洗液随混凝土面浮浆进入管内。

(2)混凝土离析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a.对混凝土材料进行现场质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检查混凝土配合比,使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搅拌均匀达到搅拌时间要求,缩短运输时间。

b.导管使用前要进行密封试验,确定管体、连接接头密封不漏水时,方可使用。

c.导管混凝土埋深不能小于2m,拔管时要准确测量导管埋深。

d.拔管时要匀速。

4.桩身缩径、夹泥和断桩:

(1)桩身缩径、夹泥和断桩的主要原因:

a.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孔壁坍塌或内挤。

b.地层条件差,流砂、淤泥层厚。

c.钢筋笼外混凝土离析,充填不紧密。

d.混凝土浇注中断,导管上拔时管口脱离混凝土面,泥土挤入桩位。

e.泥浆粘度大,超过25s造成泥皮厚,灌注过程中泥皮夹入混凝土中。

(2)桩身缩径、夹泥和断桩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a.改变施工工艺,调整泥浆性能。

b.缩短成孔时间、灌注时间、成孔与灌注间隔时间。

c.调整混凝土坍落度或掺外加剂,使混凝土和易性好。

d.灌注混凝土时要准备充分做到“万无一失”,导管上拔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e.泥浆粘度宜控制在25s以下,控制失水量,减少泥皮厚度。

5.桩身蜂窝、麻面、露筋:

(1)桩身蜂窝、麻面、露筋的主要原因:

a.桩身布筋过密,筋间净距小,混凝土粗骨料难以挤出笼外,混凝土局部严重离析。

b.钢筋笼制作和焊接不直,造成局部钢筋笼与孔壁间隙过小,有的紧贴孔壁。

c.钢筋笼保护层垫块安装不合理或缺失。

(2)桩身蜂窝、麻面、露筋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a.加强钢筋笼制作的质量控制,选用的混凝土粗骨料不能大于主筋间距的1/3,改变混凝土坍落度。

b.钢筋笼制作时,保持主筋不弯曲,增加加强筋,提高钢筋笼的刚度。

c.加强钢筋笼外导向钢筋,或使用4根定向导管,使钢筋笼居中。

6.钢筋笼上浮和下沉:

(1)钢筋笼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

a.钢筋笼定位措施不力,受二次清孔掏碴筒和导管上下的碰撞或拖带而移动。

b.灌混凝土时混凝土下落冲力使笼身上浮。

(2)钢筋笼上浮或下沉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a.加强钢筋笼定位可靠,钢筋牢固的固定在机架上。

b.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起拔导管要慢稳,控制混凝土初灌量下降速度,减少混凝土冲力。

7.桩头浮浆厚:

(1)桩头浮浆的主要原因:

a.混凝土离析,造成桩头以下相当一段上部桩身缺少粗骨料且疏松无强度。

b.由于桩底沉碴过厚和孔底淤浆造成桩头夹泥而使桩头无强度下挖接桩。

(2)桩头浮浆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a.初灌时先投入一定量的水泥砂浆,然后再倒入按配合比搅拌的混凝土。使用隔水塞,并且隔水塞离浆面距离宜保持0.5m,严禁将隔水塞放入泥浆面以下,以防混凝土离析。

b.保持泥浆黏度不大于25s,泥浆比重不大于1.15。灌注前要进行二次清孔,满足孔内沉碴要求。

8.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1)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原因:

a.灌注时孔内沉碴超过规范要求,形成“软垫子”。

b.未达到持力层设计要求或进入持力深度不够。

c.桩身强度不够出现缩径、夹泥、断桩、蜂窝、桩身弯曲。

(2)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a.混凝土灌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并进行孔底沉碴测量,达到规范要求。

b.通过施工试验准确掌握持力层的深度,使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防治对策质量问题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