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2012-09-08 02:21李国建陈建江何洁宜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结扎术气腹喉罩

李国建 陈建江 何洁宜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 528303

胃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李国建 陈建江 何洁宜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 528303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和并发症,探讨胃管引流型喉罩(PLMA)应用于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 方法70例择期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气管插管全麻组(ETT,n=37)与PLMA全麻组(PLMA,n=33);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人工气道置入前后 MAP、HR,人工气腹建立前后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 CO2分压(PetCO2),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ETT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气道置入后组间血流动力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气腹建立前、后组间Ppeak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PetC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咽喉痛不适、恶心呕吐例数PLMA组明显少于ETT组(P<0.05),人工气道漏气、多次置管例数PLMA组多于ETT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PLMA全麻用于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安全有效,相比较气管插管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但其密闭性欠理想。

胃管引流型喉罩;腹腔镜;血流动力学;并发症

胃管引流型喉罩(PLMA)相对于第一代喉罩具有较大优势,本文观察PLMA全麻在腹腔镜精索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气管插管全麻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选择本院2010年4月~2011年9月70例择期静吸复合全麻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其中,单侧56例,双侧 14 例。年龄(26±7)岁,体质量(57±12) kg,ASAⅠ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气管插管全麻(ETT)组37例;胃管引流型喉罩全麻(PLMA)组33例。术前严格禁食水,合并心肺、胃肠道疾病及传染病者排除本研究范围。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各时点SpO2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入室后GE Dash4000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输注乳酸林格液10 mL/(kg·h)。高流量纯氧面罩吸入 5 min 后,咪达唑仑 0.04~0.06 mg/kg、芬太尼 2.5~3 μg/kg、异丙酚2 mg/kg、琥珀胆碱1.5 mg/kg序贯快速静脉诱导,芬太尼、维库溴铵间断静脉注射,异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ETT组选用7.0#或7.5#一次性气管导管,喉镜明视插入;PLMA组根据患者体质量选用3#或4#SupremeTM胃管引流型喉罩,盲插法置入后,沿引流管置入胃管,接麻醉机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7 mL/kg,气腹建立前后均通过调整呼吸频率维持PetCO2(40±5)mm Hg。采用标准3个套管穿刺孔,自动维持CO2气腹压力12 mm Hg。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人工气道置入前、后1 min的HR、SBP、DBP、SPO2,气腹建立前、后10 min时点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 CO2分压(PetCO2),各种并发症,如术中胃胀气、反流误吸、人工气道漏气、术后24 h恶心呕吐、咽喉痛不适发生例数。胃胀气以影响术野,需放置胃管引流为准。多次置管指人工气道由于多种原因需重新置入者。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分类资料用χ2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工气道置入前、后1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

见表1。ETT组插管前、后1 min MAP、HR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气道置入后1 min MAP、HR,ETT组与PLMA组比较,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人工气道置入前、后1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s)

表1 人工气道置入前、后1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s)

注:与人工气道置入前比较,#P<0.01,与PLMA组比较,*P<0.01

项目 组别 例数(n) 置入前1 min 置入后1 min MAP(mm Hg)HR(/min)ETT PLMA ETT PLMA 37 33 37 33 90.6±8.4 89.3±7.7 72.5±8.5 75.5±9.6 104.7±20.3#*85.74±12.4 86.2±12.3#*72.8±7.5

2.2 人工气腹建立前、后10 min时点MV、Ppeak和PetCO2

见表2。正压通气10 min时点和气腹10 min时点,Ppeak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和PetCO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气腹建立前、后10 min时点MV、Ppeak和PetCO2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LMA与ETT都能够满足CO2人工气腹的通气要求。

2.3 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置管多次发生数

见表3。术后恶心呕吐和咽喉疼痛不适发生例数,PLMA组明显少于ETT组(P<0.05);胃胀气、人工气道漏气和多次置管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LMA相对第一代喉罩(LMA)有较大改进:(1)双管设计,通气同时引流管可置入胃管进行引流;(2)通气罩与咽喉部解剖更匹配,密封性更好;(3)胃管置入后,喉罩远端相对固定于食管开口,不易移位[1]。从而PLMA能够提供更高气道密闭压,通气罩位置正确情况下,PLMA对声门和食管上端亦具有潜在性隔离作用[2-3]。加之喉罩与气管插管比较具有置入简便,血流动力学稳定,不侵入下呼吸道,易于耐受等优点[4-5],使得PLMA应用于气道密闭性要求高的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明显提高[6]。

表2 人工气腹建立前、后10 min时点呼吸参数(±s)

表2 人工气腹建立前、后10 min时点呼吸参数(±s)

注:与ETT组比较*P<0.05,与气腹前比较,◇P<0.05

指标 组别 例数(n)正压通气10 min时气腹10 min时MV(L/min)Ppeak(cm H2O)PetCO2(mm Hg)ETT PLMA ETT PLMA ETT PLMA 37 33 37 33 37 33 5.3±0.6 5.6±0.4 16.6±2.7 13.7±1.2*36.3±3.6 35.7±2.7 7.7±0.4◇7.5±0.7◇21.1±2.4◇17.7±8.5*◇43.5±3.9◇42.8±1.6◇

表3 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置管多次发生数(n)

本研究显示ETT与PLMA均能保障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通气要求,在减轻人工气道置入时心血管反应,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咽喉部疼痛不适方面,PLMA具有优势,有一定推广价值,但其气道密闭性和静脉诱导条件下一次性置入成功率不如ETT。

反流误吸作为喉罩最凶险并发症,本实验PLMA组未出现,可能与实验对象的局限性不无关系,如患者多为青壮年、术时短和体位要求低等。PLMA组个别患者人工气腹后出现漏气,这可能与体位改变、气腹建立及喉罩移位等有关,通过调整喉罩位置或(和)气囊压力、重新置入得以解决,提示PLMA密闭性仍欠理想,选择病例须谨慎,术中需加强观察与维护。

[1]周仁龙,杭燕南.第三代喉罩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1):880-882.

[2]方秀春.改良喉罩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体会[J].安徽医学,2007,28(6):503.

[3]李成文,薛富善,毛鹏,等.食管引流型与标准型喉罩通气道用于正压通气的自身对照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2):81-85.

[4]王忱,刘怀萍.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15(3):158-159.

[5]Brimacombe JR.Laryngeal mask anesthesia:principles andpractice[M].2ndedn.Philadelphia:Sauders,2005:505-537.

[6]董庆龙,欧阳葆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循环的影响[J].华中医学杂志,2000,24:39-40.

R614

A

1674-4721(2012)06(a)-0094-02

2012-03-14 本文编辑:魏玉坡)

猜你喜欢
结扎术气腹喉罩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两种supreme喉罩的型号选择方式比较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免气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对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