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造林整地方法对水土保持幼林生长的影响

2012-09-08 07:22张利平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幼林梯田生长量

张利平

(山西省太谷县林业局,山西 太谷 030800)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古代黄土高原区,原为茂密的森林所覆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大自然为人类积蓄着物质和能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侵入,加之战乱,大面积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取而代之的是荒坡残塬,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淤积下游河道,污染水域,土壤干燥,生态环境恶化。

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置身于黄土区生态环境的科研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提出了许多如何使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论述。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区,一方面有着开发建设的广阔前景,另一方面某些生态环境的恶化又限制和不利于更有效的发挥其土地生产潜力。

水土流失是人类对其环境破坏,尤其是森林植被破坏的结果,也是使其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原因。如何使植物在环境恶化的黄土区生存,在成林前发挥更大的水土保持效益,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纵观黄土高原区多年来的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林木生长量、生物量低,幼林对保持水土不显著等等。为此,采用造林整地工程措施,来改变造林立地条件,以解决这些造林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整地方法,幼林(油松)标准地的调查研究,分析生长量的差异,探讨不同整地方法影响林木生长的原因。

2 自然概况

本次调查的标准地,选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国营林场。故本文对太谷县的自然概况做一简介。

2.1 地理位置

太谷县位于太岳山北麓,晋中盆地东北部。地理座标为北纬 37°12'~37°22',东经 112°28'~113°01'。东北与榆次相连,东南与榆社交界,西南与祁县毗邻,西北与清徐接壤。

2.2 气候

太谷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少雪,春季多风,夏季雨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年平均温度9.9℃,无霜期165 d,年降雨量449 mm。

2.3 地形地貌

长期的土壤侵蚀,形成了典型黄土残塬沟壑区的地貌特点,地形复杂,梁塬起伏,沟壑纵横。

2.4 土壤植被

该区土壤主要有褐土、草甸褐土两大类,现有植被是天然次生油松林、油松、辽东栎等阔叶混交林、刺槐等,灌丛植被有沙棘、酸枣、虎榛子、胡枝子等,草类有白草、甘草、蒿类等。

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标准地选为太谷县国营林场6 a~8 a林龄的油松林,标准地选择的依据是具有不同整地方法,每一种整地方法做重复调查,除整地方法不同外,其它影响林木生长的因子如土壤类型、坡度、坡向、地貌部位等应基本相同。

具体调查步骤如下:

(1)记载标准地的坡度、坡向、整地方法、整地规格、林木的株行距。

(2)调查标准地林木的地径和树高。

调查数据详见表1,物理性质数据因有不同整地方法,不同层次数据较多,表中只列出0 cm~40 cm各土壤物理性质的平均值。

表1 标准地调查表

4 结果分析

4.1 林木生长量的调查数据分析

4.1.1 不同整地方法林木生长量的差异分析

不同整地方法的幼林生长量(地径、树高)存在显著差异。

从树高比较可以看出,水平梯田与水平阶、鱼鳞坑、小穴状的树高存在差异,水平梯田与反坡梯田的树高差异不显著。其它整地方法间均无显著差异。

从地径比较可以看出,小穴状的幼林地径与水平阶、水平梯田、反坡梯田的地径存在差异,小穴状与鱼鳞坑差异不显著。鱼鳞坑的幼林地径与水平阶、水平梯田、反坡梯田的地径存在差异,水平梯田与反坡梯田、水平阶的地径存在差异,其它整地方法间无显著差异。

4.2 不同整地方法林木生长量的优势分析

把每一种整地方法,不同重复的林木生长量取其平均值,整理绘制图(1),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地径和树高生长均以水平梯田为最佳,平均地径为4.85 cm,平均树高为1.75 m,小穴状最差,如以小穴状幼林地径和树高为100%,则水平梯田相对于小穴状的地径和树高为191.6%和135.9%。

林木生长量(地径树高)的优势顺序如下:水平梯田>反坡梯田>水平阶>鱼鳞坑>小穴状。

5 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水土保持造林整地方法对促进幼林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经过整地工程的幼林生长量与小穴状相比差异显著,不同造林整地方法对幼林生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水平梯田促进林木生长为最佳,鱼鳞坑次之。

图1 不同造林整地方法幼林地径和树高

建议:

(1)在生态条件恶劣的黄土残塬沟壑区造林,应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造林整地措施,以改善林木生长的局部环境条件,促进林木成活、生长、发育,在未成林前发挥水土保持作用。

(2)水分是黄土残塬沟壑区林木生长的限制因子,在降水量、蒸发量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得降水较多的渗入土壤,并能长时间保存,被植物有效的吸收利用,则是改变该区土壤水分状况的一种途径。为此今后应加强不同造林整地工程对土壤孔隙比的改变与土壤入渗能力和持水能力关系的研究。

(3)选择不同造林整地方法时,应依据当地的经济条件,遵照因地制宜的方针,在经济条件较好、坡度较缓的条件下,选择水平梯田整地措施造林;反之应选择鱼鳞坑整地方法造林。

[1]北京林学院数学教研组编.数理统计[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

[2]樊兰英.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水土保持效益[J].水保通讯,1986(2).

[3]孙时轩.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4]北京林学院.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幼林梯田生长量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快乐佳县人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梯田之恋
从江加榜梯田